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讲理的家长气愤又不能怼,怎么办?

L雪媛


首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任由自己的性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次,切记说话不能太直接,同样一句话,语气不一样,家长听起来感觉就不一样。比如一个学生的家庭作业总是有错误,家长还是签名批改了,很明显家长没有仔细检查或没有检查就签字了。如果你直接说:“难道家长没有给孩子检查作业吗?”这样说的话,家长就很难接收,还会觉得你是故意让他难堪,反而不会配合你的工作。相反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最近发现个别同学的作业有错误,希望家长在孩子写完之后认真检查一下再签字,您的认真负责也会影响孩子哦!感谢配合!”如果是这样写,那么个别家长就很容易接受,自觉的认真给孩子检查作业了。

对于不讲理的家长,我们可以先听他说,不要急于和他辩解,等他说完,我们再摆事实,用事实说服他。相信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很有素质的!


小李爱生活AA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交流平台推出这个题目今天就我的实际工作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问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不同的家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各有各的不同,为了避免陷入尴尬的局面,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我们该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我们深思熟虑。因为把家长说恼了,我们的教育工作就遇障碍了;把家长说通了,我们的工作就顺了;把家长说开心了,我们的工作就如虎添翼,处理问题就会得心应手。但尊重应是良好沟通最主要的前提。

对“不讲理”的家长要理解、尊重,以理服人。

有些家长对子女往往宠爱过深,看不到子女的缺点,甚至因护“短”,而不太讲道理,这是正常表像,要理解。

上学期,班里两个男生吃完饭在操场上等其他班级的空当,闹了起来,恼了,一个同学就把另一个同学按趴下了,生活老师在哪教育时,我走了过去,问了原因,看了情况,都没受伤,都进行了批评教育,还对未还手的学生提出了表扬,想到是大中午,快让学生睡觉吧,下午再接着处理这件事。回到宿舍,我就给那位爱动手的家长打电话沟通了一下,说爱冲动、动手的严重后果,这位家长很理解,很担心,要来看对方的孩子,还要电话要给家长联系。只因那孩子没事,我没让家长做这些,没想到刚要进入睡眠状态的我被电话铃声激醒,我接起了电话:“老师,我在门口呢,和保安说一下我要进去,我和他爸都来了,孩子在学校被打了,被欺负了,那哪行?他爸脾气不好,我们要来看看这到底怎么回事……”。机关枪似的语言一直说个没完,我一直听着她说完后,我平和地说:“孩子没事,也没受伤,本来下午都处理完了再告诉您,您现在都来校门口了,孩子们都安静地进行午休呢,我非常理鲜您的心情,您先消消气,咱们先在教室见面吧”。我又赶紧给生活区打电话,告诉相关老师不能让家长进宿舍,以免上升为家庭矛盾就更麻烦了,不仅是咱们事大了,学部、学校也来事了。我把孩子从宿舍领到教室,让他们先聊,我从教室退了出来,女家长走出来,看到没那么多火焰了,说:“看了孩子到没什么事,但动手打人不行……”我说:“您说的对,孩子间不能打架……”接着问她,想怎么处理,她说没多想,看着孩子就放心了,他们不是来闹事的,对你和生活老师都没意见……在此交流的过程中,我似乎听见孩子爸爸在教室里和他儿子讲:你不会狠狠地给我打回来!听到这些,我心里有数了。我和孩子妈达成共识——调查清楚再说后,我进班后先表扬孩子:“今天在爸妈面前老师再表扬你一回,多亏你没动手,不然事情就不好处理了。你做很好,私立学校杜绝打架,如果管不住自己到初中会受治,会受不了,严重了会受一定的处份……”“啊?不会吧,老师,会这么严重?”是的,我家孩在初中,初中管理更严格一些,您慢慢了解吧……”情都弄清楚后,我又跟家长沟通,家长也知道自己的孩子言语上攻击那位学生了,也不对。动手孩子家长一直和他们家沟通道歉,家长说没事了,这事就告个一段落。但期末寒假作业解读时,我又谈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上来,那天初中部教育主任就坐在我班(孩子在我班上学,家长们都知道的),我这样讲更有一定的说服力,从那以后,这位学生的家长都很理解、配合老师的工作。经常说“老师您尽管孩子,严管,我们永远理解、支持你”,孩子再有了问题,对他严肃处理,家长也很理解。

就这样,我比较成功地和这位不太讲道理的家长进行了比较艺术性的沟通,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灿烂阳光1976


作为老师,在工作中,最怕的是这种家长,因为在老师眼中,有些家长实在是不可理喻,也不懂起码的教育规律,却又喜欢指手画脚。

遇到这样的家长,作为老师还是应该从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出发,做好以下几点:



1.家长不讲理,但老师不能不讲理。这是在履行教师的职业操守。

2.计多矛盾是由误解产生,老师要注重消除误解,而不是一怒了之,或者迁怒于学生。

3.工作细化,拿出具体的材料,用事实说明问题,而不仅仅依靠语言。


4.真正地去关心家庭和学生,每个家庭都有难处,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老师要怜悯之。



5.工作中对这些家长要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让家长看到感受到老师的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