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

本文开始:以公路片的形式来表现阶层、种族、贫富差距等问题上的“政治正确”——Green Paper《绿皮书》,奥斯卡的影片从不让人失望。

一切从错位的基因种族说起。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种族隔离政策仍旧让种族平等的政策停滞不前。而身处在上流社会的主角之一-黑人音乐家雪利博士雇佣了社会底层的白人司机兼保镖托尼开车前往黑人歧视最为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演。

影片中最多的镜头都放在了只有两个人一前一后的狭小汽车里,而这正好就是一个社会结构的浓缩再浓缩。影片最初有一个细节就是托尼直接把妻子给两位黑人管道工喝水用的玻璃杯扔进了垃圾桶。所以在旅途之初,托尼用在车里抽烟,随意停车,吃掉给雪利准备的面包并且在野外下车方便的时候揣紧自己的钱包等方式来表现出他的不屑和偏见。所以到这里而止,托尼还是

一个歧视有色人种的社会底层的白人。而黑人老板也是一直以社会阶层的上下级关系对托尼进行施压。

直到第一次看到雪利舞动的手指,让钢琴发出动人的音乐,他才开始慢慢地消除偏见。再到肯塔基共享1美元一块的吮指原味鸡的那一刻,两人的隔膜消融了。雪利用弹钢琴的手指接过油乎乎的炸鸡,诚实地享受从未吃过的美味,向车外扔鸡骨头的时候,暗示着通过音乐和美食这些人类原始欲望打破了这种人为的身份隔离。

影片发展到最和谐的部分,雪利像一个小学老师一样教着托尼Dear不要写成Deer,教他plain 该怎么拼以及告诉他这个词什么意思。指导托尼向他妻子说一些肉麻又很浪漫的情话。而托尼翻开了那本雨果撰写的《黑人自驾游绿皮书》,暗示两人终究都在这差异巨大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绿皮书》详细列举了北美南部各州能为黑人顾客提供服务的宾馆、商店和餐厅等等,以确保同胞免受歧视的困扰。所以,《绿皮书》其实是种族问题的象征,是黑人被迫向社会环境妥协的象征。然而,即使有《绿皮书》作为护身符,面对与书上不符的宾馆,面对服装店老板的嫌恶,面对警察的嘲笑和侮辱,雪利依旧显得那么无力。

一开始,他只能依靠托尼的力量摆平,托尼的肤色和武力才是真正的通行证,这一点也让许多观众质疑这部电影实际是在以种族平等之名行白人自捧之实。就算是雨夜托尼冲动袭警导致两人被监禁,雪利也是求助于白人权贵才得以释放。但这不就是无奈的现实吗?虽然黑奴制废除了,但隐形的文化黑奴制依旧存在,它甚至被植入了内心,让黑人自己也深信不疑。当雪利指着其他黑人司机对托尼说“他们生来就决定了命运,你与他们不同”时,已经暴露了他仰望白人的潜意识。

此外,这些白人力量的凸显,更加反衬出雪利的压抑和痛苦。在警察局监禁释放之后,雪利喊出了那段最震撼的独白:“我不够白,也不够黑,那么告诉我,我是谁?”这是雪利对于身份认同的困惑,也是他内心孤独的呐喊。他与黑人同胞有着相同的肤色,却在沉默的凝望中站在了对立面,他与上流社会都接受着高雅文化的滋养,却在白人主导的社会结构中被迫边缘化。托尼以为他是城堡中的国王,实际上他只是鸟笼中的金丝雀,最极致的孤独莫过于此。

直到圣诞夜的演出,雪利才真正独立地完成了反抗,不再依靠托尼摆平,不再依靠那一通电话,不再为了一纸合约而赔笑。他拒绝了演出。就像句中台词一样“但当我走下舞台,我只是他们眼中的一个黑人而已!”在最后的酒吧演奏,雪利没有演奏完的职业假笑,而是用自己的才华赢得真正的尊严与自己发自内心的笑容。

影片之外,为那个喊出I can’t breathe 的黑人想一想,那是一种穿透灵魂的恐惧,唯有喊出Mama两字可能给他带来一丝丝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