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衝擊與物聯智能家電——國產家電芯片的這兩年

整合、衝擊與物聯智能家電——國產家電芯片的這兩年

文|顧旭光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2018年,在手機、新能源折騰了兩年的董小姐放出豪言要入局芯片,掌握“核心科技”“自主權”,除了遭到各路對董小姐一貫不太待見人群的調侃之外,也為業界提了個醒,受到芯片掣肘的不只手機。

尤其在2019年5月華為受到美國製裁之後,整個社會意識到芯片確實是我國電子設備“脖子”上的產業鏈關鍵環節。

實際上在此之前,以董明珠為代表的家電行業就已經在家電芯片上暗暗佈局,時間點甚至可以追溯至2000年左右。

2018年國家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各路巨頭紛紛跟進,格蘭仕、美的、康佳等一系列巨頭入局芯片行業。2017年格力電器成立了微電子部門,2018年康佳宣佈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2019年美的宣佈與三安集成電路合作成立半導體聯合實驗室。

經過兩年的發展,電子產品智能化轉型已經箭在弦上,恰逢新基建的國家戰略風口,家電行業的芯片以及背後的芯片產業鏈到底如何了?

一、動因——家電向智能化轉型需要芯片加持

我國從90年代以來就把芯片獨立自主作為國家支持的重要產業,然而2003年陳進發明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芯片“漢芯”造假事件讓各界對國產徹底失去了信心——此君的“漢芯”獲得有關部門立項31項和10項知識產權,然而這塊所謂的跨越式自主國產實際上是一塊磨掉了原始商標,印上了自己標誌的摩托羅拉56800芯片。

經過二十年的靠進口芯片也實現了高速增長的好日子,雖然偶爾也能聽到芯片自給的呼聲,不過大多被視作“有道理的廢話”淹沒在飛速上漲的數據中.,如同美國戰後五十年代中產階級大量出現是家電企業的黃金時代,那段時間也是國產家電的黃金時代。

在此期間,不斷增長的城市化與經濟進步帶來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出現,帶動整個家電市場的火爆,尤其是以冰箱、電視為代表的大型家電需求更甚,然而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拐點出現,傳統家電製造業面臨轉型成科技企業的現實壓力,具體表現在三個層面:

1、傳統家電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智能物聯家電成為趨勢

整合、衝擊與物聯智能家電——國產家電芯片的這兩年

根據奧維雲網的《中國家電創新零售發展研究白皮書(2019)》顯示,國產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規模同比增長率從2011年開始平均就已經跌破百分之十。2018年的增長率同比更是隻有百分之一。

這主要是由於傳統家電在消費者認知中,屬於耐用品消費範疇,產品更新換代時間長,冰箱、電視和空調等大件產品的換代時間平均在5——10年,加之城市化進程放緩,黑白兩電中的大件產品自然面臨增長乏力的風險。

一方面是傳統家電的飽和,另一方面是IoT智能物聯家電概念風頭正盛,從巨頭到家電廠商,各方都在試圖統一標準,建立自有的家居物聯平臺成為行業潮流,比如海爾智家物聯平臺、海爾U+智慧雲平臺,甚至阿里這種巨頭也發佈了相關白皮書,試圖佈局智能家居照明等一系列接入標準。

2、家電企業科技化轉型焦慮明顯

在今天看來,董明珠女士製造手機的舉措,並非是控制狂心態下眼紅移動市場,想分一杯羹式的心血來潮,背後是家電產品意識到互聯網經濟巨大沖擊力下的一種主動轉型。

手機不僅是一個信息和娛樂的端口,在家電廠商看來,也是進入到未來智能家電的一個關鍵端口,某種程度上也是為未來智能化家電的一次預演。傳統家電廠商中不僅是格力,長虹、海信、海爾、都生產了自家的手機。

“智能相對論”認為,當雷軍小米手機可以操縱傳統空調的時候,幾乎所有家電廠商都不約而同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2019年青島海爾,更名為“海爾智家”,海信改名為“海信視像”,甚至“TCL集團”變更為“TCL科技集團”,信號與意圖很明顯,就是告訴各界“我們已經不是做家電的老製造業廠商了,我們都是會玩互聯網的科技企業了,有核心技術的哦”。

焦慮與否,一目瞭然。

3、小型智能家電成為家電銷售新寵

隨著電商出現,對家電行業有強烈衝擊,傳統家電有以下幾大渠道,分別是KA渠道(包括全國家電連鎖、地方家電連鎖、家居連鎖)、百貨商超、專賣店、家裝和工程渠道等等,其中電商渠道從25%已經增長接近40%,相應的是其他渠道被擠壓。

尤其是專賣店,作為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家電廠商不願輕易放棄,但是整體份額還在不斷下降。

渠道的變易,一方面讓利潤渠道有變化,另一方面是消費者的消費趨向在變化。

在電商渠道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小型智能家電都通過電商,並且大量的新興小家電企業,諸如小熊、小米等廠商通過線上電商+智能小家電的策略,對傳統家電商構成了極大威脅。

傳統家電銷售由於層級多,大型家電依賴線下銷售,成本過高,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轉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強化了芯片需求。

二、整合——國產家電芯片的進度條到那一步了

半導體產業可以分為集成電路(約佔80%)、光芯片(約佔10%)、分立器件(約佔6%)和非光傳感芯片(約佔4%)四個領域。

而家電需要的芯片,主要是集成電路。

以集成電路(IC)為例,主要用在家電的電機控制上,低端產品價格低廉技術簡單,國產可以自給,比如空調遙控器上的IPM一枚一塊錢左右。

儘管如此,在十年前國產IC雖然不至於無人問津,但是國產家電市場上依然傾向於使用進口,但是近幾年來採用國產IC或者自主研發已經成了行業普遍接受降低成本的選擇。

1、控制器件:中低端MCU和IPM國產化曙光乍現

在常規的家電設備中,MCU芯片IPM芯片是應用比較廣泛的兩種芯片,前者主要用在智能家電如吸塵器、洗衣機上的智能變頻場景上,後者主要用在家電的功率管理上。

整合、衝擊與物聯智能家電——國產家電芯片的這兩年

2019~2022年全球MCU市場規模及出貨量預測。(來源:ICInsights)

從全球MCU出貨量報告看,2019年已經203.57億元,其中的龍頭企業就是兆易創新。在一些自主技術上,國產已經進入高端化,兆易創新的GD32F350和GD32E230產品為例,其產品規格和性能很適用於手持吸塵器控制板和變頻洗衣機上。

美的在智能功率模塊(IPM)生產商也已經低調耕耘多年,10年就成立了IPM小組,11年研發制樣,13年建成車間量產,15年就已經突破百萬枚/產能每年。

以冰箱起家的海爾,在芯片上的發力也集中在MCU芯片上。2000年成立的上海海爾集成電路公司,以SOC和專用集成電路為方向,但是首先量產的是2005年的MCU芯片,該芯片量產後就和國際MCU巨頭微芯科技打了7年的專利訴訟官司,最終勝訴。該公司被東軟載波收購後,生產的芯片已經廣泛應用在國產白電,儀表和汽車電子領域,屬於國內該賽道的龍頭之一。

2、S0C:海信與芯片廠合縱連橫

在電視領域,由於智能化程度相對傳統白電較高,在機頂盒芯片、解碼芯片、寬帶芯片的需求比較高。其中System on a Chip(SoC),直譯的中文名是系統級芯片的應用範圍則最廣,由於工藝複雜而且內核更多,上一節所說的MCU芯片的功能也可以也包含在SOC之中,所以是國產黑電企業的關注重點。

海信也在2000年就開始投入芯片研發,並且在05年就有了首款自主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海芯HIVIEW”,其後不斷更新電視主控芯片和4K高清畫質芯片“HI-View pro”.,2017年則邁出了一大步,收購了日本東芝電視,將海信信芯和上海宏佑正和信芯微電子公司,主攻智能電視SOC芯片。

3、AI芯片

2018年,TCL董事長李東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TCL已成立了半導體芯片集成電路的投資產業基金,尤其在AI芯片領域,投資了寒武紀和商湯科技。

以投資策略進入到企業不熟悉的領域屬於常規操作,畢竟不是哪個廠商都有董明珠小姐一手扔出五百億做芯片的豪氣,而且就芯片行業來說,五百億鐵定是不夠的。

三、衝擊——家電巨頭的芯片的未來將與國產芯片廠商戰略方向高度同步

隨著中低端芯片國產半導體產業鏈已經逐漸起步,在智能家居芯片上,國產家電廠商採取的主要策略聯合芯片廠商衝擊高端。

比如在空調、冰箱、油煙機上最常用的SOI電機控制芯片,全球目前只有Toshiba和infineon有生產能力,國內整體沒有製造能力,最為可行的方案是,芯片廠商與家電大客戶公共研發定製化工藝,比如華潤上華與格力的合作模式。

2019年10月格蘭仕發佈了兩款AIoT家電物聯網芯片,發佈會上宣佈與SiFive China聯合開發的兩款AIoT家電芯片——BF- 細滘、NB- 獅山,這兩款芯片都採用RISC-V架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將用於所有格蘭仕的家電產品,未來,雙方還會合作開發升級的物聯網芯片BF- 獅山,分成高、中、低三個產品線。

“智能相對論”發現,合作是家電廠商在芯片自主上的主流模式。

上文講到的美的IPM生產線,在產能和技術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但是依然選擇自主發展+對外合作的模式,在美的IPM研究室中,中芯國際、華潤微電子、芯恩、三安光電的國內知名的芯片廠商都常年有代表駐紮,其中三安光電負責聯合開發,中芯國際負責代工生產。

海爾在2015年成立的海爾優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才用了聯合的方式生產的方式主攻IoT芯片,聯合了瑞昱在2017年推出了讓為智能家居定製的芯片芸芯II,並且搭載了專屬的操作系統。

總而言之,整個國產芯片市場是向上態勢,而家電廠商聯合芯片廠商,在一定時間內必將成為發展主流。

國產半導體行業的充滿活力,家電商在自研和國產芯片又有需求,郎有情妾有意,這必然為家電行業的芯片製造提供更多來自外部的驅動力,只需要時間更多的沉澱即可。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

•AI產業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佔”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麼》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