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報復性漲價”風波的背後

人民網-輿情頻道

近日,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熱議。4月10日,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公開致歉,並表示定價恢復至停業前的標準。其實,不只是海底撈,西貝、肯德基、喜茶、奈雪等諸多餐飲品牌均被曝悄悄漲價。“報復性漲價”是呈現在大家面前的一個結果,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了這次風波,反映出了哪些問題,又應當如何應對?

“報復性漲價”的多重推動因素

通常情況下,漲價不是無緣無故的,此次漲價風波中,疫情影響顯然是最大的原因。具體來看,疫情的影響主要通過三方面進行傳遞:

其一,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之下,餐飲業對外宣佈漲價時幾乎都用了這一個理由。比如,喜茶在回應漲價一事時明確表示,由於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自2月起五款產品價格有所上調。並稱,從長遠來看,如果原材料成本沒有改變,未來產品價格應該也不會變。

其二,物流運輸方面的壓力。比如,奈雪除了提到原材料成本變化,還透露了來自物流方面的壓力。由於優質原料價格變化和物流成本波動,為保證產品質量與用戶體驗,企業對部分區域的部分產品價格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其三,用工成本增加。餐飲企業恢復營業後,用工成本的增加也成為企業漲價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餐飲業服務人員以低線城市或農村地區的外來打工人員為主,行業本就普遍存在春節後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這些人員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導致整個行業的勞動力無法恢復到以往的供應狀態,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勞動力價格即工資隨之上升,企業用工成本增加。

簡而言之,疫情導致產業流通環節變得艱難,最終使整個供應鏈體系發生變化,流動節點的不確定性,使得生產原材料、生產要素的價格部分上漲,造成產品生產成品提升,帶來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上漲,這也從一個側面暴露了漲價企業在供應鏈環節上的不足。

輿論爭議的兩大焦點問題

網民對此評價不一,支持者認為,企業經營成本上漲,漲價行為可以理解;而反對者認為,消費者工資收入沒有提升,消費成本不應被無故增加。分析網民觀點發現,此次漲價風波中爭議的焦點問題有兩個:

第一,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造成消費者收入不漲,消費成本卻上漲的矛盾。疫情期間,餐飲、交通運輸、旅遊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不少企業面臨倒閉的風險,儘快收回損失是當務之急。但一個不可忽略的客觀事實是,疫情對社會的影響是整體的,消費者作為勞動力生產要素參與社會生產,也是受影響的一個群體。疫情在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同時,作為生產要素的消費者的收入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銳減。有消費者直言:“當前,大家的工資都降了,餐飲企業不能粗暴地把自己的損失,通過漲價讓消費者埋單。”顯然,通過漲價讓消費者為企業損失埋單,並不現實。

第二,漲價具有針對性,價格歧視行為引部分質疑。根據海底撈的說法,雖然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但各地的漲幅不一樣,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在北京等一線城市,漲價幅度較高,而其他城市相對較低,甚至不漲價。這屬於經濟學上的價格歧視行為,針對不同地區消費者的不同價格彈性實施差異化定價—— 北京收入水平較高,其居民對於海底撈消費而言具有較小的價格彈性,即消費受價格水平影響較小,採取高價格銷售;而其他地區,特別是中小城市,則對價格相對敏感,為了確保消費量,價格變動幅度較小,進行低價格銷售。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地區的消費者都已經對價格變得更為敏感,這種差異化定價的做法很容易引起部分消費者的不滿,輿論對這種做法的合理性也會產生質疑。

漲價對企業及餐飲行業的影響

漲價雖然是一劑猛藥,但不一定長久。疫情期間或之後一段時間內,商家貿然漲價的行為都會對自身及整個行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首先,漲價對商家來說是自我救濟的手段,但也是一柄雙刃劍,操作不當就會起到反效果。好的一面在於通過漲價消化成本,迅速補血,渡過難關,恢復正常經營秩序;不好的一面在於,受疫情的影響,市民消費實力下降,消費市場也並未完全恢復常態,處於復甦期。此時採取漲價行為,極有可能降低民眾消費熱情,市民更加捂緊錢袋,導致“淡季更淡”的情況。從長遠角度來看,消費者對品牌的用戶忠誠度也將受到影響,造成忠實客戶群體資源的流失,陷入惡性循環。

其次,此次漲價風波在行業內形成了“逆勢漲價惹爭議,順勢促銷獲好評”的分化局面,同時也將加快餐飲業洗牌。在海底撈宣佈漲價之際,麥當勞推出一項會員日半價桶活動吸引消費者蜂擁而至。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兩級分化的局面並不能說明降價優於漲價,降價的優惠活動固然能帶來更大的銷售量,但對一些餐飲企業來說,此種迂迴的“回血方式”也可能帶來不確定的風險。“後疫情時代”,無論是漲價回本還是降價促銷都是正常現象,對眾多餐飲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市場加速細化、分層化的機遇。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認為,此次疫情後我國餐飲行業將進一步分化,頭部企業擁有漲價的話語權、定價權,中小型企業接下來可能會藉助於促銷活動等吸引客流量以“求生”。

其實,疫情使得許多人收入減少,面對經濟大環境的不穩定,消費者的心理更傾向於“非強需求不消費”的保守消費模式,商家一方面應不斷提高自身品牌實力和抗打擊能力,另一方面也應選取符合消費者心態的經營方式,讓消費者感受到誠意,才是商家及行業長久發展之道。

理性看待漲價現象,多措並舉共克時艱

商家漲價,容易打擊消費熱情,沒有顧客或將面臨停業;不漲價則虧本經營,難以持久,最終也將關門。因此,相較於論證對錯、追究問責,更重要的是防止企業陷入這種“漲價死,不漲價也死”的惡性循環。通過多方努力,幫助企業緩解經營壓力,避免產生消費者與商家“雙輸”的局面。

加強宣傳引導,避免企業跟風漲價。一些餐飲企業漲價後,業內人士預計會有更多企業參與漲價。為了避免大範圍漲價潮來臨,穩定餐飲業消費市場,可以通過媒體對企業進行引導,強調市場的力量。一方面,在市場經濟與粉絲經濟的影響下,消費者“用腳投票”。而且,“任性”漲價也不是所有企業都擁有的權力。通常情況下,只有行業的頭部企業,依託自身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品牌影響力等,才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與定價權。這類企業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即便漲價有粉絲願意為之埋單,但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不具備這些條件,盲目跟風漲價可能會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漲價行為將給市場造成不利影響,提醒餐飲行業應慎重考慮漲價。目前,雖然各地政府採取多種舉措大力促進居民消費,但錢袋子在消費者自己手裡,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觀念或有所改變。據報道,網上曾有一項調查,收集90後對這場疫情有哪些體會,其中反響最熱烈的是“終於知道了存錢的重要性”。因此,大範圍的漲價很可能會嚴重打擊消費熱情,對整個餐飲行業而言是有害無益的。

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適應市場變化。一方面,企業可以考慮優化管理以節約成本。疫情期間業務量銳減是挑戰,但同時也給企業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優化管理。比如,企業可以投入更多精力改善食品採購、溯源、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的管理;也可以系統地梳理運營狀況進行架構調整,對運營負利潤或者長期運營仍存在風險的店面,及時調整甚至關閉等。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在疫情期間加大線上渠道建設力度,做好線上線下雙線發力。此外,對於大量的堂食業務為主的企業,可以通過已經建立起來的良好品牌形象,平穩切入外賣市場,也可以探索開拓一些半成品、自加熱食品、熟食製品等飲食產品,並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實現餐飲零售化。

加大政府監管與扶持力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餐飲行業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漲價問題是會直接影響到民眾生活的民生問題,極易引發輿情風險,相關部門也應高度重視。一方面,加強監管,不縱容個別餐飲企業、門店隨意漲價的行為;另一方面,政策傾斜,比如,政府出臺減租降稅等措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有助於從源頭上治理企業的漲價行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