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觀察:開放合作勢頭不減外企加碼中國5G市場

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熱詞,中央及地方政府頻頻“發聲”,相關政策密集出臺,為“新基建”指路護航。

自去年六月商用以來,中國5G收穫了良好開局。近期,高通、英特爾、諾基亞等跨國公司紛紛表態,看好中國“新基建”。多家在華外企認為,“新基建”將推動AI、5G、雲計算、智能工廠等產業加速發展,從而助力中國更快、更高質量地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

“新基建”正當其時

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也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全球最重大的挑戰。從醫療救助最前線和生命科學最前沿,到保障經濟和社會的有序運轉,再到公共服務、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諸多領域,智能科技都發揮了關鍵作用,智能應用也正在井噴式爆發。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這些與數字經濟相關的科技型基礎設施對於高質量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意義十分重大。“當前,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僅體現在消費層面,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出口增長也遇到更多困難。在此背景下,‘新基建’帶來的投資潛力及內需動力,非常有助於推動經濟平穩發展。”

“‘新基建’的提出可謂正當其時”,在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看來,5G對防疫和下一步拉動經濟將起到巨大作用,“5G在中國整個部署進程都在加快”。

楊旭同樣抱此觀點。“中國的‘新基建’來的太及時了。”楊旭說,“新基建”不僅僅是基建本身,更重要的是基建之後對經濟結構轉型起到的推動作用。數字經濟的形成和規模化,讓新產生的數字經濟、創新出來的新服務的價值被重新體現,讓老百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對中國經濟未來創新、升級、轉型帶來的改變。

開放合作成為共識

作為當前中央和地方政策密集部署的方向,“新基建”被賦予厚望,如何以開放合作、綠色環保促進相關產業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必答題。

事實上,5G是全球統一標準的5G,中國也是擁抱全球化的開放市場,因此從助推整個5G產業加速發展的角度來看,5G“新基建”不僅僅是中國廠商的事情,亦需要全球供應商的攜手助力。

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客戶運營CTO常疆認為,應從秉承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發展這“一個核心”原則出發,以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網絡可持續發展“三個重點”推進“新基建”。

“在這個時間點,中國提出加速‘新基建’的號召,非常及時地給整個產業界打了加速劑。作為產業一員來講,我們覺得給我們帶來了巨大機會。”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吳海亮表示,戴爾公司對中國經濟,尤其現在中國提出“新基建”,信心非常足,也將積極擔當,共同推動“新基建”更好更快地發展。

孟樸強調,高通始終如一地支持中國產業的發展,秉承“植根中國”的理念,通過合作來分享智慧。“實現5G發展、提速‘新基建’都需要行業內來自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企業的共同努力。高通與中國產業結合的緊密度超過了很多其他跨國公司,我們深知,只有支持合作伙伴的成功才有我們的成功,我們非常珍惜、也非常努力地在繼續推動產業與合作的全球化,助力‘新基建’。”

為中國5G貢獻全球經驗

中國信通院預測顯示,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此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一些經濟新業態會在5G技術的賦能下得到進一步的推動和升級發展,包括但不限於移動電商、無人零售、虛擬社交、在線娛樂、互聯網醫院、遠程教育、網絡辦公、工業機器人、智慧城市等。

趙鈞陶認為,5G“新基建”的提出對愛立信而言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中國運營商已經開始5G相關招標或準備,今年中國準備大規模上5G的獨立組網。

“多年來,愛立信在中國做了長期投資和堅定承諾,特別在5G方面公司上下做了充分的準備。趙鈞陶說,“我們也願意為中國市場貢獻愛立信在全球5G領域、垂直行業先行先試的經驗積累。”

“高通在中國發展的信心是堅定不移的,我們將繼續推進全球合作。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與中國夥伴開展合作,不僅很好地服務國內市場,也會攜手開拓海外市場。”孟樸表示,高通的成功取決於合作伙伴獲得成功,我們將繼續賦能中國合作伙伴,通過我們的技術為更多的產業賦能,支持中國“新基建”,加速5G進程,進一步加深與中國產業的合作。

“我們十分期待5G在未來取得成功,作為撬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5G將為眾多行業帶來變革,從而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孟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