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

前幾天,蔣勁夫家暴女友事件鋪天蓋地,一度刷屏。

這一切都源於其女友中浦悠花,在ins上曬出了自己的近照。照片裡中浦悠花照片,臉上、胳膊、身體上全是淤青,並稱蔣勁夫失蹤與她有關。

隨後,蔣勁夫在微博發文承認自己家暴,並且對受到傷害的女友、家人、朋友進行道歉。

蔣勁夫的朋友也紛紛站出來解釋事件緣由,是因為女友經常出入夜店,並且謊稱懷孕造成的結果。

暫且不說事實如何,家暴,已經是實錘,無論如何憤怒,都不該動手。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暴日”,而這則娛樂新聞釋放的意義顯然已經超過一般娛樂八卦,具有了更嚴肅深刻的社會意義。在我看來,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對施暴者的同情、理解,就是對犯罪的放任和縱容。

暴力絕不可能解決問題,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家暴的藉口。

1.一直以來,家庭暴力都是社會的隱痛。

據世界銀行調查統計,20世紀全世界有25%-50%的婦女都曾受到過與其關係密切者的身體虐待。

全國婦聯的一項最新抽樣調查表明,在被調查的公眾中,有16%的女性承認被配偶打過,14.4%的男性承認打過自己的配偶。

每年約40萬個解體的家庭中,25%緣於家庭暴力。特別是在離異者中,暴力事件比例則高達47.1%。

目前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或許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對伴侶之間,免不了一地雞毛的喧囂,但再大的爭執,也不能成為施暴者在家中揮舞拳頭的理由。

家庭暴力一般都分為四個階段:

出現摩擦→發生暴力→施暴者道歉並尋找藉口→重歸於好。

根據美國家暴熱線的統計:

一個受害者平均要經過7次的努力嘗試離開,才能真正離開一個家庭施暴者。

既然家暴已經發生,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呢?

1.有人覺得或許對方還愛自己

很多家暴者聲稱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出於愛,因為太在乎,所以行為難以自持,受害者信了,悲劇一次次重演。榮格說:“當愛支配一切時,暴力就不存在了;當暴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真的愛你,絕不會建立在凌辱之上。

2.有人是為了孩子

“等孩子讀了大學,我就和他離婚。”“為了孩子,忍忍吧。”中國式家長,最常講的話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可是家庭暴力給孩子帶來創傷,是難以估量的,很多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甚至在長大以後,依舊難以擺脫家暴帶來的童年陰影。對孩子來說,離開暴力源頭,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3.也有人是迫於輿論壓力

縱使在現代社會,仍有很多人難以擺脫“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枷鎖。害怕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然而我想說,反抗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自己遭受殘害,卻還取笑同類人的沉默者。

有人對家暴受害者做過採訪。幾乎每個施暴者每次打完人,都會下跪道歉,扇自己耳光,做出“保證不再動手”的承諾。等受害者情緒緩和了,他們將繼續實施暴行。

隱忍往往是暴力的幫兇,縱使再艱難,也不能容忍和縱容暴力行為。因為對暴力的肆意接納,往往就會帶來無止境地痛苦和折磨。

2015年12月27日,我國已經正式頒佈《反家庭暴力法》。 如果身體、尊嚴,甚至精神遭到踐踏,你起碼還有一樣東西可以擁有,那就是更加強大的法律武器。

果斷遠離暴力型的感情,其實就是拯救你自己。

無論是面對家庭暴力亦或職場暴力,都希望你有勇氣說“不”。

2.暴力不僅限於家庭,在職場上,有一部分人群,或多或少都在承受著職場冷暴力。

法國知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Marie-France Hirigoyen)是世界冷暴力研究與預防領域先驅,主要研究職場上的精神虐待。她把職場冷暴力定義為“任何藉由言語、表情、姿勢或者文字來侵犯個人人格、尊嚴或身心完整的舉止,以及危害此人正常工作或破壞職場氛圍的行為。”

簡單的說,職場冷暴力——即精神層面的職場騷擾。

它可能發生在任何工作關係中,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乙方和甲方之間。區別於偶發的暴力行為,或一般的工作壓力,職場情緒暴力通常是反覆發生、長期進行的,且是施虐者有意為之。

真正意義上的精神騷擾階段,被騷擾者能察覺到針對自己的敵意,也就是說,拒絕溝通是顯而易見且具有侮辱性的,對工作的批評變成惡意攻擊,態度和語氣也都變成侮辱性的。一旦人們意識到存在“蓄意傷害”時,心理後果要嚴重得多。

首先人們難以相信竟會有這種敵意,隨後會急切地自問:“我做了什麼,讓他們這樣怨恨我?”並痴心妄想改變現狀。這就造成了一種傷害,這種傷害不再與精神壓力有任何關係。這是一種對自尊心的傷害、對尊嚴的侵犯,也是一種因在企業中、在上級或同事中建立起的信任突然消失而導致的突然的失望。一個人投入工作的精力越多,這種創傷也就越嚴重。

在以下例子中,我們將看到,不同於工作壓力,職場精神騷擾對健康造成的後果將嚴重得多:

迪迪埃在一家美國大型銀行的法務部工作了20年。部門重組和隨之而來的裁員浪潮使工作條件逐步惡化。員工們由於某些人離職以及頻繁變更程序和軟件而導致的超負荷工作,承受精神壓力成為常態。員工們晚上被迫留下開會,頻繁地更換辦公室。被懷疑不夠敬業的老員工們淪為一批野心勃勃的年輕工作狂的下屬。

迪迪埃既疲憊又緊張,他開始不停地抽菸喝酒。他的妻子抱怨他在家發脾氣。儘管如此,他仍在堅持,下定決心要挺過難關。

但當他因鍛鍊時傷了手腕而不得不在最忙的時候請病假時,事情變糟了。他的上司明顯不高興了。 等他銷假返崗後,上司問都沒問他的健康狀況,就開始斥責他,全盤否定他的工作,而且他一犯錯誤,上司就諷刺挖苦他。為了更好地監督他,上司把迪迪埃的辦公桌安置在自己辦公室旁邊的走廊裡。迪迪埃非常不安,以至於無法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而這又加劇了上司的挑釁。 他時刻保持警惕,睡眠很差,常做一些奇怪的夢,夢裡不停地爭吵 打架。一天晚上,在一次吵吵鬧鬧的會議上,他的上司公開羞辱了他,會議結束後,迪迪埃感覺不適,他的同事們不得不送他回家。

從此之後,他再也無法回去上班了。每天早上一準備起床,他就開始噁心,被迫回去睡覺。

精神壓力跟精神騷擾是有本質的區別的,當迪迪埃承受壓榨性的工作節奏時,他只是感到疲憊,但當某人一直針對他並公開羞辱他時,他患上了重病。我們可以看出,這根本不是同一級別的嚴重程度。相比精神壓力,精神騷擾是一種能被感知到的來自外界的明示或暗示的侮辱性侵犯。

3.職場中,我們所有人都既是潛在的騷擾者,也可能是未來的受害者。精神騷擾在職場中廣泛存在,但人們未必能意識到,有的人甚至因之受到傷害,卻渾然不知。

受到領導的無端指責,同事間的排擠,言語上的威脅,被集體孤立……儘管職場暴力的表現各種各樣,大多數此方面的專家認為,以下是職場暴力的五大典型行為:

1.拉低職業評價

包括否定和貶低侵害目標提出的觀點意見,針對其工作技能的公開性羞辱,或是指責對方工作不努力。

2.精神侵害

包括暗中破壞侵害目標的個人名譽,含沙射影或諷刺嘲笑,拿對方開不恰當的玩笑,以及持續性的謾罵、侮辱及恐嚇。

3.隔離孤立

以忽視或排斥的方式將侵害目標排除在職場社交圈之外,阻礙其參與職場社交活動,甚至根本無法獲得社交活動信息。

4.過度工作

故意使侵害目標承擔過多的工作量及過大的工作壓力,或是給他們設置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時限。

5.其他刁難

例如給侵害目標安排一些毫無意義的工作,剝奪他們的職位權利,一遍遍提及他們曾經的失誤,以及在不告知對方的情況下提高工作要求,導致他們無法達成。

向下箭頭分割線GIF動態

這麼看來,許多朋友可能被驚嚇到了:既然職場暴力會有這麼嚴重的危害,那我們該如何避免,或者拒絕職場暴力呢?

首先,要學會理解自己。當你發現自己變得敏感、脆弱、精神緊繃,原本能做好的工作卻無法順利處理時,千萬不要怪自己不夠努力,任何人遭遇這樣的職場暴力,有這樣的感受和行為改變,都是正常的,那不是你的錯。

其次,一定不要沉默逃避。學會尋求幫助,向信賴的人傾訴,即便他們無法處理你的疑問,也最少能夠減輕你的心理壓力 。

最後,化繁為簡凡事不要太較真。培養自己曠達開暢、達觀詼諧的性格,如果實在不能忍耐,就勇敢拒絕吧,千萬別讓一時的軟弱炸燬你的自信和驕傲。

“既然暴力在每個時代都會以新的形式重現,我們就應該永不放棄與之抗爭。”

我們可能無法去杜絕現實裡的暴力,我們也無法去苛責一個在暴力中掙扎的人。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去看見,可以去聽見,去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