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会降薪吗?

作者:MUMA
就目前的情况,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会降薪,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会降薪。

看了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几乎都是不懂经济胡乱猜测,有些即使结论正确,但分析过程却是错的。其实这个问题换个视角来看,非常好理解,答主以国家经济的视角来科普一下吧。

我们知道,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是依靠生产来获得收入,再用这些收入给企业的员工发工资。而国家的收入并不来源于生产,而是来源于税收,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铸币税(印钞票)和发行国债(提前征收今后几年的税),并以此来给国家机构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的员工发工资。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它就没有足够的收入给它的员工发工资,这必然会带来降薪,严重的甚至会裁员。而对于政府来说,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对全国所有企业生产出来的物资的重新分配。从本质上来说,国家收10%的税,可以看成是国家对国内所有被生产出来的产品,强制拿10%出来由国家分配给特定的项目使用,比如支付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用来建设公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因此,某个生产汽车的企业缴纳10%的税款,可以具象化为自己每生产10辆车,就上缴1辆车给国家,由国家无偿分配这辆车到国家觉得需要的地方去。

而国家如果不满足于10%的产品分配比例,想获得更高的国内产品分配权,那么一般它有几种操作:

一是提高税率,这是最直接的操作。但这样做的坏处是企业和广大国民获得享受自己创造的产品的比例实质性的减少,企业和国民有可能会抵触——注意这是可能会抵触而不是必然会抵触,比如某些实行高税收高福利制度的国家民众就不反对高税收。同时,征收的比例过高(特别是在较为公平的累进制税率下),还会造成做多做少,实际获得的差别并不大,会打击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造成全国的产出减少,有可能使得国家能征收到的物资减少。

二是印钞票,即目前美国正在做的。这样做的问题是,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还是上面的那个例子,国家每年生产10辆车,车辆的数量没提高,但印出来的钱从100万变成200万,造成每辆车的价格从10万涨到20万。国家依靠10万的税和100万多印出来的钞票,获得了5.5辆汽车的分配权。而对应的企业和企业员工,从原来自己能分配9辆车变成了4.5辆,相当于财富被国家变相掠夺。总体来看,多印钞票引发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饮鸩止渴的操作,除了美国依靠全世界通用美元敢这样大范围的印钞收割全世界各个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的政府并没有过多的能力进行这种操作。

第三是发行国债,即大部分正常国家的操作。这种操作的本质是,国家现在多征收你的一部分收益,但承诺将来会少征收你的一部分收益。比如你今年买了50万的国债,明年国债到期,本金加利息一共是60万。相当于你今年生产10辆车,答应国家拿走6辆车去分配(1辆是税5辆是国债),你只分配4辆,以换取明年国家不收你税(10万的利息收入抵税款了),再归还你上一年借的5辆汽车,即你明年能分配15辆汽车,两年合计可分配19辆汽车,比正常缴税但不买国债,每年只能分配9辆汽车要多1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国家来说,目前疫情这个形式,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的员工会降薪么?当然不会。因为对于国家来说,它本质上不是一个负责生产的机构,而是一个负责从国内生产的物资中划定分配比例的机构。它可以用加税、印钞、发债等各种手段,来给自己划定征用全国所有物资使用比例,进而保证国家可以实质性的拿到它想要且需要的物资数量。

特别的,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目前世界工业产值第一的国家,并且大量出口到国外赚取外汇。体现在国际贸易上,就是我国实体产品的贸易顺差这些年来长期排名世界第一。这背后代表的意义是,中国生产的实体产品,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内全体人民的需要,以致于在将这些实体产品卖给国外时,国外没有足够的产品来和我国交换(外国贸易逆差),只能以向中国卖国债的方式来获取中国的实体产品——即外国没有钱买中国的实体产品,中国不得不借钱给外国,让外国用借到的钱来买中国的实体产品。

明白了这个背景,题主你就会发现,对于一个产能过剩的国家来说,给体制内员工降薪是不可能降薪的,加税又不敢加税,就只能靠发债过日子,重走2008年金融危机4万亿那一套。对于国内企业和企业员工来说,目前国内疫情可控,产能可以正常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因为大宗原材料供应所需要的人力很少,故资源供应国即使疫情泛滥,也不会明显降低大宗原料的供应能力,明显的例子是最近石油的价格因供应过剩还大幅度降低了。故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需求不足造成的企业开工不足,而不是企业生产不足造成的物资供应不足。

虽然从地方政府的经济数据上看,税收大面积出现负增长,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收入大幅度减少,但跳出货币层面,假设中国2019年全年需要14亿吨农产品和工业品才能满足国内14亿人的基本需要,在这基础上,再出口10亿吨工农业产品给国外,换回5亿吨国外特产的工农业产品和5亿吨国内工农业产品所对应的外债。现在全球疫情影响下,国内是20亿吨的产能(国内2个月疫情期间损失了4亿吨产能),仍旧能满足国内14亿吨的需求,同时换回国外3亿吨的工农业产品(国外因疫情影响停工而造成的产能减少)和3亿吨所对应的外债,仅此而已。

说得更浅显一点,由于国内的产能明显超过国内所需,故假设往年国内政府要征收1亿吨的物资给体制内人员支付工资报酬,2020年即使有疫情,但仍然可以征收到1亿吨物资给体制内员工支付报酬,区别只是征收的方法不一样,最多中国出口的物资减少一点,今年不再借债给外国来买国内生产的物资而已。但这并不实质性影响中国政府筹措和往年一样数量的物资给自己体制内的员工作为工作的报酬。

反过来,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在经常性项目上逆差的国家(此处不包括世界第一逆差大国美国)。这些国家平常每年的产出就不够国内消耗,想消耗外国的工农业产品,在平时没有钱,其他顺差国愿意将自己多生产出来的产品赊给逆差国,让其维持一下体面的生活。而在疫情期间,除了中国这种产能仍明显超出国内需要的国家之外,大部分国家因为疫情中断了生产,但人民的基本需求仍在。对这些国家来说,产出没有了,但消耗仍然在,这些国家就需要实打实的考虑如何给公务员减薪以在整体上减少全体国民对物资的需求——国内整体物资生产不足以满足消耗时,基本没法加税,同时不减薪相当于变相印钞票会带来通货膨胀,同时因为国民的基本需求都没有被满足,国民会更倾向于花钱去满足消费而不是存钱买国债。

综上,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虽然政府近期税收数据难看,但由于未来产能充足,并没有物资短缺的预期,故体制内人士从整体上看收入没有降低的基础,但不排除少部分前几年拼命发地方债的地方,会出现没钱发工资,也借不到钱发工资的窘迫(自己以前作死怨不了这次疫情)。除美国之外的大部分贸易逆差国,以及部分迟迟无法恢复生产的顺差国会有一波动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产能在此次疫情中都不同程度的减少,只不过中国之前产能大量富余,此次疫情产能又恢复得比较快,总体来说仍能向国外提供大量实体产品出口,但这部分出口和往年相比,仍然有大幅度减少。整体上会使得我国的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降低。但对于那些经常性贸易赤字,或者外汇储备比较少,或者产能比较低的国家来说,这次新冠可能就是本国金融和财政的大灾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