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武威,古称凉州,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葡萄酒城”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武威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孕育了许多传统美食,其中“三套车”就是凉州传统美食之一。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三套车”是武威最经典的传统美食,由凉州饧面、卤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凉州“三套车”经济实惠,男女老幼皆可食用,被称为凉州快餐。武威“三套车”经营摊点主要集中在武威的北关市场。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凉州美食“三套车"

“三套车”用料讲究,饧面用的小麦源自武威本土种植,浇灌祁连山雪水,享受着大西北的长空日晒,肥水良田孕育的优质小麦,面质精良。饧面制作时,先将优质面粉加少许盐,拌水和成饧面硬团,发饧后再切成条状备用。有顾客时,按照顾客的要求再捋成宽窄不等的长条状,入锅煮熟,盛入碗中再加预先配备好的由腊肉、木耳、蘑菇、黄花、蒜苔、芫荽、洋芋粉等制作的卤汤即成。加工时,在饧面师傅精湛的手艺下,上下翻飞,拉长、扯细、抖开、甩匀,其弹性劲道完美展显,下在锅中几个翻滚捞到碗中又长又顺,浇上卤汤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凉州”三套车“的饧面

卤肉选用优质猪腿肉、五花肉,洗剁入锅,去腥味捞出放入卤汤中卤制而成,工序极其讲究,肉质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卤汤一般都是好多年的陈汤,保证了卤肉的纯正。卤好的肉切成树叶大小的片,不薄不厚,清清亮亮,摆盘抓些许青椒或者青菜,油腻的美食清淡的搭配,端上桌来肉香阵阵,吃一口不肥不腻,酥嫩鲜香。在卤肉摊上,根据食客的需求,还可将卤肉做成有武威“三明治”之称的肉夹儿,腊肉师傅用快刀将高庄馒头切成薄片,把热腾腾的肉片、肚丝等夹入,形成六夹或八夹,无论春夏秋冬,都很爽口。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凉州”三套车“的卤肉

熬茯茶要用铝茶壶,选上好黑砖茶加冰糖、红枣、桂圆、枸杞这些养生保健品,用祁连山雪水熬制,浓茶艳色,成熟滋润。喝起来十分解渴,味道香甜可口,色泽浓艳,一杯下肚,凉州茶的风味,凉州人的热情让你回味无穷。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凉州”三套车“的茯茶

相传 “三套车”的由来与清代名将左宗棠有关。公元1875年4月12日,左宗棠向清政府上奏《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详细论述了当时的国防形势,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主张,并力主兵发西北,收复新疆。公元1880元3月的一天,68岁高龄的左宗棠率军沿河西走廊前往新疆哈密时途经当时的凉州,因连日行军,人马劳顿,当时凉州有位神厨用其祖传秘方精制一种特色卤肉,用祁连山的十八味名贵药材烹制成营养茶,配以凉州当时民间盛行的饧面献于左宗棠。此三种美味,令左宗棠一吃难忘,称之为“三套车”。于是命令用这三样犒劳三军,令士气大振,百战不殆。自此,此三样美食在凉州大地就被称为“三套车”而广为流传。如今,“三套车”已经成为一种集饮食文化及营养科学为一体的深得民众喜爱的时尚快餐。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凉州美食“三套车”之由来

嘉峪关城楼的左宗棠题写的”天下第一雄关“牌匾

丝路漫漫,岁月悠悠,数千年的盛衰变迁,给武威这座城市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更迭的民族奋斗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