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能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

蒋介石在大众的心中的印象应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这里为什么把这个词加上引号,这里也就心照不宣了,和众多影视剧中的形象一样,蒋介石常常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人的性命,对于不利自己的人更是心狠手辣,不留活口。

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就是以杨虎城和张学良为代表的将领不满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挟持蒋介石的一场事变,但是此事过后为何蒋介石为何只是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最后还把杨虎城给放了?真的是蒋介石宅心仁厚吗?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能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

图为杨虎城戎装照

宋美龄力保张学良,迫于舆论蒋介石只能囚禁张学良

早在东北军首次攻进上海之事,张学良和宋美龄就有一段佳话,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二人没有走到最后,因此宋美龄和张学良在关系上算是故交,处理张学良的问题上宋美龄坚持选择相信张学良的为人,并非为了权力而以下犯上,蒋介石不想因为张学良与宋美龄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能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

图为张学良年轻时期

另一方面,张学良手下有数万东北军,若张学良西安出了任何闪失,东北军将不可控制,最终蒋介石选择了囚禁张学良,一来可以应付宋美龄,维持关系,二来可以借张学良控制东北军。并且对张学良的以下犯上也是一个警告。如此以来既能控制住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又能对抗外界各方的压力以及宋美龄的压力。

杨虎城在西北的声望很高,不利于看押

杨虎城虽然和张学良一样手握兵权,但是蒋介石却不能像囚禁张学良那样囚禁杨虎城,因为杨虎城不像张学良,满身“污点”容易让人抓住把柄的地方很多,杨虎城不然,出生贫困的杨虎城,深知底层人的贫苦,自己成名之后便极力的扶贫济困,关心当地的百姓的困苦,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修建水利设施,建立教育环境,将有志之士送出国门进行深造。并且杨虎城自费建立当时第一家省级人民医院(今陕西省人民医院前身)。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能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

图为杨虎城戎装照

杨虎城一直以来都是心系百姓,并且为百姓的生活付出了很多,当蒋介石喊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时,杨虎城是坚决持反对意见的,并且联手张学良逼迫蒋介石抗日。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能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

图为蒋介石戎装照

因此此时的杨虎城在西北是有很大号召力的,蒋介石一旦对杨虎城采取措施,整个大西北将会变得不可控制,蒋介石只能将杨虎城放回,思量再三,蒋介石将杨虎城派出国门外出考察未有将杨虎城支开,进而一步步瓦解其在西北的势力。抗日战争打响之后杨虎城必定回国,到时候在对其实行措施。杨虎城对于当时的情况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

杨虎城挂念西北的父老乡亲,思量过后便回国

其实这时候的杨虎城知道,这次回国必定是十分凶险,蒋介石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并且也料到自己的在国内的权力已经被架空,回国肯定是九死一生。但是杨虎城这个时候没管那么多,他心里挂念的是西北的父老。杨虎城十分钟爱自己的家乡,在民族危难之际,好男儿应该与自己的家乡共进退而不能自己一个人“躲”在国外。

1937年12月杨虎城带着自己的家人和秘书回国,但是没过多久便被蒋介石的人抓捕,最后在戴公祠遇难。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能囚禁张学良,却不敢动杨虎城?

图为杨虎城戎装照

对于杨虎城之死,后来人对其评价也是各式各样。不过笔者认为,杨虎城再次回国之时其实对蒋介石已构不成任何威胁,蒋介石也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的杀他,杨虎城之死大概率是蒋介石想杀一儆百,在把控政治的关键时期以儆效尤,防止再次出现兵变;另外也是对西安事变做个了结。杨虎城虽然在“西安事变”后逃过一劫,但是最后还是不能逃过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