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郑和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为欧洲与美洲之间成功开辟了一条航路。哥伦布也因此成为

欧洲史上的第一位西航者。西方文明一直认为世界史上最著名的两位探险家,一位是因《马可·波罗游记》而极富盛名的陆上探险家马可·波罗,另一位便是哥伦布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但他们所不知的是,早在哥伦布开启冒险旅程的80多年之前,我国的郑和已经率领船队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远比哥伦布要早,而且航海条件与规模也是哥伦布的船队所无法匹敌。

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旅程都是发生在各自文明世界里发生的偶然事件,二人却同样在各自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而有着极为相似的必然性命运

郑和与哥伦布的出身与航海契机

四海之内弘扬国威,以报知遇之恩

郑和原本姓马,年轻时便服侍燕王朱棣,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即位,是为明成祖。郑和也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而被成祖赐姓为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郑和有勇有谋,颇具军事才能,颇得成祖赏识,因此成祖在决定派遣使船出访各国以扬国威的时候便对郑和委以重任。

明成祖永乐三年至宣宗宣德八年(1405年到1433年),在这28年间,郑和共率领船队八次出海航行,其中七次下西洋,其航行次数之多以及航程距离之广是西方任何航海家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为了传说中的黄金梦,去找寻书中的神秘大陆

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一生从事航海活动。他在年轻时起便十分崇拜马可·波罗,心中时时向往着《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提到的那仿佛遍地黄金的印度与中国。哥伦布对于当时已经十分盛行的地圆说深信不疑,并坚信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便可以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为此他曾先后多次游说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国王,甚至为此远赴英国、法国等国家,希望能够得到资助以实现自己伟大的探险计划,当时的欧洲人并不否认地圆说,但普遍认为哥伦布所计划的航程太过遥远,根本无法实现,更不说能带来什么利益,因此最终纷纷表示拒绝。

哥伦布始终坚信自己的航行计划是可行的,直到1492年,他在游说西班牙国王的时候,女王伊莎贝拉却被他的计划所打动,认为他的航海能为西班牙掌握高利润的东方香料贸易带来可能性。于是他便率领包括旗舰圣玛丽号在内的三艘帆船驶出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朝着正西方开始了他伟大的扬帆远航。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于1492年至1502年间先后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并到达了美洲大陆,也因此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比较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有什么区别?

郑和与哥伦布的船队规模天差地别

1405年,郑和(又称“三保太监”)奉明成祖之命率领着由208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船队浩浩荡荡向着大西洋航行。据史书记载,郑和率领船队,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余万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但船队“云帆高扬,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飾”。

郑和在当时欧洲人尚不敢冒险涉足远航之时便“承其家世探险精神”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印度洋上扬帆远航了

郑和所率船队的航行规模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仅郑和的旗舰宝船为例,宝船共四层,为9桅12帆船,据相关记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阙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最大载重量达1500吨,每船可容四五百人)。整个船队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五种船只,分别是宝船、水船、马船、粮船以及战船。船队随行人数最多的一次多达27800人,其中使臣、各级官吏、旗军、勇士、水手、买办、医生等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甚至随行的还有阴阳官、教谕、和传教士等人。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而哥伦布的船队是由三艘轻便灵活的小型船只组成,即便是旗舰“圣玛利亚号”也不过是艘三桅四帆船,航行主要依靠主桅与上帆在海上凭借风力向前行进,载重量不过100吨左右。仅旗舰“圣玛利亚号”铺有甲板,其它两艘随行船只甚至连甲板都没有,载重量则分别为50 吨和40吨。船员连哥伦布计算在内也只有88人,这三艘船载着88人探险远征队伍与郑和相比实在堪称可怜。但尽管航行规模较小,船只的稳定性也很差,甚至在航行过程中更是遭遇旗舰触礁沉没的事故,但哥伦布最终也完成了自己的探险航行,令人心生敬佩。

郑和与哥伦布的航行目的迥然不同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完成明成祖所赋予的重要使命。尽管成祖在靖难之役后顺利登上皇位,周围却依然存在反对之声。因此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为了更够树立个人威信,宣四海以扬国威,成祖特命郑和下西洋结交友好邻邦、赍送皇帝诏旨、招抚海岛流民、开展海外贸易,不仅如此,郑和随行还带有为数众多的明军将士,在航行的途中还肩负着袭剿海中寇盗与肃清海盗的任务。

哥伦布具有远大的抱负以及献身海洋探险事业的决心与勇气,但他心底的目标却是去寻找《马可·波罗游记》中那有着丰富物产与各种奇珍异宝的神圣之地:中国,并且还要找到心中的那块神奇大陆:印度。他在航行时随身携带着西班牙君主致印度君主以及中国皇帝的国书,这也正是他能打动西班牙女王并获得资助的重要原因。

十五世纪的下半叶,随着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国家的公私开支不断地与日俱增因此对于各种贵金属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但欧洲的金银矿产量却早已供不应求。因此《马可·波罗游记》中那遍地黄金的神秘东方令西班牙人心生遐想,西班牙迫切需要大量的黄金、迫切需要掌握东方香料的贸易、迫切需要见到各种奇珍异宝。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事业对其国家所产生的影响

哥伦布的航行虽然始终未能抵达他心心念之的中国与印度,但他却发现了美洲大陆,尽管他自己始终不愿承认这一点,但新大陆的发现同样为他自己,也为西班牙人带来了巨大财富。哥伦布每到一处便会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宣布占有主权,于是很快便占有了中、南美洲各地。

在征服了新大陆之后,西班牙人源源不断地将黄金与白银运回伊比利亚半岛。

随后,西班牙便迅速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直到16世纪中期,每年由这些殖民地区运回西班牙的黄金总量高达5500公斤,白银多达24.6万公斤。西班牙一跃而起,竟占有全世界83%的贵金属开采量。

尽管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活动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推动进行的,但也确实推动了西班牙乃至西欧 各国社会生产的发展,促使西欧国家更快迈入资本主义道路。尽管他的航行为欧洲各国强行撕开了美洲大陆的神秘面纱,但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在对美洲大陆实现殖民统治的同时也将欧洲文明传入这些落后地区,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与哥伦布的劫掠行径恰恰相反,郑和的远航活动则是以实现睦邻友好、和平交流作为主要目的。每航行到一处,不仅与当地诸国进行友好的外交活动,代表成祖对当地国王或酋长予以“敕封”或“赏赐”;迎送各国或各邦使节;严格按照成祖吩咐的“厚往薄来”原则开展贸易 ,互通有无,甚至还会出动武力帮助各国解决各种海盗或领土侵扰的问题。

甚至在多年之后,一些郑和曾经访问过的国家仍“凡见唐人至其国,甚有爱敬”,或“其见唐人,亦颇加敬畏,呼之曰‘佛’云。”时至今日,在一些亚非国家仍然流传着郑和的故事与传说,在很多地方也依然保留有郑和当年出访的遗迹。

但与此同时,这种“天朝上国”之姿以及“厚往薄来”原则的贸易原则,却给当时明朝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尽管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却并未对国内经济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每次出航又都要耗费巨资,几乎累及国本。明成化年间有说法称“三保下西洋,费钱数十万”。因此在郑和之后,中国境内便再也没有如此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

从海航史与世界地里发现的角度而言,郑和与哥伦布同样是出色的航海家与优秀的地理探险家,二人的一生同样经历了波涛汹涌的海上风浪、经历了万人敬仰的高光时刻、却最终都在人生的后期遭遇挫折,

带着遗憾而悲惨的落幕

“同样的志向高远,同样的惨淡结局”——解读郑和与哥伦布

明仁宗继位后听取朝臣们的建议,实行“罢宝船弊政”并全面实行海禁,不再允许郑和出海远航。直至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郑和才在“死谏”之下,为自己勉强争取到最后一次远航的机会。但在船队返航至古里(今印度南部的科泽科德)过程中,郑和便在船上不幸辞世,遗体也被埋在当地,至此,郑和的最后一次下西洋也

在遗憾中画上了句号

1504年哥伦布完成了他此生的最后一次航海,但此次出航并未能给西班牙国王带来丰厚收益,所以备受冷落。1506年哥伦布因失宠忧愤以及过度劳累而在一片哀寂中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城的家中病逝。纵使开辟了人类史上的新纪元,但终其一生也并未能完成自己的心愿

结语

十五世纪的这两位伟大的航海家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完成了相似的壮举,他们似乎有着相似的命运,却又因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决定了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航海初衷与目标,而对其国家和整个世界所具有的意义与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对他们个人而言,在经历了辉煌灿烂之后,命运之手仿佛再次开了个玩笑,又为他们的赋予了同样的惨淡结局。而造成他们悲剧性命运的究竟是他们自己对于理想的过于执着,还是时代局限性的“不允许”?这或许值得我们进行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