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企業的危機緩解了,跨境電商還在渡“生死劫”

湖南企業的危機緩解了,跨境電商還在渡“生死劫”

4月6日,朱廣權和李佳琦組成“小朱配琦”為湖北商品直播帶貨,“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推薦什麼大家都買走”,網友們也給力,“為了湖北胖三斤”買買買!此次直播帶貨超4000萬元,大大緩解了湖北企業的資金壓力。然而,跨境電商行業就比較尷尬了,即使李佳琦+薇婭也是有力無處使。他們救的了“湖北”,救不了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的“生死劫”


湖南企業的危機緩解了,跨境電商還在渡“生死劫”


據阿里估計,2020年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佔進出口規模40%左右。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各行各業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而跨境電商的訂單也呈現斷崖式下跌。

以出口跨境電商為例,在多國封國封城的情況下,運輸行業幾乎暫停,導致物品不能及時送到消費者手裡。舉個例子,如果美國的消費者從亞馬遜平臺購買商家上架的一雙鞋子,商家打包發貨到港口,需要通過物流人員把鞋子放到飛機上運輸到美國某地,鞋子到達美國後,再經過幾個城市才能送到消費者手裡。比較尷尬的是,飛機停運,即使通過輪船把鞋子帶到美國,物流人員從一個城市到達另外一個城市都需要隔離14天,如此以來將延長鞋子到消費者手裡的時間。如果遇到質量問題想要退換貨,時間成本也很高。此外,我國與鞋子相關的生產企業,由於人員不足、物資緊缺等問題導致生產效率低下,鞋子的質量和數量很難如往常一樣有保證。

什麼時候能夠“終結”疫情還未可知,再加上各地停工停產,人們的收入來源也不穩定。即使購買力強大的美國,也被迫“放棄”非必須物品。春節期間的備貨,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到措手不及,人們的消費傾向發現了變化。跨境電商行業裡,除了經營醫療防護用品的商家外,其他如鞋服、配飾、家紡等類商家都因為訂單慘淡、資金緊張而選擇縮減團隊,因此轉行的跨境電商也不在少數。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湖南企業的危機緩解了,跨境電商還在渡“生死劫”


我國的外貿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1.8億人以上,外貿下行不僅會影響到國內的供應鏈,對就業也是一個很大的衝擊。2018年,跨境電商銷售額突破10萬億,佔外貿總額的1/3。今年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在外貿萎縮的情況下呈現逆勢增長的趨勢。穩住了跨境電商,就等於穩住了我國的產業鏈、供應鏈。為了幫助跨境電商渡過難關,政府已經行動。

關於跨境電商商品退貨難問題,南寧綜保區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海關監管業務在近日啟動,首批原出口越南的跨境電商退貨包裹在東盟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順利辦理出口退貨手續,實現跨境商品的“出得去、退得回”。關於節流方面,寧波鼓勵企業建海外運營中心,並加大財政金融幫扶支持,對進出口額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建立金融幫扶“白名單”。

另外,2020年4月7日國常會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同時實行對綜試區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等支持政策。


金融助其“渡劫”


湖南企業的危機緩解了,跨境電商還在渡“生死劫”


在這個特殊階段,很多跨境電商面臨著“有貨難銷”或“無貨可銷”的困境,收入普遍下降,再加上員工工資、租房成本、上游進貨等資金支出,可能造成階段性的現金流短缺。不過由於跨境電商很多屬於中小企業,存在著信用積累不足、缺乏抵押物等問題,傳統模式下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對金融機構而言,用“單打獨鬥”的方式針對單個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既難以形成業務規模,又難以抓住風控要點。

諸盛管理認為金融機構可以從以下兩類經營思路出發來考慮融入跨境電商產業鏈的服務模式,從而批量識別目標客群,抓住客戶特徵、金融需求和風險特徵方面的共性特點,保障業務健康發展。

第一,產業集群圈式發展。

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所設立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等為中心,與園區建立深入合作,依託產業園區的服務中心或大數據平臺,掌握園區內跨境電商客戶資源,理順上下游產業鏈關係,打通跨境電商企業的交易、支付、倉儲、物流、通關、稅收等相關數據,並充分考慮試驗區針對跨境電商的各項扶助支持政策,有針對性的為產業園區內的跨境電商量身打造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第二,電商供應鏈平臺模式。

以京東為代表的國內電商供應鏈體系,由於京東平臺供應商或入駐商戶的商品、銷售、交易、資金等均完整呈現在京東生態之內,使得供應鏈金融模式清晰、風險可控。而眾多在Wish、Amazon、eBay、YahooJapan等境外電商平臺上賣貨的跨境電商企業,要為他們提供服務,就需要抓住關鍵的服務平臺。

例如,面向在海外電商網站上開店的國內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收結匯服務的平臺,平臺方能夠在收結匯服務的基礎上,對跨境電商商戶的資金流進行管理,並結合合作電商平臺所提供的商戶、訂單、交易、物流等詳細信息,對商戶進行數據化的風險評估,從而為金融融資服務打下良好基礎。由於收結匯服務平臺能夠通過與境外電商平臺的合作,鎖定電商平臺向商戶每月結算的交易回款,從而保障了還款來源。數據閉環和資金可控,通過與此類平臺進行合作,為金融業務風險管理提供了重要抓手。


結語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很多跨境電商感受到了危機,他們或是抱團取暖,或是開源節流,或是優化產品。危中有機,大浪淘沙,不能否認的是,能夠活下來的跨境電商更懂得如何選擇更好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金融機構也要藉此機會與優質的跨境商家實現互利共贏,軟實力的增強,將促使他們在未來的跨境貿易中立於不敗之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