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有人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母親“,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和付出,可能只能自己為人父母之後才能體會。今天小編就想帶大家感受一下母愛的力量,一位母親用自己20年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獨特的教育理念,讓自閉症兒子成為了連著名畫家陳丹青都讚譽的“中國畢加索”。

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畢昌煜在三歲的時候被診斷為自閉症,原本人見人愛的他自那時起變得沉默不語、異常好動,他分不清楚什麼是危險的情況,常常亂闖,基於種種異常的言行舉止,畢昌煜父母開始帶他四處求醫問藥,直至最後在上海確診為自閉症,專家告訴畢昌煜父母,如果不抓緊時間加以訓練,孩子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無奈之下,畢昌煜的母親趙靈芳將家中的生意全部交給丈夫打理,自己則全心全意陪著兒子走上了對抗自閉症的路途。這條路無疑是艱辛的,為了更好地幫助兒子康復,趙靈芳和其他家長一塊租到了自閉症干預機構的附近,小小的出租屋裡擠滿了8個人,這一路的艱辛難以用語言形容,我想,只有陪著孩子的趙靈芳才最深刻。

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畢昌煜的情況慢慢好轉,他開始學會說簡單的短語,學會乖乖坐下,學會握筆。也正是在一堂美術課上,畢昌煜在按老師的要求完成簡單連線之後,又獨自在紙上畫圓圈,並添加了兩片葉子,讓原本簡單的連線變成了看上去像蘋果的作品,這讓母親趙靈芳欣喜不已,由此開始注重對畢昌煜繪畫方面的訓練和培養。

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畢昌煜作品

即使母親四處奔波請求,學校也無法接受畢昌煜正常入學,所以只能請家教,就這樣,9歲的畢昌煜開始正式踏上繪畫之路,蠟筆畫、水彩畫、油畫,正是在一次次的進步裡,畢昌煜也在一步步的成長,他在畫架面前能安靜地坐下,沉浸在繪畫的世界裡,人也變得比以往更加樂觀開朗。

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母親的鼓勵,14歲的畢昌煜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藝術展覽和公益活動,並獲得各種獎項,這也讓畢昌煜的父母十分欣慰。並且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畢昌煜的父親畢光鈞嘗試著將其作品圖案設計加工印在自己經營的服裝面料上,一經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反響,這也讓畢光鈞更加有信心,開發了多種藝術衍生品,並註冊了BCY商標。

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畢昌煜藝術衍生品

畢昌煜的成就遠不止於此,2014年9月印製有BCY油畫作品圖案的服裝亮相紐約時裝週;2015年7月畢昌煜油畫作品《在海邊奔跑的女人》入選米蘭世博會;2016年2月畢昌煜個人畫展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辦等等。不僅如此,畢昌煜也開始募集善款,成立慈善基金,從一個原本需要社會關注的弱勢群體,畢昌煜轉而反哺社會。

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畢昌煜作品展

​畢昌煜是不幸的,但他又是無數“星星的孩子”中幸運的,因為他有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即使面對所有人的不理解也從未放棄自己、並善於發現自己潛能的母親,畢昌煜的母親常說,“我們跟孩子是相互成就的”,“不管生活有多困難,孩子是我們帶到世界的,作為家長就要負起責任。”特別是對於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趙靈芳也建議,“家長要通過學習,具備足夠的認知,並從改變自己做起,帶領孩子走出自閉,找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人生之路。”

母親堅守20年,自閉症少年成“中國畢加索”,再難也別放棄孩子

​畢昌煜和母親

通過這個充滿感動和正能量的故事,小編也想告訴各位家長和老師,不管孩子看起來多麼”一無是處“,也不要放棄對他的愛與希望,與其對他打打罵罵,不如對他多一份鼓勵,去發現他的潛能,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天使,都需要我們用心守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