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就坏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手里:看武则天是怎样成功上位的

这年头有个常用词,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己容易理解,什么叫精致呢?在我看来,精致意味着品味和门槛,意味着暧昧和出卖。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也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代名词,已经得到好处、身居高位,当然是精致的,办起事来把私利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使然,然而执政者却不能不加以警惕——很多事情往往就坏在这些人手里。

事情往往就坏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手里:看武则天是怎样成功上位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她能上位固然靠的是自己的权谋和手段,同时也离不开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帮助。唐高宗蓄谋废后已久,带着武昭仪专程登门拜访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留给高宗的顾命大臣,废后这么大的事情不征求他的意见不行,长孙无忌面对皇帝的收买,玩的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把戏,暗示不同意但也不对着干。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高宗把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宁四位大臣召进宫,褚遂良耿直,事先和另外三位统一了思想,决心以死相谏。结果呢,就褚遂良言出必行,被赶出宫外。另三位呢,李勣来个称疾不入,压根没进宫;于志宁不敢言;长孙无忌也只是帮助褚遂良说了好话,免其一死。事情还没完,高宗依旧对大臣们反对他废后重立不死心,趁有天李勣觐见,又问到:顾命大臣褚遂良反对我立武昭仪为后,这事难道只能这样了吗?李勣聪明人,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就是这个聪明人的回答令高宗下了决心。

事情往往就坏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手里:看武则天是怎样成功上位的​对这个李勣还要多说一句。唐太宗曾对太子李治说,李勣才智有余,然而你对他没有恩惠,恐怕不能让他对你效忠。于是唐太宗做了个测试,把李勣贬官外放,如果李勣遵命执行,就让太子接班后重用他,如果李勣犹豫徘徊,就把他杀了。太宗识人不差,可他自己也说了,李勣才智有余。李勣估计也猜出了皇帝在试他,所以接令后家都不回就上任去了。这又是一个善于伪装自己的聪明人。聪明人能成事,更能坏事,古往今来有太多事情不是坏在蠢人手上,而是这些聪明、而又精致的人手上。

事情往往就坏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手里:看武则天是怎样成功上位的​看看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关系政权安危问题上的表现,不难发现,人是会变的。当初陪伴唐太宗建功立业的老臣,现在也已经名利双收,成为了既得利益者,反过来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来挖国家的墙角。所以中国历史从来都是祸起萧墙,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殷鉴不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来都不缺乏,身处盛世,我们有理由对他们保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