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衝動的懲罰》背後故事,原來是刀郎自己的親身經歷!

刀郎《衝動的懲罰》背後故事,原來是刀郎自己的親身經歷!凡是有人類足跡的地方,就有音樂。音樂無所不在,音樂與人生緊密相連。音樂是陶冶人們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而接受哪一種類型的音樂卻是與我們從小的教育環境息息相關,而音樂的獨特魅力就在於, 即使是家庭背景迥然相異的人, 也都會被那舞動的音符所感染。

刀郎《衝動的懲罰》背後故事,原來是刀郎自己的親身經歷!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一位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歌手,那就是刀郎,他的聲音沙啞滄桑,聽起來有一種大漠風沙飽經風霜的感覺,旋律簡單、流暢、耐聽;歌詞有著較強的敘事性和畫面感,直白、不復雜;嗓音未經修飾,有質感、有張力。刀郎歌中的滄桑,是來自民間的聲音,有著最質樸的情感。而刀郎的每一首歌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刀郎的《衝動的懲罰》。

刀郎《衝動的懲罰》背後故事,原來是刀郎自己的親身經歷!

刀郎當時是一家酒吧的駐唱歌手,並組建了手術刀樂隊,就是在內江演繹期間,刀郎認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楊娜。當時的楊娜剛剛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在她心情最為低落的時候遇上了刀郎,兩人談著談著看對眼了,很快就陷入了愛河。後來跟他奉子成婚,並於當年生下來他們的女兒。喜得愛女的刀郎原本以為幸福的生活會延續。

後面兩人奉子成婚,本是應該過上幸福的一家三口的生活,但是在女兒出生40天后,楊娜便因為當時的刀郎生活困苦,看不到奔頭就放棄了這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家庭,而選擇悄然離開的!

在女兒出生40天后的一個清晨,刀郎床後卻發現妻子不見了蹤影,他走遍了內江的大街小巷,也沒看到妻子的身影,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忍心拋下幼小的女兒不辭而別呢? 直到三個月後刀郎才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聽筒裡傳來冷淡而簡短的談話,"原諒我,我走了,因為你不會給我幸福“。

羅林猜測楊娜去了成都,於是先來到成都,這一年他22歲。他憑藉自己出色的鍵盤功夫在省城的歌舞廳、酒吧和演唱會上演奏。羅林遍訪成都的各大歌舞和藝術團體,但人家都告訴他,沒有楊娜這個人!“爸爸,找到媽媽了嗎?”小羅天時常在電話中問她。聽到女兒稚嫩的聲音,羅林哽咽了。

一年後,終於父親打來了電話:楊娜有消息了!但她是要羅林回去辦理離婚手續,並且已經向法院起訴離婚。聽到這個消息,羅林險些暈倒!他告訴爸爸:“我已經沒有勇氣回去了,你替我辦理吧。

半個月後,羅林的父親出庭代表兒子和兒媳簽了離婚協議。他們沒有什麼共同財產,女兒歸羅林撫養,楊娜每月給羅天100元生活費。

離婚後,羅林繼續揹著電子琴漂泊,這一漂又是整整八年!這八年之中,他也曾遇到過幾個非常愛慕自己的女孩,但都被他拒絕了。長期的流浪生活中,他雷打不動的只有兩件事:一是每個星期他都要和女兒通兩次電話;二是對音樂素材的整理和收集。

就在這段時間中,羅林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感寫下了這首後來被廣為傳唱的《衝動的懲罰》。曾經刀郎說過:這是為他與前妻楊娜的一段感情寫的,他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不過,楊娜在他心中已經死了,這首《衝動的懲罰》是他們倆感情的墓誌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