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實體店選擇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無奈

臨近中午回單位,路過菜市場。

給媳婦打電話,半天通了,我說我路過菜市場,要不要給你們捎一些菜回去?

媳婦兒來句,咋?你要回來吃飯?

我聽這語氣,合著是不想讓我回去吃啊。

果真,電話裡回我,說今天店裡來了好幾個老大姐,她們也買了菜,有水果,還有上山捋的槐花,中午要在店裡聚餐呢。

沒說不讓我回,但話裡意思我明白了,她們幾個女人說貼己話,你一男的回來吃那麼兩口,影響女人八卦,意思是你自己找地兒解決吧。

掛了電話,思謀著哪裡湊合一頓。

單位食堂的飯菜平時還是很豐盛的,只是最近我不怎麼想吃了,再有味道的飯菜,你照著一個月重複的吃試試?味蕾抗拒了。

琢磨著換換口味。

枕頭給我電話,語氣可著急,說了好幾句我沒聽太,模糊的聽到說是要完任務,讓我幫著推薦人掃碼。

我說,別加你那蠻子話,那麼著急?我還沒吃飯呢。

枕頭說,是真著急,我也沒吃呢,你來我店裡吧。

眾多實體店選擇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無奈

都說南方人精明,放到枕頭這個南通人身上,我覺得一點兒都不假,從最初到河南各地的跑床上用品,一直到留在本地開三家店,整個人一直都是處在一個上升期。

枕頭最開始做寢飾用品是給廠家跑代理的,後來一同行老大哥說咱自己有貨源渠道,不如聯合扎大棚。就是提前和鬧市區的商場談妥展示條件,在商場門前做床上用品展賣,展出一次一般都是半月二十天的時間,完了再換下一家,當然,再轉場的時候已經和下一家談好了。

跟枕頭接觸久了,原先扎大棚那些套路也給我聊,扎大棚最盈利的時間往往是展期的最後的那一個多星期,起初就是按照正常的經營思路進行,給顧客講,我本人就是南通床上用品的廠家代表,現在公司需要擴大經營,特意給公司申請在本地為廣大市民做一個質優價廉的寢飾展銷,效果怎麼樣呢?

按他的話講,這東西,只要說是廠家親自營銷,有那麼幾個人往展位上一圍,呼啦啦能過來好多大姐,銷售場面火爆的很。

臨到中期了,會再來一段火爆節奏,廣告裡打著廠家的少東家親臨現場籤售,買多少送多少,至於少東家是哪位,他自己就可以是,總之,購買者趨之若鶩。

為什麼最盈利的時間是最後那一個多星期呢?

他們會把大甩賣的廣告期限逐日遞減,送贈品的力度也更大,三件套了,枕頭了,只要買,各種贈送,滿牆貼著大紅筆寫的最後三天狂甩,最後兩天狂甩等,還會把展會的頂棚給拆了,給顧客造成一個印象,你看,我們真的要撤展了,再不買,可是過了這村沒這店了,那幾天就會持續的讓廠家大量補貨……

女人對寢飾用品的喜愛,跟女人喜歡買衣服一樣的,有一個算一個。

大部分人對這種狂甩銷售的視覺衝擊是無抵抗力的,枕頭可以說是深諳了普通人的購買心理。

眾多實體店選擇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無奈

對這些,我是屬於不入戲的系列,再說我壓根兒也不買這些,但對於媳婦兒,她控制不了自己的購買慾,而我又控制不了她,一說櫃子都放不下了,還給我吵,嗷嗷的,人一輩子有一半兒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你能不能有點兒生活品味?

我也懶得說了,我就覺得這是被那些賣東西的給種了心錨了,你知道嗎?一旦你絕對信任一個人,那對方每一句話都是催眠。

催眠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在你心裡建立了對他絕對的信任。

我把車停好,看見枕頭電話裡好像是在和人吵架,江蘇口音,我也聽不懂,就是聲音很大,看見我過來了,改用河南話招呼我,讓我去後面他辦公室先坐,繼續跟對方吵著,我沒進,看他們店裡店員給顧客講解,可能是吵完了,枕頭說先去吃飯,事兒多,簡單點兒。就去咱常去的那家水餃店,乾淨。

車上我調侃他,在你們家待會說四國的英語吧?你,還有嫂子、孩子,說江蘇話,普通話,還有河南話,二嫂,安徽話,最近去懷遠了沒?

枕頭說,過完年都沒顧得去,她那邊還好,店鋪租金也是免了倆月,只是我這邊房租沒少,房東說深圳房子還月供著呢,我也沒好意思再多說,工人工資又不能少,進店的顧客卻少了很多,基本上不賺錢,就是去去庫存,開源路那家今天都沒有開門,搞的我身心疲憊。

我說,今年能穩住過去就算是勝利了。

枕頭說,還要想轍啊。

點了兩份素,我要了茴香雞蛋,老闆看到我去廚房切了蒜片,對我說,你這是老習慣了,我們店裡人都知道你是自己切蒜片兒。

我對老闆說,我喜歡這樣吃,她們切的不夠薄,入不了味兒。

做好了調料,我問枕頭啥事兒恁急?

枕頭說,生意最近不好,不得想一些辦法嘛,我看那些直播的發貨量很震撼,我們也談了個直播推廣的公司,週末準備做一場試試水兒,讓全部店員邀約顧客掃碼進群,提前熱熱場。

我問,有多少進群的?

枕頭說,有兩千多人了,但還是想再多邀約一些人。

我說,直播帶貨已經進入2.0時代了,大方向是沒問題的,可以試試。

我說,你來做講解還是對方公司的講?

枕頭說,我來做吧,我對鏡頭不緊張,他們只是輔助控場的。

眾多實體店選擇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無奈

我說,多借鑑,我覺得你可以,起碼你是專業,屬於細分領域的,不像錘子羅永浩,一上來帶那麼多的小眾品牌,對很多要帶的產品根本沒有熟悉就倉促登場了,專業人士講專業的還是要勝過那些不專業的。

枕頭說,羅永浩帶貨的定位有問題,那些新奇特的東西往往市場是不成熟的,產品之所以沒有成為品牌,不是沒人識貨,而是貨不夠好,他要用自己的高人氣去硬推的話,早晚會反過來讓這些品牌把自己壓倒的。

我說,老羅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很勵志的,不是他人不行,是貨不行。

眾多實體店選擇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無奈

枕頭說,要相信品牌的力量,要是這些年他的吆喝換成賣蘋果手機,可能他一個人的銷量都能頂上京東了,你看李佳琦他們現在都帶什麼貨?他們只帶大品牌,強強聯合的那種操作。

餃子端上來了,枕頭付了賬,讓老闆和店裡的服務員也掃他的頁面二維碼,說週末讓進群看他的直播,到時候有超級紅包。

老闆對我們說,疫情對他的影響也不小,以前到了飯點兒,十多張桌子都坐滿了,現在,一半兒也坐不到,什麼時候才能過去這個坎兒啊?

我順便也在車友會幾個群給轉發了。

我覺得這次疫情對做生意的影響是最大的,你看枕頭,哪裡還有三家店老闆的姿態,無奈的放低了身段兒了。

生意好了,不枕枕頭睡的都是香的。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