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常有理,君子常思過

小人常有理,君子常思過


最近讀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想起了很多的故事來。


這句話是:“小人無錯,君子常過。”意思是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有問題往往從自己方面找原因。而小人卻認為自己沒有錯。


生活在世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對待所犯錯誤的態度卻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小人總是把錯誤推卸給別人,而君子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也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聖人與普通人的不同。


《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意思是說,人應該多反省自己,不要總是責怪別人的是非和錯誤,這樣,才能遠離一些怨恨。

1

小人常有理


《道德經》說:寵辱若驚。意思是聽到別人的讚美就很高興,聽到別人的批評就很生氣,甚至惱怒。這是小人的常態。


小人無錯時,喜歡搬弄是非,說別人的長短。有錯時,總是強詞奪理,把錯誤推給別人,或找各種原因,以推卸自己的過錯。


若是吵架,君子是吵不過小人的。若是都有錯,君子也是吵不過小人的。即使小人完全無理,憑藉著刁鑽、無恥、惡毒,君子依然吵不過他,因為君子理性、善良、寬宏、大度。


不是說君子吵不過小人,就是小人的勝利,恰恰相反,在眾人眼裡,君子更加高尚。忍讓和寬容才是真正的贏家。


一年輕女子帶孩子進超市,孩子偷拿東西,年輕女子看到後不制止。當孩子的行為被監控拍到後,服務人員對孩子進行制止時,女子卻以孩子小為由,同服務人員大吵大鬧。卑劣的小人思想暴露無遺。


在一處公園裡,一女子帶孩子游玩,面對盛開的花朵,孩子一邊走,一邊摘花,並把花朵和花瓣撒的一路都是。女子絲毫不制止自己的孩子,當管理人員對女子勸說時,女子卻說;“我是花錢進來的,摘你一點花算什麼。”


試想,這樣的媽媽能教出好的孩子嗎?


一男子在公路上遛狗,沒有栓繩的狗出門後很是興奮和野性,將一女子嚇哭,女子責怪男子時,男子卻說:“狗不懂事,你還不懂事嗎?你不會繞著走?”男子的素質讓路人難以置信。


小人常有理,君子常思過


2

君子常思過


荀子說:“君子博學而三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就是凡事善於審視自己,檢討自己。


有一男士騎自行車春遊,由於只顧欣賞美景,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太太,讓人想不到的是,老太太爬起後,向男士彎腰鞠躬道:“對不起,對不起,是我擋了你的路”


男士很吃驚,心想:“是我碰倒了她啊,她怎麼向我道歉了?應該是我向她道歉才對啊?”


男士對老太太的行為十分感動,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小人贏在口舌上,而君子卻贏在了人們的心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