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的土鸡为什么要调教?调教的方法是什么?

野外大规模、大面积散养土鸡,需要统一管理,比如喂养、饮水和休息,都需要集体行动,否则遇到危险的情况,刮风、下雨或者黄鼠狼偷袭时,会让很多土鸡迷失,无法应对紧急情况。

当然调教也是个很缓慢的条件反射行为,需要让土鸡对一定的信号产生刺激,慢慢形成习惯性行为。包括喂养、饮水、归巢以及紧急避险等等各种行为的调教。

散养的土鸡为什么要调教?调教的方法是什么?

一、喂食和饮水

土鸡的放养因为面积比较开阔,所以每天能够集中喂食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需要给土鸡集中训练,调教土鸡形成习惯集中式的喂食和饮水,有的果园或者林地有积水,土鸡在口渴的时候也会去取水,但是这些水并不卫生,所以尽量减少开放式饮水的需求,让土鸡形成集中饮水的习惯。

对于喂养和饮水的调教,应该从雏鸡时开始,散养的时候开始强化,并形成条件反射。有的人用口哨声作为信号,有的人用敲击铁盆作为信号等等,一边喂食或者饮水,一边吹口哨,每天反复训练2-3次,一般一周左右就可形成条件反射。

散养的土鸡为什么要调教?调教的方法是什么?

二、放牧的调教

土鸡在放养初期,对陌生的环境,一般比较小心翼翼,他们会习惯在同一个离鸡舍比较近的地方享受饲草资源,而不愿意向远处走,为了让更多的草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进行放养的调教。

放养的调教需要两个人配合来完成,一个人在前面,并发出固定的声音,“咕咕咕”,一边撒一些饲料作为诱饵,后面的人驱赶,相互配合,到达草比较丰盛的地方,连续几日进行训练。

散养的土鸡为什么要调教?调教的方法是什么?

三、回窝的调教

土鸡散养的面积比较开阔,在傍晚的时候,大部分的土鸡还是会回到原始出发地的,然而有个别的土鸡跑的比较远或者察觉不出傍晚的迹象,不能按时回窝,所以需要调教,形成集中回窝的习惯。

回窝的调教比较麻烦,需要在傍晚的时候,去果园或者林地查看,是否有没回的土鸡,或者在别处落窝,应该把鸡抓回来,并把临时鸡窝破坏掉,反复几次,这些散落的土鸡就能回窝了。

散养的土鸡为什么要调教?调教的方法是什么?

土鸡的调教大致有这些,当然还有一些,比如临时换窝的调教,上树的调教、遇到危险时的调教等等,一些不太常遇到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大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训练土鸡每天的行为,使它们形成习惯,最多一周的时间,这些土鸡就能被训练成统一的行为和习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