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前段时间,陈奕迅先生到某学校进行新专辑分享会,由于现场有学生一直玩手机,并且频频提出合照的事,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专辑和音乐方面的探讨,使得一向笑容可掬的陈奕迅中途转为黑脸,并请无意交流的同学离场。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作为歌神级别的陈奕迅遇到如此待遇,不得不说世界在这几年好像突然转了个弯,走向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再回过头看潘长江大爷因为在《王牌对王牌》上不识蔡徐坤,导致被蔡徐坤的粉丝网络围攻,从而叫苦不迭,还要拼命去解释,以求平复非议。潘长江这样的老先生,这样的国家级演员,即使被称为艺术家也毫不为过,竟然会陷入这样荒诞的舆论漩涡,恐怕是很多父辈们无法能理解的。不就是不认识一个年轻艺人吗?难道你爸种了一辈子地,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送你上大学,最后因为不认识你宿舍墙上贴的海报里的明星,你就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他?!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十几年前,报刊上镜头前还会出现一些“书评人”“乐评人”“影评人”,还有一些关于探讨文艺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与节目,还有带着知识分子那点桀骜清高的气质去指点文艺方向的有志青年。现在呢,互联网的发达,自媒体的涌现,多了越来越多的适合文艺评论的条件,可真正的文艺评论和对艺术的追求的言论居然快要消失殆尽了。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看看每天上热搜的都是什么内容。网民们看到的、关注的,往往都是艺人整容了、出轨了、裙子滑落了、走红毯摔跤了、谁用了什么牌子的口红、谁跟谁掐架了,等等。一旦涉及到作品讨论的,到最后都会上升到人身攻击。真正去就文艺发展去讨论的,几乎是没有。老百姓不专业,没心情,可以理解;专家或内行考虑到市场需求,是否有商业价值,也渐渐不再上心。既然大家都喜欢娱乐八卦,那你看啥我写啥,你在意啥我就专门往哪个方向写。评论和批评都不见了,全是小道消息和嚼老婆舌头。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王朔骂互联网,陈丹青骂美术学院,骂什么没人理会,全理会这个“骂”了。有主持人采访周杰,你准备怎么“洗白”自己。周杰回怼道,我从来没有“黑”过,何来“洗白”一说?没有“黑”过吗?之前关于周杰的文章不都是负面新闻吗?对,但那都是网络中无形的手把他抹黑了,因为抹黑比赞扬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获得点击,所以大家集体抹黑了周杰。问题是,这种抹黑,无论真假,都是在演员的花边新闻上,而很少有艺术角度的审视。为什么?归根到底,还是为钱。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无利不贪早。如今的娱乐圈、影视圈,无不是“把利字摆中间”。演员的行为、作品的创作,包括宣传文章、粉丝的活动,其实都是幕后财团的操控,都是唯金钱论的理念作祟。就没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了吗?当然有,并且还有很多。只是,艺术在利益面前太渺小了。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关于相声行的雅俗之争,郭德纲老师有句名言:能商演的相声演员才是成功的相声演员。这句话好像是说,老百姓认可你,你就是对的。其实,这也是郭老师的“立场”之言。众所周知,郭老师早些年前也是不得志的,那个时候的郭老师说的相声跟后来火爆的时候说的相声难道有天壤之别吗?为啥那个时候不卖座呢?不卖座就代表郭老师是错的吗?郭老师刚开始火的时候说的传统相声又谁能说是三俗的呢,《揭瓦》《论捧逗》《吃论》《赌论》《卖五器》《卖布头》不都是经典吗?只是因为,现在的人认可钱啊。你能挣钱,你就是“王道”。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你有钱,就会被人高看一眼,你才会被人认可。所以,郭老师才不得不这么说。当然,不挣钱的相声演员,有专业水平高的,也有确实是很差的。不能一概而论。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除了这点之外,艺术评论的专业性丧失的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网民的年轻化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掌握话语权的基本上是90后、00后了。年长的只看不发表意见,中年的忙于工作,这拨网民掀不起什么风浪,毕竟他们还是把文艺当做消遣的对象了。年轻人由于生长环境与时代的变化,有了一套新的对待文艺的看法体系。这种体系就跟新的流行歌曲、小视频、网络段子等网络文化一样,几乎已经不能再“严肃”地去对待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演员或艺人本身,关注对自我的表达,关注当下情绪的释放。这也比较符合互联网的即时和零距离触摸感的特点,不多思考,开心就好。

这样的情况,不能分是非对错。因为,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究竟是好,还是坏。一切都在急剧变化着,我们还没来得及准备好,可能就要面对一个新的局面。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诗人歌手李健,无论音乐作品还是做人,都是文艺圈的一股清流。如今的人特别爱用清流这个词,难道是现实真的太浑浊了?李健这样没有“黑”点的人,选择了丁克,不知道是对未来不放心,还是对现实太不自信?这是他的个人选择。可是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他本看好歌声里有诉说感的康树龙,结果时代选择了更有技巧性的旦增尼玛。

从陈奕迅黑脸到文艺评论的丧失,再到李健的丁克

历史的车轮终将无情地碾压过一切。即使你是教父级的罗大佑,也会落到演唱会无人喝彩的地步,而手机屏幕的另一端,群魔正在乱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