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良好的溼地生態是鳥類的天堂,為鳥類的繁衍提供了自然環境,每年秋冬季,都有成千上萬的候鳥,來到這裡!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白鶴2只。這是今年入秋以來,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白鶴。

今年9月28日,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將加大保護力度。雪靈谷瞭解到,白鶴數量稀少,全球不到4000只,被譽為鳥類“活化石”。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前往鄱陽湖越冬。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01全球98%白鶴在鄱陽湖過冬,體型比丹頂鶴小,飛羽延長成鐮刀狀

白鶴也叫西伯利亞鶴、黑袖鶴、修女鶴、雪鶴,體長約130-140釐米,體型比丹頂鶴小,是大型涉禽,它的喙、頸、腿都很長。

白鶴的姿態,稱得上是優雅的仙子。它們有時候會悠閒地漫步,有時候張開雙翅,成雙成對,翩翩起舞,無論是站立時,還是飛翔時,它的姿態都十分賞心悅目。

它的美麗體現在羽毛上,三級飛羽延長成鐮刀狀,覆蓋於尾上,蓋住了黑色初級飛羽,因此當它收起翅膀時,通體都是白色羽毛。

當它站立時,通體雪白,前額是鮮紅色的,嘴與腳是暗紅色;當它展翅飛翔時,會露出黑色的翅尖。白色羽毛包裹著身軀,加上黑色羽毛的點綴,更加美麗動人。

白鶴對棲息地的要求十分高,喜歡在開闊平原的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大的湖泊巖邊、淺水沼澤地帶生活,對溼地有很強的依戀性。

生存的首要條件,就是適合它的氣候,以及充足的食物。在溼地裡,有白鶴喜歡的食物,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是它們常吃的,同時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還有少量的蚌、螺、軟體動物與昆蟲、甲殼動物。

白鶴分佈於中國、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我國江西的鄱陽湖是白鶴最大的越冬地,每年會迎來3000多隻白鶴,數量約佔全球總數98%以上。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02覓食效率驚人,遷徙前吃飽喝足,途中大吃特吃,短短几天體重增加一倍

白鶴有著很強的家族觀念,平常總是成對活動,或者成家族群活動。偶爾也會有單獨行動,那可能是個單身的,還未找到配偶。

它們平常不會與其他家族的白鶴在一起,但是在遷徙時,常常聚集成群,十幾只或者上百隻,大群體遷徙活動。

白鶴是典型的遷徙候鳥,每年6-8月份在北方繁殖,到了秋天,長途跋涉到長江中下游過冬。據專家觀察,白鶴大約在10月下旬飛來鄱陽湖,11月上旬會全部到達。

在遷徙飛行中,成群結隊的白鶴會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翻山越嶺是一個十分消耗體能的過程,白鶴遷移時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是體內脂肪。

在遷徙前,就要做準備了,吃飽喝足,就起飛。它們會選擇一個食物資源豐富的中轉站,停下來休息覓食,大吃特吃,補充體力,在短短几天內,可以讓體重增加一倍,覓食效率驚人。

此外,還要面對可能遇到惡劣天氣的問題,遭遇一場大風大雨後,總有白鶴受傷,尤其是未成年的鶴。

美麗的白鶴們終於來到鄱陽湖,將會在這裡度過寒冬,越冬期大約150天。2月下旬到3月初,氣溫達10℃以上時,它們才逐漸集成大群北返。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03白鶴的遷徙之路,歷時52天,飛行6000多公里到鄱陽湖

白鶴每年要經歷兩次遷徙,秋天時,從北方繁殖地飛到南方越冬地;春天時,又從越冬地飛回繁殖地。

很多人都好奇,白鶴的遷徙路線是從哪兒到哪兒呢?途中會經過哪些地方?科學家曾給一隻在鄱陽湖南磯溼地發現的白鶴,裝上衛星跟蹤器,記錄下白鶴的完整遷徙旅途。

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主任錢法文教授表示,通過白鶴身上不斷髮送的衛星信號,就能準確瞭解白鶴的遷徙路線,停留地點與時間段。

春季4月,白鶴飛離鄱陽湖,歷時51天,到達繁殖地俄羅斯的亞納半島。這一路上的飛行距離長達5294.2公里,最大飛行速度112公里/小時,最高飛行海拔2691.2米。

又到一年秋季9月,這隻白鶴從繁殖地開始南遷,於11月上旬到達鄱陽湖,歷時52天,飛行距離長達6254.2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112.7公里/小時,最高飛行海拔為1961.6米。

在南遷途中,白鶴經過我國的齊齊哈爾、莫莫格等地歇腳休息;而後進入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停歇時間長達30多天。修整的這段時間,它會大量進食,以補充消耗的體能,同時也為之後的遷徙儲蓄能量。

每一隻白鶴的成長都離不開遷徙的長途跋涉,在漫長的遷徙途中,小鶴長大了,羽毛也蛻變成白色,逐漸展現出美麗優雅的身姿。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04為何總是單腳站著睡覺?當遇到危險時,可以立馬飛走

遷徙,是每一隻白鶴必須經歷的,每年往返在南北兩地,只為繁衍生息。那麼,白鶴的日常生活有什麼特別的習慣,或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當它飛行時,姿態是優雅驕傲的,它的頭頸前伸,兩腿後伸。還會發出清脆響亮的叫聲,可以傳到3-5公里以外。所以有時候,人們往往是隻聞其聲,而不見白鶴的身影。

當它安靜休息的時候,總是一隻腳站在岸邊,沼澤等淺水地方。有人覺得奇怪,為何白鶴的腿那麼細,卻可以單腳支撐體重,而且單腳站很久都不累?

其實,白鶴在單腳站著休息的過程中,也會換腳站。用兩隻腳交替著站,以免疲勞。而它們這個姿勢,是為了警惕敵害的突然襲擊。

不僅僅是白鶴,一般的遊禽、涉禽、鷗類等也有單腳站著休息的習性。

站著休息,一旦發現有天敵或者危險靠近時,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飛走。通常,我們見到白鶴的姿態,總是站著的,睡覺時單腳站著,覓食時,纖長的雙腿在沼澤裡,慢悠悠走著。

只有一種情況能夠讓白鶴蹲下來,那就是繁殖期,需要孵卵時。在孵化期間,白鶴會乖乖蹲下來,為了幼鶴能夠順利破殼。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05以歌聲與舞姿求偶,一窩生兩隻小鶴,僅一隻能長大

白鶴5月、6月飛回北方的繁殖地之後,將自己的巢修築在沼澤地土丘或水中小島上,很快就進入了繁殖期,開始發情、交配。這段時間,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植物生長迅速。

北方開闊的溼地上,總能看到白鶴雙雙起舞,舞姿歡快;同時也充盈著白鶴嘹亮的歌聲,那是白鶴在求偶,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大約在6月中旬,白鶴產卵,一般是2枚。之後雌鳥與雄鳥一起執行孵卵的任務。進過27天左右,小鶴破殼。

據專家研究,一窩兩隻小鶴,通常只有一隻幼鶴能長大,活到飛翔,較弱的那隻常在長出飛羽之前夭折。為什麼呢?一是幼鳥具攻擊性,弱者易受傷;二是與天氣和食物供應不足有關。

小鶴70-75日齡長出飛羽,90日齡能夠飛翔。白鶴爸爸媽媽會溫情地餵養小鶴,直到它能自主覓食、生存。

在90天的時間裡,小鶴必須快速成長,學會飛翔。因為此時的北方,已經開始降溫,進入寒冷的冬季,小鶴就要隨著鶴爸爸鶴媽媽南遷過冬了。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結語

溼地是白鶴的家,保護好鄱陽湖溼地環境,當白鶴從遙遠的北方,飛越萬水千山來到南方,才能有一個食物豐富的地方生存。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林業網、江西日報、江西省林業局、《大自然》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