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100元起拍,这波罚没资产拍卖有“漏儿”捡吗?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珂

4月27日,一场“河南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罚没物资专场拍卖会将在线上开拍。在网上及现场预展的拍品不乏大名头,曾国藩、康有为、张大千、关山月、启功、沈鹏、范曾、张海……而启功的一幅书法作品贴出的标签上清晰显示起拍价100元,震惊闻者。

启功书法100元起拍,这波罚没资产拍卖有“漏儿”捡吗?

大名家白菜价靠谱吗?罚没物资有漏儿捡吗?大河客户端记者进行了走访。

专业意见:捡漏儿有可能,但几率不大

执行这次拍卖的河南省豫财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志勇告诉大河客户端记者,公司是罚没物资定点拍卖机构,这样的拍卖一年能进行两三场,具体几场,“要看反腐力度”。

这批物资是由省纪委监委移交到省财政,由省财政委托拍卖,将分5场在线上拍卖。拍品共437项852件(套)(幅),分三类——书画、贵金属和工艺品,其中字画最难定价。

启功书法100元起拍,这波罚没资产拍卖有“漏儿”捡吗?

河南省艺术品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品(书画)司法鉴定人胡聚堂说,罚没物资上交到财政,需要快速处置变现,拍卖是比较可行的操作。而艺术品不是标准商品,其真伪判断、价值评估,都需要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来进行,以作为拍卖的定价依据。这也是为了使国有资产不受损失,避免高价值物资被贱卖的必须操作。

从以往参与司法鉴定的经验来看,真品所占比例不大,收礼的官员不懂行,送礼的人也不懂行,雅贿是赝品重灾区,部分真品通常也比较普通,或者只是小名头。“捡漏的几率是有,但并不多。”

拍卖方:程序正义,但不保真

许志勇说,艺术品的拍卖,《拍卖法》没有规定拍卖公司在真伪方面的责任,拍品不保真。但同时也规定了拍卖之前要面向公众展示,有预展时间的要求,给公众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甄别,请专业人士掌眼把关。虽然在展示与拍卖环节没有标明真伪的责任义务,但出于自身品牌口碑维护和对买家负责,拍卖行也是要对拍品进行把关的。

整个操作是依据国有资产处置条例规定,由财政部备案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专业评估报告,并且在财政厅资产处备案,这个备案具法律效力,之后再委托拍卖机构拍卖,以此评估为依据定起拍价。许志勇说:“程序严谨、公开,最终落锤价是多少,还是市场说了算。”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赵红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