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最大的石雕

走进故宫大家会发现故宫许多宫殿的前台都有石雕,用浮雕的手法刻出游龙、翔凤的图案。这些石雕主要为了装饰,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

太和殿前的三层台阶中,也有三块与保和殿后大小一样的石雕。太和殿前的大石雕虽与保和殿后石雕尺寸大小相同。但不是一块完整的石料,而是由三块不等的石料拼接而成。

紫禁城中最大的石雕


保和殿后的云龙大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艾叶青石雕刻而成,据推断应与紫禁城同时而建,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了。

云龙石雕长16.57米,宽3.17米,厚1.70米左右,重250吨。石雕四周饰以番草图案,下部为海水江崖,中间雕刻着流云衬托的九条蟠龙和五座浮山,象征帝王的“九五至尊”。云龙生动,布局严谨,雕刻精细,一丝不苟,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紫禁城中最大的石雕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母亲皇太后七旬万寿大典,乾隆皇帝上谕,命令内务府将保和殿后最大雕石磨去原雕,重新雕刻。内务府大臣遵照乾隆皇帝的谕旨,挑选出最好的匠人,画好图样,呈乾隆皇帝审定,再命石工按图样精雕细刻。此后乾隆皇帝亲自前往查看,对石雕做工十分满意,但却对石雕两侧的踏跺纹饰不满意,认为其与整体不协调。

内务府的官员们就又按照皇帝的旨意做出调整,修建了两边的石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云龙大石雕,就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最终版,在内务府的档案中有着最为详尽的记载。

制成石雕的石料采自于房山大石窝镇,这么大的一块石料运到紫禁城也是非常的困难。在运输的途中,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冬季汲水泼成冰道,在冰道上拖运石头。此举征用民夫2万人,调集上千匹骡子,耗银11万两,数十天才走完这一百多里的“冰道”,将庞然大物运到京城。

紫禁城中最大的石雕


这块大石雕又是如何从午门运到三台安装的呢?

这个至今都不得而知。传说,石料运抵大明门外,工部和督运官员入朝奏报皇帝,皇帝命从午门运入保和殿后面,官员回奏,石料过大无法拽入。

这可气坏了皇帝,马上下令对“抗旨”的石料施以“廷杖”,杖后再运入紫禁城。午门廷杖是明朝惩戒大臣官员的一项刑罚。据说“廷杖”过后,这块雕石就“驯服”起来了,成功的被运进了紫禁城。

前面所介绍的冰道拖运可信,但后面的“廷杖”大石雕糸传言,大家听个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