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一词的由来

"靠山″这一俗语,是指人们依靠的对象,即比喻依恃的人或势力。


"靠山″里的山字,并非指高山,而是指一个人。追根溯源,"靠山一词,出自唐代,来自安禄山篡唐的故事。


据说,唐玄宗时,唐朝将领胡人安禄山,生性机灵聪慧,在皇帝面前装得颇恭顺,还请求当上了杨贵妃的养子,骗取了李隆基、杨贵妃的好感和宠信。


后来,唐玄宗就产生了提升安禄山为宰相的念头。并让时任兵部侍郎.大常卿的张洎拟写提升安禄山的草诏。

右相杨国忠听说后,便向皇上进谏,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禄山。


于是皇上就不让张洎拟写提升安禄山为宰相的诏书了。

张洎和安禄山是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很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安禄山。


一次,张洎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了同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指安禄山),有谋反的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时会连累你的。你千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还是靠近皇上吧!″张洎连连点头称是,并不再与安禄山来往。


过了一段时间,于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被升至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果然在范阳起兵造反,和胡人史思明统领15万大军,发动了"安史之乱″。


这时,张洎因听了李白的话,却仍然得到唐玄宗的重用,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后来,张洎又见到李白时,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

从此,"靠山″一词,流传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