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近2萬億,汽車金融點亮黯淡財報季

低迷車市中的“掘金利器”。

市場規模近2萬億,汽車金融點亮黯淡財報季

來源:金服百家官網

財報季如期來臨,車企陸續交出的2019年成績單並不盡如人意。

上汽集團遭遇10年來淨利潤首次下滑,廣汽集團淨利大挫40%,北汽集團淨利潤同比下跌7.83%。跨國車企同樣難逃厄運,在已經公佈年報的14家跨國車企中,福特、通用、本田等9家車企淨利潤出現下滑。

在凜冽的車市寒冬中,汽車金融成為各大車企業績表現中的亮點。

豐田汽車金融業務資產佔總資產的46%,寶馬集團金融服務佔據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吉利控股集團CFO李東輝在財報發佈後表示:“2030年至2035年,整個汽車價值鏈條的增值將有50%甚至更多來自全新領域。換句話說,現在的盈利模式會出現大的變化,售後服務和汽車金融在價值鏈中佔比會越來越高。”

自2018年車市進入下行通道、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以來。車企不得不 “窮則思變”,尋找新的“金礦”。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去年9月發佈的《2019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報告》中指出,未來短期內汽車消費市場增速將呈現下滑的態勢,但汽車金融行業仍有可觀的市場發展空間,預計2020年總規模將接近2萬億元。

市場規模近2萬億,汽車金融點亮黯淡財報季

來源:吉致汽車金融微信公眾號

低迷業績的“利潤救兵”

當傳統的汽車銷售業務發展遇阻,原本不受重視的金融業務力挽狂瀾。

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上汽集團財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實現淨利潤256.03億元,同比下跌28.90%,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金額比去年同期大漲415.53%。上汽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原因之一是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較上期期末增長1938.68%。

吉利汽車也在2019年財報發佈會上表示:“在價格戰與不利的市場銷售環境下,吉利集團2019年的淨利潤依然達到81.9億元,同比下降35%。其中,合資公司利潤貢獻上升24%,主要為吉利汽車金融的貢獻。”

這並非金融業務首次為吉利挽回頹勢。2019年上半年,吉利汽車近4年來首次營收利潤雙雙下滑,旗下吉致金融的淨利潤卻大漲156%至2.33億元,佔據上半年淨利潤的6%,成為半年報中的一大亮點。

吉致金融成立於2015年,主要為吉利旗下的吉利、領克、沃爾沃等三個品牌提供汽車融資服務。車市整體下行,但吉致汽車金融上升勢頭正足。2016年至2019年,吉致金融的淨利潤分別為-1167萬元、4789.93萬元、2.17億元和5.09億元。

長城汽車也在藉助汽車金融業務增加現金流。2019年財報顯示,長城汽車淨利潤同比下滑13.64%,但“交易性金融資產”和“衍生金融資產”的數額分別為97.23億元和43.6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漲26%和37%。

外資高端車企同樣將金融業務視為“掘金利器”。

2019年,戴姆勒集團淨利潤同比驟降64.5%至27億歐元,創下10年來最差成績;但金融業務營收同比增長9%至286億歐元,佔總營收的比重近16.5%。其中,戴姆勒集團出資或租賃的汽車和商用車數量為540萬輛,達到歷史新高。

大眾汽車金融服務的利潤也在2019年創下新紀錄,同比增長13.3%至29.6億歐元,服務存量合同超過2149.8萬份。大眾汽車金融服務首席財務官弗蘭克·費德勒表示:“日益增長的存量合同,以及初見成效的成本節約項目,使我們在2019財年得以收穫如此成績。”

市場規模近2萬億,汽車金融點亮黯淡財報季

來源:寶馬汽車官網

新玩法助力業務轉型

按照傳統方式劃分,汽車金融主要分為C端車主融資和B端融資。其中,車主融資可分為購車融資(包括購買新車和二手車)和車抵貸,B端融資則包括產業鏈融資、經銷商融資等。

但在過去一年,汽車巨頭們為汽車金融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多家整車廠利用自有資金,多點佈局新興技術,以助力企業在電動化和網聯化的潮流中實現轉型。

經濟學博士雲另松表示:“傳統的汽車金融只涉及消費金融一環,但中國汽車推進金融業務發展需技術研發投融資、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三個層面著手,從全產業鏈角度發展汽車金融。”

2019年7月,戴姆勒宣佈將戴姆勒金融服務公司更名為戴姆勒移動出行公司。戴姆勒表示,希望新的移動出行公司為出行業務提供金融服務,而不是僅僅為汽車產品提供金融服務。

北汽集團旗下的汽車金融公司北汽產投自2017年以來,先後發起設立百億安鵬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汽車後市場基金、車聯網發展基金等,在全產業鏈上配合北汽佈局汽車新興領域。

除了設立融資租賃平臺瑞京基金和安鵬租賃、汽車維保平臺好維修,北汽產投還在新能源、智能化、後市場發力,投資了無人車公司智行者科技、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高精地圖公司四維圖新、固態電池公司寧德時代和清陶發展等。

此外,不少整車廠商以汽車金融為突破口,嘗試開展汽車電商業務。

2014年,上汽集團投入2億元打造車享網。2015年8月,廣汽集團宣稱斥資38億元做電商平臺。同月,東風日產的電商平臺“車巴巴”上線。

不過,由於汽車客單價高、線上線下價格差異難以協調等原因,車企做電商並非易事。早在車享網創建之初,上汽集團就表示在可以預見的12個月乃至24個月內,車享網平臺的營業收入或難攤平營業成本。創立一年後,車享網的銷量僅2000餘輛,淪為線下4S店的銷售附屬。

長期來看,汽車金融服務不僅迎合了消費者需求,車企也可以藉此累積海量用戶數據,通過對潛在消費者畫像、償還能力等數據分析,精準定位並挖掘高度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從而降低獲客成本,進一步加強風控能力。

吉致汽車金融CEO李霞曾公開表示:“雖然外部數據已不可獲取,但通過內部信貸數據和APP用戶生態圈,吉致汽車金融可以為反欺詐提供線索和支撐。”

作者 | 焦曼婷

編輯 | 吳巖

市場規模近2萬億,汽車金融點亮黯淡財報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