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阁底乡乌华村:养起湖羊发“羊”财


  “去年天气旱,地里没啥收入,多亏了喂养的这些湖羊。”春日时节,谈到羊圈里的湖羊,永和县阁底乡乌华村的赵曹双喜笑颜开。


  见到71岁的赵曹双时,他正在给羊圈里的湖羊喂草料。羊圈在大门外,由一面院墙及木栅栏围成,上边是木头及石棉瓦做成的顶棚。这个看似简单的羊圈里,喂养了7只羊,6只集体圈养在一起,另外一只则单独养在旁边。


  眼前的这些羊是赵曹双为儿子赵平喂养的,由于土地不多还需靠天吃饭,他也没有劳动技能,赵平于2014年成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


  “咱还年轻,头上的这顶‘贫困帽’可得摘下来。”赵曹双说,“当时我虽然这样给孩子说,但是自己心里也没底儿,不知道该如何增加收入,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帮了我们家的大忙。”


  赵曹双说的好政策正是永和县实施的“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政策,这项政策惠及了村里众多贫困户。2019年5月,赵平分到了3只湖羊,而且其中还有两只是孕羔羊。把羊领回家后,他积极了解湖羊生长习性,主动学习喂养技术,于2019年8月份,产羔7只,每只羊羔养几个月就能增加收入1800元左右。


  “前段时间卖了两只两个月大的羊羔,一只卖了1000元,一只卖了900元,如果多喂养几个月价钱还可以卖得更高。”赵曹双介绍,“现在还有两只孕羔羊,栏外边这只马上也要产羔了。”


  湖羊在我国的养殖范围非常广,不仅个头比普通羊个头大,而且成熟早,产羔量也比普通羊多。永和主要种植玉米和小杂粮,这些庄稼秸秆为养殖提供了大量饲料,养羊不仅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污染,而且羊粪还成了绿色无公害肥料,为百姓的农业生产节省了成本。


  “湖羊一胎能产羔3到6只,山羊一胎才一只,只要用心养,就不发愁了。”赵平说。


  去年,赵平备了大量玉米秸秆,并粉碎保存,确保湖羊正常食用。今年复工复产后,由于养羊不需要多大体力活,他把湖羊留给了身体还健康的父母帮忙喂养,自己去了永和县城打工,不仅养羊增加了收入,而且还多一份务工收入。


  赵平家住乌华村委会旁,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监察支队驻村“第一书记”高志刚及永和县经管中心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林青经常走访村里的贫困户,聊家常,聊村民关心的事情,聊村民的诉求,与赵平聊得最多的是他家养的湖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