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太子河的由來(四)

  到了清代,沿用了200餘年的“太子河”稱謂卻蹤跡難尋,更多代之以“太資河”。清末遼陽房毓琛就有《大雨後聞太資河水漲驚作》詩,頗令人費解。現不揣鄙陋,試析一二。

  “太資河”一名的由來應是避“太子”諱的結果,這牽涉到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在關外汗以及皇位的嬗遞形式主要是推舉。努爾哈赤原擬傳位褚英,並“委以政”但褚英隨後的表現讓努爾哈赤大失所望。於是於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明確宣佈:“先前襲父之國,故曾立為太子,現廢除太子”。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頒發汗諭,決定八和碩貝勒共理國政,汗位繼承大事由八大旗主貝勒推舉。此後,皇太極以及順治繼位,都是旗主貝勒等集體作出決定的。入關後,皇位繼承主要形式是秘密立儲。順治十四年(1657年)福臨想將寵妃董鄂氏所生幼子立為太子,但因皇子夭亡而作罷。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當三藩叛亂的緊急時刻,玄燁下詔冊立剛滿週歲的嫡長子胤礽為太子。然而此後的四十七年(1780年)和五十一年(1712年)先後兩廢太子,給康熙皇帝帶來極大打擊,開始覺得建儲制度不完善,並著手建立秘密立儲制度。雍正繼位後,於元年(1723年)八月下詔,公開宣佈實行秘密立儲制度。皇帝在世時,不再冊立太子,皇帝去世時,諸王大臣打開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以及皇帝隨身的錦盒才知新皇為誰。自弘曆以後,除咸豐只有一個兒子,同治、光緒均無子嗣外,其餘都是按照“建儲家法”實行秘密立儲的。

  由此可見,清朝(後金)歷史上只有兩位太子,即太祖朝的太子褚英和康熙朝的太子胤礽。褚英由於焚表告天詛咒父汗、五大臣和兄弟,被努爾哈赤處死。而胤礽驕縱、暴戾、不仁不孝,被康熙帝奪爵幽禁。兩個太子均是皇家恥辱,被天下人恥笑,讓大清皇族在臣民特別是漢人面前顏面丟盡。

  清王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漢族民眾的思想控制極其嚴格,對文章詞句異常敏感,稍有不順即觸犯其禁忌。康熙當政時期對知識分子尚能採取懷柔和寬容政策,統治者還沒有把文字獄當作鎮壓反清知識分子或漢族士大夫思想的一種有明顯的強烈的民族情緒,都未被追究。杭州海寧大學士陳之遴繼室徐燦(約1617—1698之後)曾作《太子河》詩,內中有“易水荊卿去,遼河太子來”句,也未見獲罪記載。但是到了雍正皇帝時期,誰還敢冒天子之大不韙。可以想見,“太子”一詞無疑成為人們避諱的詞彙,此後也便不見了“太子河”字樣在詩文中的出現,“太資河”中“資”字乃是取“子”字同音而出現的吧。(葉紅鋼 遼陽市地方誌辦公室原主任 現遼陽市政協文史委主任)


遼陽太子河的由來(四)


遼陽太子河的由來(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