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5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準備好了嗎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進入倒計時,5月1日起北京將進入新的垃圾分類時期。

4月27日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新聞通氣會透露,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將從5月1日至7月31日,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強化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

垃圾分類5月1日起正式實施,北京準備好了嗎


違法規定的個人將罰款


新版條例明確規定,將垃圾分為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4類。另外,條例首次明確,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對於違反規定的單位,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對於違反規定的個人,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應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北京全民垃圾分類將如何實施?在4月24日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推進大會上,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強調,物業企業要擔起責任,將垃圾分類納入日常管理。黨政機關和社會單位要帶頭做好強制分類,推動強制分類向事業單位及經營性場所延伸。

4月27日,北京一位垃圾分類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北京的“強制垃圾分類”和上海的“強制垃圾分類”的實施,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在他看來,如果管理模式和相應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強制”不見得能起到好的效果。


北京做了哪些準備


據4月27日的新聞通氣會消息,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已設置垃圾分類桶站、分類驛站11.3萬餘座,並有垃圾分類指導員2萬餘人。北京市共有廚餘垃圾運輸車輛1259輛,其他垃圾運輸車6412輛,密閉式清潔站、小型垃圾中轉站980座。截至2020年3月,全市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44座,總設計處理能力達到了每天32711噸,可滿足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愛分類總經理徐源鴻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北京的垃圾分類有其自身特點,首先是穩,截止到目前,北京市已經做了很多關於垃圾分類鏈條體系的構建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工作,其次北京市的垃圾分類強調服務為導向,實施垃圾分類也是為老百姓提供服務,而非完全的“管字當頭”。

蔡奇強調,堅持寓管理於服務,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把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工作推向新階段。其中提到了“寓管理於服務”的特點。

東城區一家事業單位職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關於最新的垃圾分類的實施,他已經收到了相關的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其實他們單位很早就已經在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分類的重點是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區分,比如可回收的紙張、不可回收的燈泡都會放在不同的垃圾箱裡。

他居住的石景山某小區也已經做了不少垃圾分類的工作,他們小區垃圾分類的重點是將廚餘垃圾單獨分出來,雖然沒有強制分類,但居民大多比較自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