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情緒,是女性的人生必修課

人之所以活得鮮活,就在於我們有著百般情緒,喜悅、憤怒、悲哀、憂鬱……心理學分析研究表明,女性具有更低的情緒穩定性,但也有更豐富的情緒體驗和覺知力。所以,女性成長最初的目標就是學會情緒管理。拼情商、拼修養,說到底最後拼的都是情緒穩定。

任何一種情緒都沒辦法被壓抑,恰當表達憤怒也是一種能力。憤怒時我們更需要理性表達自己的訴求,“說情緒”而不是“做情緒”,要解決不要解恨,要發現不要發洩。正如尼采所言:“壞脾氣的消失,可以準確地反應智慧的增長。”蔡康永也說過:“情商高並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 —— ——

良好的情緒,是一個女人的頂級人格魅力。你的情緒穩定了,時時處處都能體會——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你的脾氣你做主,你的人生你成就。想成為自己人生大劇裡的“大女主”,你需要升級情緒力,科學管理情緒,擁有穩定的情緒和平和的心態。

情緒穩定,並不意味著不生氣、不發怒,毫無情緒波動,而是瞭解情緒、管理情緒。情緒管理不是讓你不生氣、不發怒,而是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劇本的導演。

升級情緒力,做自己人生“大女主”

胡楊

管理好情緒,是女性的人生必修課

最近一段時間,朋友圈裡火藥味頗濃。不斷有女友告訴我,她退出了某群、拉黑了某人,也有朋友提醒我“不要站隊”。

俗語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那天一個女友轉發一篇《實話實說,我為什麼拉黑你》的文章,同時寫到:“三觀不同,彼此耽誤,還不如各走各的路,眼不見,心不煩!”還有一天,我本想安慰下孩子在美國留學的一個朋友,結果沒聊幾句,對方就說:“三觀不同,咱倆不聊了。”

良好的情緒,是女人的頂級人格魅力

對於不同的聲音,我也能夠理解。比如這次關於某某日記的討論,當我看了一些文章,心生憤怒時,就會反問自己一句:“怒著其誰?鹹其自取。”這是莊子《齊物論》裡的一句。以莊子來看,言論就是風吹到不同物體上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就是“吹萬不同”。而莊子教導我們,要力爭做到“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對於公共討論,沒有對錯,只有取捨。”那天羅振宇在“羅胖30秒”裡說到。這用《信心銘》開頭一句話說就是:“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好在這些年通過各種學習,我最大收穫就是情緒穩定了。從往日生活裡的暴脾氣,變成現在的越來越沒脾氣,整個人都溫和多了。的確,情緒穩定了,時時處處都能體會——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所以面對朋友圈裡的 “日記之爭”,我生氣歸生氣,但是放下朋友圈,我還是那個原來的我。

記得《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有句名言:“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雖然目前我還做不到徹底“不生氣”,但是基本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同時,這也提醒我“同志尚需努力”——努力升級自己的情緒力。

心理學分析研究表明,女性具有更低的情緒穩定性,但也有更豐富的情緒體驗和覺知力。所以,女性成長最初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情緒管理問題。因此有人說:良好的情緒,是一個女人的頂級人格魅力,拼情商、拼修養,說到底最後拼的都是情緒穩定。

管理好情緒,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穩定,並不意味著不生氣、不發怒,毫無情緒波動,而是瞭解情緒、管理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是瞭解——生氣、憤怒某種程度上是我們尋求自我關注的手段,比如戀愛中的女生常常發脾氣,來尋求男友的關注。壞情緒很可怕,可恰恰是生氣、難過、發怒這些不受歡迎的壞情緒,能夠確認我們的存在感,證明“我”就是“我”。

用山本耀司的話說就是:“‘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管理情緒的第二步是——任何情緒生髮之時,請把問題矛頭從對方身上拉回到自己身上,這叫反求諸己。

當我們生氣、發怒時,先靜下心來,找尋憤怒表達背後的意義,而不是成為憤怒本身。面對自己的憤怒很痛苦,但看清後你會很容易找到人生的第二曲線,而不是一條道走到黑。

俗語道:煩惱即菩提。同樣壞脾氣也是我們進步的階梯。正如尼采所言:“壞脾氣的消失,可以準確地反映智慧的增長。”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劇本的導演。只有當你能夠把自己的生命責任擔負起來時,就不容易受外界干擾,同時也會守好人和我之間的界限。

當然,情緒管理不是讓你不生氣、不發怒,而是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蔡康永說過:“情商高並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的確,你的脾氣你做主。沒有穩定的情緒,何以Hold住多變人生?那些能善用情緒力的女人,最終會成為自己人生大劇裡的“大女主”。

—— —— ——

在職場中,表達憤怒也是一種能力。因為憤怒的背後是恐懼和無力感,大部分時候的溫吞,只是不斷忍耐憤怒的假象。而恰當的表達情緒更有利於身心健康,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改善人際關係。

“表達憤怒”不等於“憤怒表達”

高琳

管理好情緒,是女性的人生必修課

我們對生活慣常的理解中,憤怒大概率是一種負面情緒,似乎在通往成熟的路上,必修一課便是學會控制憤怒,最好能做到連氣都不要生。然而心理學家認為,被壓制的憤怒背後,往往有著更為糾纏複雜的情緒和期待,或許是將憤怒指向內在,形成抑鬱;或許是犧牲自我,卻想要佔領道德制高點的傲慢。

其實,表達憤怒不可怕,怕就怕自己沒有察覺。我們需要對憤怒有自我覺察,允許憤怒像其他情緒一樣流動。因為任何一種情緒都沒辦法被壓抑,所有被壓抑的情緒終將捲土重來。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合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呢?

恰當表達憤怒也是一種能力

有些人認為,工作場合就算受到不公正待遇,也要壓制自己的情緒,要能“吃得眼前虧”。長期持有這種想法的人,要麼忍氣吞聲自己難受,要麼把負面情緒帶回給家人,還會被周圍的人視為是沒有邊界的老好人。

其實在職場中,表達憤怒也是一種能力。因為憤怒的背後是恐懼和無力感,大部分時候的溫吞,只是不斷忍耐憤怒的假象。忍到最後一刻,表達衝突的時候,有可能就會玉石俱焚。而恰當的表達情緒更有利於身心健康,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改善人際關係。

憤怒時更需要理性表達自己的訴求

憤怒表達不得體,容易讓自己和他人都難堪,後果也非常糟糕。那麼怎麼做才更有效呢?

“說情緒”而不是“做情緒”。“做情緒”就是把東西一摔,大聲說“我不幹了”!而“說情緒”就是基於事實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的一位同事時間觀念很強,另一位同事卻經常在會議中遲到。一次例會,那位同事又遲到了,他選擇了表達不滿,他說:“你經常會議遲到,我感覺自己不被重視,不開心。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時間,下次開會請準時。”他的表述不但沒有讓同事難堪,兩個人的關係反而更近了一步。

表達憤怒的可貴之處在於,重建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有憤怒了,不表達,也許別人會認為你好欺負,沒原則;表達出了憤怒,對方反而更願意和你建立深層次的關係。

有人在憤怒的時候,很容易用威脅語氣對待對方,比如“你再這樣,我就不客氣了”“你最好給我小心點,我可不是好惹的”……但威脅對方雖是給自己壯膽,也是給對方澆油。其實,當我們生氣憤怒時,更需要的是表達自己的訴求。而且,在你表達的那一刻,你是理性的,這也讓別人看到你的原則和態度。

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要去評價對方。我以前有個同事好幾次把我準備的材料單獨拿到項目管理層會議上去發表,但全程不提我的付出。一開始我覺得他是上級,我給他提供支持理所當然。但這種情況一再發生,我就覺得有必要和他談談。

這個對話可有以下2種方式進行:1.表達情緒+對他評價:“你最近3次在項目管理層會議上發表我寫的報告,但我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認可(陳述事實),這讓我很失望沮喪(表達情緒),你這個人就是喜歡搶別人功勞,太過分了(對他評價)。”

2.表達情緒+分享期望:“你最近3次在項目管理層會議上發表我寫的報告,但我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認可(陳述事實),這讓我很失望沮喪(表達情緒)。我希望下次我能一起參與發表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直接應對在場的問題和後續跟進(提出期望)。”

對比這兩種方式,顯而易見第二種會帶來更積極效果。第一種方式把焦點放到了對方身上,對方被攻擊了,肯定會反擊;一來二往,關係就破裂了。第二種方式陳述事實,表達情緒,提出具體期望。

表達憤怒目的是為了重新找到平衡

情商高的人總能做到知行合一,目的和行為統一,發脾氣也是。比如你發了脾氣,吵了架,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這樣的發脾氣是情商低。

不要忘記,你表達不滿的目的是重新找到關係中的平衡。表達感受不是重點,讓對方道歉也不是終點;不要滔滔不絕,不容對方說話;也不要在他/她面前讓步。而一次表達憤怒的機會也能防患於未然,所以最後一定要提出你的需求,表明下一次遇到類似事情你希望對方怎麼做才不會引發矛盾。只有找到修整你們關係的方法,才能真正達到目的,讓每個人都保留自己的完整性。

—— —— ——

榮格曾說:“人生最大的問題不是去選擇對與錯,而是去選擇理性或者非理性”。想改變別人,首先應該調整自己。我們儘量多選擇理性,多選擇光明,不要針鋒相對,不要放大矛盾,學會先認可再提醒對方,學會多接納包容別人,而不是強求改變。

要解決不要解恨,要發現不要發洩

趙玉平

這些日子學生們紛紛在家上網課,我收到很多同學的網上留言。他們都不約而同談到一個問題,就是家長的情緒管理問題。

我的答案是:首先要有個總的原則,想改變別人,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然後有四個基本建議:

第一個建議:找一本心理學或情緒管理的書,跟家長一起讀一讀,討論這個事情。在那些天朗氣清、春風和暢的日子,家裡人坐在一起看看書,討論情緒管理的話題,這是挺美好的一件事。

第二個建議:要學會接納對方,而不是強求改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無缺的父母,不要認為我的父母這兒不好,那兒不好,你要學會去包容他們。大自然裡邊有和風細雨,也有電閃雷鳴。家裡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有脾氣,爸媽有和風細雨,也有電閃雷鳴,不要放大矛盾,要學會去接納。

第三個建議:學會認可和點贊。有人遇到父母發脾氣,就針鋒相對,這樣做雙方都會失控,事情會變得更糟,問題會變得更大。所以建議大家改一個句式——不要說“你錯了,你不對,你怎麼這樣”,而應該說——“您剛才說的有道理,您說的那一點我還是認可的”,先認可再提醒對方。

第四個建議:不要針鋒相對,可以事後“回馬槍”。學會放一放,等過了一天兩天恢復理性了,爸媽心情都好了,再坐在一起討論昨天或前天那事。通過這種事後討論可以起到很好作用。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人生最大的問題不是去選擇對與錯,而是去選擇理性或者非理性”。對和錯很多時候是看不清楚也分不出彼此的,但是理性或非理性,我相信一個成熟的人,還是能分清楚的。我們儘量多選擇理性,多選擇光明,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對待情緒請記住——“要解決不要解恨,要發現不要發洩”。

【來源:新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