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5G君日日評

中信證券指出,4月8日後,海外長線資金開始迴流中國資產,配置優質的港股,也通過北向滬深港通配置A股。市場大幅波動無疑將提高穩健的“分紅”股票吸引力,尤其在股價調整後,估值更具優勢。

目前,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單純從“高分紅”的角度配置並非最優選擇,更應結合行業的長期增長潛力,持有股票的長期收益主要來自現金分紅和內生增長。在目前環境下,投資者還可享有估值修復迴歸的較高確定性收益。

海通證券表示,從技術角度上判斷,近期的反彈屬於上升楔形整理,是反轉形態,該形態未完全形成突破,但需要做好再次下跌的準備,尤其是像中國平安這類藍籌股,被長期均線持續壓制,始終未能放量突破,即使是表現最強的創業板指數也仍然被60日線阻擋,短期不宜太樂觀。

假設真的出現再次下跌的情況,那麼大概率會是最後一波集中殺跌了,採用定投的方式等待底部的出現是個比較明智的選擇,目前的倉位上需要控制風險,不太適合激進的操作,隨時做好減倉準備。

今日財秘科技股組合表現中規中矩,午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億聯網絡下跌帶動組合收益下降,億聯網絡為什麼會下跌,在今天的內容中有提到,可以查看。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另外,今天還為你分析了兩家公司的年報,信維通信和歌爾股份,前者是天線龍頭,後者是智能聲學龍頭,精彩內容等你查看,有什麼更多的想法或者是意見,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公司解讀

信維通信年報點評

★★★★★

先討論一個問題,多元化經營的公司好不好?

A股上市公司如果單純業務來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多元化經營的,一類是單一化經營的,前者產品線較多,佈局領域較廣,後者產品線單一,但主業集中度足夠高。

理論上,兩者沒有好壞之分,能抓住老鼠的貓就是好貓,能建立起護城河賺錢的公司就是好公司。但是如果是科技公司,我認為還是集中主業比較好,科技類公司要注重研發,過於多元化會分散投資,如果主打一塊領域,集中研發單一產品,提高產品競爭力,技術領先,可以擴大市場佔有率。

信維通信這家公司是做天線的,主要產品涉及天線射頻零部件,很好的集中了主業,就搞天線,其他什麼花花草草也不碰,實屬專一,這樣的專一便造就了龍頭地位。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2019年是公認的5G元年,面對全新的技術,全新的市場,信維通信也是大力搞研發,2019年研發投入4.5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8.9%。研發人員也大幅增加,從2018年的1580人增長到2019年的1722人,同比增加了23.77%。

大力投入研發,最終是有所收穫的。截至2019年末,信維通信申請了5G天線、無線充電、LCP模組等相關專利,共申請專利1138項;在中國區域授予的5G天線專利數量排名第一,在全球授予的5G天線專利數量排名第三。

研發造就好產品,好產品具備好的利潤率。信維通信的毛利率為37.35%,我拿出另外一家做天線的公司碩貝德來作對比,碩貝德2019年毛利率為21.69%,天線產品業務線毛利率為29.39%。對比之下,高下分明。這裡提一下,碩貝德的主營業務是天線,但業務還包括芯片封裝、指紋模組等,業務集中度並沒有信維通信高,這也可以體現出,對於這類公司而言,主營業務的集中度跟產品的毛利率有一定的正向關係。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不過信維通信在營收保持9.07%的增長之下,扣非淨利潤是同比下滑的,那為什麼下滑了,我們需要搞清楚。還是那句話,做分析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才有利於真正搞清楚一家公司,搞清楚後才能更有底氣的去買賣。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考慮到2019年是5G的元年,信維通信在受益於5G的發展建設,產品銷售量有明顯的提升,且產能也擴大了,這是營收增長了9個百分點的關鍵依據。並且這個營收增長點是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具備可持續性,憑藉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研發投入,信維通信可以擴大5G天線市場的佔有率。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但是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出現了大幅增長,同比增長了7.07%,並且製造費用也出現了6.38%的同比增加。其實這也是可以預期到的,5G手機在剛出來的時候成本也很高,1萬元以上的手機比比皆是,基本上沒有出現過5000元以下的手機,但是很快,2020年已經出現了2000多元的5G手機了。

所以5G天線其實也是同理,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出現的同時,成本會短期上升。

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導致扣非後淨利潤下滑的關鍵因素,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信維通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在產品研發及拓展方面,繼續加大基礎材料和基礎技術的研究,加快日本研究院的建設,未來保持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在8%以上;加大對LCP、陶瓷、磁性材料等射頻材料的研究;加快5G毫米波天線及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器件的產品落地工作。”

“通過全面的預算管理加強對各事業部的管控,嚴格執行費用預算,實現降本增效;同時加快資金週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從而保障公司穩步健康的發展。”

以上兩條是我從年報中找出來的,這是公司對於未來發展的規劃。其中有提到對於射頻材料的研究,同時對於費用的管控,這是公司給出的解決方案。

此外,由於經營成本的上升,加大研發支出,現金的沉澱不夠。從2017年開始信維通信貨幣資金持續下降,雖然現金收入比非常高,但是都沒有沉澱下來,這可能也是科技類公司的共病了。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總體來說,信維通信作為天線龍頭企業,專一主業,產品利潤率高,但是成本的上升是一個風險點,如何管控好上游原材料的成本是20年需要面對的問題,其次需要沉澱現金,不斷下滑的貨幣資金是不好的趨勢,如果現金跟不上公司可能會出現資金流動性風險,被迫加大槓桿。

只要解決好這兩個問題,信維通信長期受益5G建設發展,市場空間擴大,是有望迎來業績的大幅度增長的。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歌爾股份年報點評

★★★★★

歌爾股份2019年營業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47.99%;歸母淨利潤12.81億元,同比增長了47.58%,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公司在業內精密製造方面素來有著良好口碑。不斷提升加工精度和良率水平,實現塑膠件、金屬件、模切件、振膜等核心原材料的自制,在光學鏡頭、光路設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微顯示/微投影、傳感器、MEMS、3D封裝等微電子領域形成精密製造能力,在生產過程中應用粉末冶金技術、超聲波焊接技術、激光技術等先進工藝,大幅縮短新產品交付週期,形成高品質產品大規模生產的獨具優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 point Research報告,2019年全球智能無線耳機銷量達1.20億部,2020年將達到2.30億部。根據國際調研機構IDC的預測,全球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產品在2019年的出貨量約570萬臺,2020年將達到706萬臺。

公司積極拓展智能手機以外的市場機會,佈局智能無線耳機、虛擬/增強現實等市場,報告期內,實現經營業績大幅增長。

可以看出,歌爾股份的增長來源於行業的龍頭地位,以及不斷增長的市場空間。

在351億元的營收中,有69.26%來自於前五大客戶,相對來說,比較集中,公司還是比較依賴下游客戶,綁定客戶是其主要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就要依靠穩定的研發投入,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維持住和下游客戶的合作關係。

當然,歌爾股份也是很重視研發的公司,報告期內,持續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力度,積極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研發投入2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76%,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2.54%。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此外,這樣的商業模式可以導致比較低的銷售費用,大客戶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理應可以節省銷售費用,實際上,我們看歌爾股份的銷售費用在2019年是有所下降的。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並且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可以覆蓋投資支出和支付利息,現金流比較健康,可以保證持續穩定的經營,持續穩定的盈利。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不過在2018年歌爾股份的盈利是出現過大幅下滑的,2018年的存貨週轉率和應收賬款週轉率較低,而2019年這兩項指標有所改善,業績表現立刻反轉,這也體現了公司的經營能力有所提升,運營效率提升。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總體來說,歌爾股份2019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產品週轉次數加快,企業營運能力變強,未來市場空間大,作為龍頭企業有望業績持續提升。


5G行業:信維通信、歌爾股份年報點評,值得關注

3、億聯網絡被每日經濟新聞質疑

★★★★★

4月16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發佈文章質疑億聯網絡,該文章導致今日億聯網絡股價下跌。

文章主要質疑點如下:

1、2015年第一大客戶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當年被行政解散超5個月,卻仍貢獻5700多萬利潤。

2、2016年第四大客戶NETXUSA, LLC2004年便解散,後來變成了NETXUSA, INC.。

3、英國同名獨家經銷商YEALINK (UK) LTD.不到10人,2017年不僅虧損還四處借錢,卻將億聯網絡的產品銷往全英國。

在閱讀完全文後,我個人感覺,3點質疑都是有證據支撐的,確實有質疑的理由。

不過文章中指出的問題並沒有關鍵性證據表明億聯網絡存在財務粉飾,對於現金充足卻向銀行借貸這一點,一位覆蓋億聯網絡的券商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時指出,“銀行短期貸款的利息成本比公司理財收益要低,另外銀行徵信,以及公司和地方銀行的關係維護,也可能是考慮的因素。”

另外我看了一下,關於英國經銷商和美國大客戶的質疑,暫且不去討論是否為真,

假設剔除掉相關利潤,不計入報表中,對於億聯網絡依舊造不成致命性的傷害,對利潤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對於此次事件,我還是持中性觀點,後續會持續關注億聯網絡的回應。對於這類事情,要保持理性,耐心觀察,不急於下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