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引言

先从描述一个足以暴露年龄的画面开始,打开一件传统的引风之物,背面是根根分明的木片,正面是朗朗上口的联句,联句有题名莫生气,详云: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这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风行大街小巷的“莫生气”扇子。

对于扇子扇出的清风徐来可能早已不能体会,但莫生气的联句却顺着这阵阵清风进入了民间无数百姓的心间,通俗易懂又显得饱含道理,是乡村邻里唯一在谈论家长里短之时的脱俗之论,犹如在炎炎夏日递上的一根鸡汤雪糕。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莫生气扇子

这样的句子看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地气接的不能再多接,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几千年来文化下沉的重要产物,是民间文化普及的重要载体,它的源头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村书,也叫杂字。它的传承因其在民间的影响力突破了朝代的限制和地域的禁锢,在华夏广袤的的土地上以不同的方式和涉及方方面面的形式顽强的存活着,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各行各业各事各物均有粗略涉猎,它是《四书》《五经》的另一种存在。

一、包罗万象的村书究竟含着多少内容?

提到启蒙读物,可能会首先想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些传统开蒙书,再进一步可能会想到《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等等。最容被忽略的恰恰是与这些传统开门书籍并行的民间村书。村书,又名杂字,是传统开蒙读物之外的非正规民间儿童识字教材,多由当地乡村秀才和市井文人使用当地方言编写而成,因此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同时兼具实用性,是很多行业的入门指导书籍。

《剑南诗稿》记载: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剑南诗稿

对于当时社会的中下层百姓来说,考取功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纵有希望也难以负担完成,但百姓对于识字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过早地进入社会谋生的人员急需掌握相关行业的日常规范和简单运作,村书于是成为贩夫走卒等各类人等的读物,无论年岁男女,无论是计算简单的账目还是记录文字信息,村书成为了社会底层人民识字的主要书籍。

出发于当时以农耕为主的实际,村书首先反映的便是当地农事的相关知识。比如对农耕的重视,对耕地的珍视,以及对农耕经验的记载和农具的描述均有涉及。《杂字必读》中提到的人生世间耕读当先,便是对重视农耕的基本描述;积攒粪草,好种田园,地要秋耕,春日不干,这些四字句也是对农耕施肥和耕耘的指导建议;辘轳水斗浇园用,犁耙绳索好种田,这反映的又是种地是所需用到的农具。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杂字必读

杂字书籍中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风土人情的记录。在湖南西部流传的杂字中有着这样的记录:七岁麻,八岁纱,九岁鞋子十岁花;八十莫留餐,七十莫留宿。这一句描述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女娃娃在家学习的女红内容,后一句则已经完全人生经验了,即千万不要留宿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家中居住,更不要挽留八十岁以上老人在家中用餐,言外之意是这些都是具有潜在风险的行为,应当避免。

还包括忠孝仁义勤劳等方面的教导,指出对待父母长辈应该尊敬孝顺,对待兄弟姐妹应该友爱仁义,互相礼让,邻里之间要坦诚相待,互相帮助,在个人修养方面,还应该注意到要保持个人卫生,勤劳早起,切记游手好闲,一定要摒弃赌博、毒品等社会恶习。

《买卖杂字》记载:不论何等人,干净要勤俭。清早要早起,不可学馋懒。

《君莫笑读本》记载:不重鱼面也重水面。大船烂了三千钉。

《劝世七言》记载:莫学赌博常耍钱。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买卖杂字

杂字中对饮食和丧葬安置的处理也有大量的说明记录。比如《山西杂字》中提到的各类面食,就是当时百姓饮食的很好写照,各地的风味小吃也体现出当时民众的饮食习惯,高粱煎饼、小米粘粥、豆腐沾蒜、麻汁凉粉、锅烙油旋等等均是山西各地的著名小吃。当时北方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红薯、谷子等为主,一般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杂志书籍中所记录的食物也大多是以此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对于蔬菜的描述则主要集中在瓜类和豆类作物,不仅包括作物名称还包括加工方法和作物生长周期的描述。

《买卖杂字》记载:谷子共黍稷,黑黄豆二班,大麦共小麦,荞麦喜晚天。芝麻磨油用,棉花白番番,二亩红薯地,二亩是瓜园。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杂字手抄本

村书中关于饮的记录则主要是酒了。北方杂字书中主要记录的酒水包括山西汾酒、河北衡水酒、大名府滴溜酒和真定府的煮酒,还有少量南方绍兴女儿红的记载。

饮食之外,对丧葬的记录也是很多杂志的重要内容。山西晋南一带的杂字显示,当时流行厚葬的习俗,认为厚葬不仅是对死者的尊敬,更是对生者的教化。在老人去世之后家中要大摆筵席,极尽隆重的场面,灵堂、祭品、祭器缺一不可。当时认为只有隆重的场面才足以表达自己的孝心,导致许多贫困之家即便举债也要大办丧事。

村书中的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囊括了个人成长、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各地风土等众多内容,还包括职业介绍、商业经济活动、契约文书、房屋建筑、丧葬安置、疾病记载等多方面的内容,堪称民间百姓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独立于正统考取功名书籍的补充存在。杂字的意义突破了朝代的限制,当时设置的规矩和形成的观念,时至今日仍然流传在华夏大地的民间各处。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注音杂字

二、村书中的字形简化和文字注音以及出土实物的辨析

村书的刊行,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领悟,在流传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因地制宜的实际做法,使得村书更加容易被百姓民众认可,并通过其实现认识社会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其中字形的变化和发音的注释。字形的变化主要指的是字形改变成为更易被识别的形状,方便识字和在民间的流传通用。在民间的账单、契约、药方等多处均有广泛的应用。

简化文字是村书中最常见的转变方式。比如叉改写为义、坯改作坏、胚改作肧等等,一些看似随意的改动其实饱含着一定的法式,有的是因为笔画相连而省写简化,有的是因为重复笔画过多而省写,还有的是因为重复笔画而简写。还有樤去掉了中间的立刀旁、盐去掉了下边的皿字底、棗改写为简化的枣。还有将重复字以符号取代的简化方式,比如处处写作处,这个符号便是一个重文符号,用以取代前一个重复的字。这样的方式甚至今天也依然被采用。

简化字形的同时还需要照顾到受众的认知,于是出现了将草书楷书化的方式,这样的优势是,出现的字既有草书笔画简约的特点,又有着楷书工整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认知,比如将草书楷书化为定,就方便了读者的识别。其他变换还包括为了说明意义和进行的偏旁部首的更换,比如驼背的驼字,一般认为是指身体的弯曲,于是就将驼改写成为 “身它”,意指身体发生了完全,而当将驼背看做是一种疾病时,则又将驼改写为,意指疾病。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三字杂

《三字杂》记载:点其灯,添其油。卷其脚,掠其手。

其中的其字,本应作起字,在书写时,利用了同音字进行了替换,还包括利用音近字进行替换和形似字进行替换。

除了字形的简化变换以外,在村书中对字的读音也有着重要的标识。最值得一提的是对村书中的文字进行一对一方言音译,便于当地民众的读诵认知,比如天添地弟玄悬黄狂,添弟悬狂就是对天地玄黄的注音,赵兆钱前孙询李梨中的兆钱询梨便是对赵钱孙李的方言注音。《杂字万全》中收录了大量的方言注音,包括特产人物景物等多个方面,珠江秋月朱羌锹月中,的朱羌锹月便是对前文的注音。

《杂字万全》记载:光冬通僧试抚鸠舟戚试罢限贡征良睡寅意伯儿试戚患尔千料白鸠试料两翎,便是对“广东通省十府九州七十八县共徵粮税银一百二十七万二千六百九十六两零”的注音。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杂字万全

不论是字形的变换还是注音的标注,均是为了提高杂字村书的可认知度,提高其在民间百姓中的普及,杂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属于中原文化的杂字文化竟然在黑水城发现了西夏文版的杂字书籍,这也充分说明了杂字的影响了早已超越了国家的对立和朝代的更替。

西夏文《三才杂字》成书于十二世纪八十年代,是西夏当时民间重要的开蒙读物,全书分为天地人三个部分,天部分主要描述了天象包括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地部分主要描述的是地上的事物特征,包括花草树木江河湖海等内容,人的部分则主要介绍了社会礼法、风土人情、饮食习俗等内容,堪称一部少儿百科全书。

现将西夏文《三才杂字》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以供查阅: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左边为西夏原文,右边为译文,由译文可见这部分内容是属于西夏杂字书的地部。

村书杂字的出现本是为了满足底层民众百姓的识字需求,其本身不仅具有着极为丰富的信息增量,还兼具着部分行业领域的指导作用,为了使其在百姓民众间发扬光大,如何得到受众的认可成为了重要的环节。于是字形简化、字迹注音成为了文化下沉的主要手段,经过一系列的简化变革,杂字村书所要表达的含义均得以准确地传递给了受众,最终获得了受众的认可,村书的生命力由此得以延伸,不仅跨越朝代,还跨越了时代。

三、杂字书籍对民间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杂字村书对民间职业教育的引领主要体现在对商业活动和手工业方面,不同于传统考取功名的《四书》《五经》,杂字书籍主要服务于百姓民众,所以其对社会职业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涉及,一些行业的经验总结和技能技巧均有所说明,甚至行规帮规也稍有涉猎。这对于无法考取功名的青年来说,堪称是一部初入社会的行路指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山西杂字

《山西杂字》将经商活动中的日常用语和常见器物名称均一一编撰于内,成为了初入行的学徒的必读书籍,由于晋商当时经营范围极为广阔,大到绫罗绸缎,小到葱姜蒜均有涉及,这便需要学徒具备多种领域的基础知识,熟悉货物名称方便写字记录并发送信件完成交易。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山西杂字》中还提到了经商的原则,指出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和为贵、取财有道等多种重要的商业行为准则,可谓一时典范,也无怪乎《山西杂字》被称为是当时的商业秘籍。

另外在职业的选择上,杂字也体现出了其现实性,指出职业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存,生活的温饱是首要问题,受制于当时生产力的限制。职业的选择必然是以学习一门手艺为最主要的抉择,至于吟花弄月的风雅则不为民间百姓所认同,这一点在《杂字必读》中也有所体现。

《杂字必读》记载:生旦末净,会唱会弹。却到热闹,难当吃穿。不如手艺,能以养膳。裁缝成衣,剃头搭辫。抄书描画,算卦相面。棋师风鑑。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晋商博物馆

这也体现出当时朴素的择业观,一般说来择业首选做官,但对于当时的山西人来说,经商则是第一选择,其次是务农。但对于一般社会百姓民众来说,经商与务农其实是一体多面的,在耕作无法养活家人之时,便在农闲时做点小生意赚钱补贴家用,或者外出做工赚取部分零钱,职业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生存,是选择一门手艺长期学习。

杂字村书对百姓民众择业的引领主要集中于此,即商业经商时的基础知识和经商的基本准则,从事农耕作业,则主要指导农活的类别和具体的耕作,包括农具的使用和二十四节气时令的确认和识别。作为下层社会百姓的主要读物,杂字可谓是当时民众的唯一择业指导,也可看作是从业人员的初级指导手册。

评价

正如龙树菩萨从龙宫遍览佛经后回到西藏大发感慨,佛学奥妙难测,经书浩渺如烟海一般,教人识文断字的书籍也远远不仅有我们熟知的那几本 ,在广大的乡村区域,是三百千无法生根发芽的土壤,那里,杂字村书才是最为实用的书籍,不仅能教会认字,还能提供初级的择业指导,甚至人生道理的灌输也比《论语》来的更为直接。

“七岁麻,八岁纱”,古代民间教育为何归功于“杂字”?

三才杂字文物出土

也正是因为杂字村书的受众独特,百姓民众考虑生存大过一切,这些书籍的编纂才显得更加贴合生活,比如从字形和读音上的改变,和通过变换偏旁部首使得字的含义得以更有效传达这些方面,均体现出杂字在民间的重要性,正如王阳明所提出的日用即道,这些百姓亲自使用的才是他们最需要看到的。也正是这些文字让他们打开双眼,习得技能进而得以生活。

杂字包罗万象,就如同西夏文《三才杂字》所划分的那样,从天到地再到人,无所不包无所不含,一切事物均尽可能所有涉及,因为全面才能在开蒙时不失偏颇,在与《千字文》《三字经》的竞争中处于不弱的势力。不同于三百千的是,杂字是成长的一系列书籍,从开蒙起始,到长大后的职业选择、职业指导,以及生活经验和技能,为人处世的教导和言传均有着全面的说明。

参考文献:

《剑南诗稿》

《买卖杂字》

《君莫笑读本》

《劝世七言》

《买卖杂字》

《三字杂》

《杂字万全》

《三才杂字》

《杂字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