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我效應


鏡中我效應


“鏡中我效應”,是1902年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的,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

鏡中我效應

  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庫利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著另一個過路者。”所以,這個理論又被稱作“鏡中我效應”。

  顧名思義,“鏡中我效應”的內涵是,就像我們只能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長相,“我”對自我的認知也都是來源於別人對我的看法。因此,與一般社會心理學理論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觀點相反,“鏡中我效應”指出,每個人的“自我觀”都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鏡中我效應

首先,我們會想象他人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其次,我們會想象他人在這個認識之上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最後,我們會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產生某種感情,這種感情將主導我們對自己的認知。

  舉個例子,“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五十元錢,然後,通過別人的種種評價和反應,去想象他們對“我”的認識——一個正在參與慈善活動的人。接著,通過他人的口頭評論或者其他反饋渠道,“我”認為,他人對“我”的評價是“熱心、善良的人”。

 

鏡中我效應

 然後,“我”對這種認識和評價感到十分喜悅,並因此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相信自己確實是個熱心、善良的人。之後,“我”也會繼續以這種標準來要求自己——這就是一個人的自我觀的形成過程。

  相反,在同樣的例子中,“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五十元錢,然後,“我”發現別人對“我”的評價是“一個假裝熱心於慈善事業的偽善之人”。這個評價會讓“我”審視內心,相信自己參與慈善並不是因為偽善。於是,“我”會產生憤怒和排斥的情緒,同時,在這種情緒中也進一步認清自己——“我”絕不是一個偽善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