從家暴事件看教育:兒時被爸媽打,長大就打媳婦?家暴會“遺傳”

11月25日,一條家暴視頻被頂上了熱搜榜,受害者不是別人,正是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宇芽(yuyamika)。


宇芽是名美妝博主,曾憑藉“蒙娜麗莎仿妝”一舉成名,也因此結識了這場家暴悲劇的施暴者——沱沱的風魔教(微博名)。


二人於2018年8月初認識,男主是名編劇,出過書和影集,但並沒有正經且穩定的工作,二人相戀後,男主曾先後多次對女主施加暴行,踢踹、扇打,無所不用其極


在終於在看清對方兇殘面孔後,宇芽選擇將這一切訴諸網絡,而發佈這一切的時間就定在國際制止暴力侵害婦女日那天。

從家暴事件看教育:兒時被爸媽打,長大就打媳婦?家暴會“遺傳”


視頻一經爆出便立馬引起全網轟動,當日轉載人數就已超過300萬,諸多明星大V也紛紛跟載評論,一時間,有關家暴的話題成了眾人熱議的對象。情感導師塗磊對此事也發表了態度:“面對家暴,你的仁慈就是對方囂張的資本,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絕地反擊!”


誠然,家暴很可怕,懂得反擊也十分必要,但弄清問題的根本、找到家暴的源頭不也應該成為當務之急嗎?有人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從某種角度來說,原生家庭就是每個人的原罪,你開朗活潑的背後是原生家庭的暖色調在起作用,你懦弱自卑的深處是原生家庭的冷色調在搗著鬼。只有順著這根線索一點點的去追溯,我們才能為孩子撥雲見日,也能使家暴的陰霾一掃而光。


01.從“宇芽家暴”看教育:每個家暴的人,兒時都曾受過這樣的傷


1.時常遭受爸媽的“混合雙打”。


“宇芽家暴”事件中的男主人公沱沱,兒時曾多次遭受父母的打罵,母親曾因一件小事讓他跪了很久。破碎的家庭、失敗的教育都極有可能在幼小的沱沱心上留下劃痕,進而使他對暴力有一種難以言說的依戀。


有人曾在網上做過一次有關原生家庭的調查問卷,其中有81.8%的人都曾遭受過家庭創傷,這也包括父母的打罵。孩子頑皮淘氣,家長一時氣不過說幾句、打兩下本無可厚非,畢竟人都是情感動物,情緒上來了,一時控制不住也可以理解。

從家暴事件看教育:兒時被爸媽打,長大就打媳婦?家暴會“遺傳”


但長時間、高頻率的打罵可就不一樣了,它的目的並不是“望鐵能成鋼”,更多的,只是將孩子視為發洩怒火的工具罷了。它的出發點不是愛,結局也並不美好,在這“混合雙打”的背後折射出來的是為人父母的猙獰與殘忍,留給孩子的是痛苦與創傷。


2.父母之間存在家暴行為。


自揭家底,我曾經親眼看見我爸打我媽,至今仍歷歷在目。


那時我大概在讀幼兒園,年齡並不大,當時我們家的沙發還是木製的,我看見我爸把我媽從沙發上拖下來,然後狠狠的踢她,而我的媽媽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毫無還擊之力。幼小的我在旁邊看的目瞪口呆,但卻不哭不鬧,只是呆呆的看著眼前的那一幕,然後努力的刻在腦子裡。


我爸性格溫和,為人端正,之所以打我媽也是因為對方有錯在先,但這並不能成為洗刷家暴惡行的藉口。多年後每當我想起那一幕,甚至當我看到那個沙發時,我的心都是戰慄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身材魁梧的男生都有抵抗情緒,甚至都不敢直視他們的眼睛。

從家暴事件看教育:兒時被爸媽打,長大就打媳婦?家暴會“遺傳”


紀錄片《鏡子》曾試圖以一種全新的觀點來闡述親子關係,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照妖鏡,父母是人是妖,孩子一照便知!父母感情不和、衝突不斷,孩子的內心就會被種下一顆暴力的種子,它生根發芽,從父母的兇惡行徑裡汲取“營養”,最終長成一株食人花,而這株食人花,不僅吃別人,也吃自己。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詞中寫道,“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幸福或不幸,都會通過點點滴滴的行為言語滲透到孩子身上,左右他的人生,並在其成長軌跡上留下斑駁疏影。


02.家暴會“遺傳”,是父母的暴力行為“殺死”了孩子


心理學家阿倫森曾說,“一個人本身的動物性是與生俱來的,並且會伴隨左右,這是一個人的本質屬性。”人的動物性中包含許多原始野蠻的東西,暴力就是其中一種。


這種動物性可以隨著後天的學習而被磨滅,也可以因為後天的塑造而被強化。當父母長時間使用暴力並使家庭環境趨於惡化時,孩子身上這股原始的動物性就會被激發出來,他會認為打人是對的,拳頭也的確可以解決問題,於是在這種負面思想的影響下,家暴的基因就這樣被“遺傳”了下來……

從家暴事件看教育:兒時被爸媽打,長大就打媳婦?家暴會“遺傳”


小的時候被人欺負,孩子會讓那對“暴力父母”替自己出頭;事業上遇到困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拳頭法則”;結婚後還感情不暢,他也會毫不留情地將巴掌揮向另一半。一邊用暴力治癒著傷痛,一邊又摧毀著自己,總有一天,這恐怖而兇殘的拳頭會毀了他的一切,包括所有愛他和他愛的人……


毫不客氣的說,是父母當初的暴力行為“殺死”了孩子。


心理學認為,孩子愛別人和愛自己的能力不是鍛煉出來的,而是從父母的婚姻關係、家庭環境中學到的。當家暴事件愈演愈烈,暴力話題越炒越熱時,我卻從中聽到了些不一樣的聲音:救救孩子!


沒錯,不管是遭受暴力的宇芽,還是施加暴行的沱沱,他們都曾是孩子,未來也都有可能會擁有孩子。只有調整教育方式、改正身心惡行,孩子眼中才會有光,未來才能有希望。


03.父母懂得修正自己,將家暴“殺死”於搖籃之中


1.夫妻之間,有話好好說。


夫妻之間本沒有隔夜仇,不管是產生了矛盾衝突,還是有了一些未能調和的問題,大家都應該坐下來好好談談,即使談不好,也可以通過離婚等正規的途徑來解決殘局進而保全自己。總而言之,暴力決不是訴諸情緒的出口,也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它是摧毀愛和勇氣的大魔頭。


2.教育孩子,請別老動粗。


在如今科學化教育盛行的今天,暴力教育、挫折教育早已不被大眾所看好。因此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批評孩子時,也請換個方向、換種角度,打他罵他並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反而會影響彼此的關係,進而使矛盾升級。與其如此,還不如坐下來好好談談,設立規矩,以身作則,或許只有把自己的身子立正了,孩子才不會變歪。


3.發現端倪,立馬出手。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既需要耐力也需要極強的觀察力。當家長髮現孩子有暴力行為,發現孩子對拳頭法則有一種執念時,請立即出手,並通過巧妙而智慧的教育幫助他認清自己的弊端,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這是一個閉環行為,少了哪一點都不可以!

從家暴事件看教育:兒時被爸媽打,長大就打媳婦?家暴會“遺傳”


我承認人性的黑暗,也相信世界的殘忍,但我更憧憬人與人之間的美好與溫情。在校園欺凌、家庭暴力問題迭出的今天,我依然呼喚社會的真善美,也依然堅信教育的可塑性。


如果你是丈夫,請認真呵護你的妻子,別讓她彷徨;


如果你是父親,請努力關懷膝下的兒女,別讓他痛苦;


如果你是妻子,請冷靜對待你的丈夫,別讓他抓狂;


如果……


請記住:教育是暴力的發源地,也是拳頭的火葬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