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為何一發現常常是中晚期?50歲以後,四個部位最好定期體檢

癌症為何一發現常常是中晚期?50歲以後,四個部位最好定期體檢

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來自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七人被確診癌症,每天被確診的癌症患者高達上萬人,每年被確診的癌症患者數百萬,遺憾的是,大多數癌症被確診的時候已經不是早期,而是中期,或者是晚期。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尚沒有發現一種特效的方法來治療癌症,治療癌症的原則,依然遵循,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越早發現,癌症的分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但是如果癌症發展到中期,癌細胞發生遠處擴散的可能就很高了,此時再治療往往很難。

那麼,為何癌症一發現常常是中晚期?醫生提醒,早期癌症不會引起任何不適,也很少會發出明顯的報警信號,既不會導致明顯的疼痛,也不會引起明顯的消瘦,不痛不癢,患者很難想到自己會得癌症。


癌症為何一發現常常是中晚期?50歲以後,四個部位最好定期體檢

只有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發展到中期甚至晚期,癌症才可能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

所以,要想及時發現癌症,我們不能等到出現明顯不適的時候才想著亡羊補牢,即便平時感覺良好,也應該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特別是50歲開始,因為這個年齡起,無論男女,癌症的發生率都很高。

第一,50歲以後,定期檢查肺部,肺癌一直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早期肺癌可以不會引起咳嗽,胸痛,咯血,要想及時發現它,就應該定期檢查肺部CT。


癌症為何一發現常常是中晚期?50歲以後,四個部位最好定期體檢

第二,50歲以後,定期檢查胃,胃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肺癌,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在我國,無論男女,胃癌的發生率都很高,不過,要想及時發現胃癌,最佳的方式就是胃鏡檢查。

第三,50歲以後,定期檢查肝臟,肝癌的發病率也不低,全世界每年新發的肝癌患者,一半都來自中國,要想及時發現肝癌,需要定期檢查肝臟彩超或CT,同時還要結合抽血查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

第四,50歲以後,定期檢查大腸,最佳的檢查方式是腸鏡,與檢查胃不同的是,檢查大腸需要先進行腸道準備。


癌症為何一發現常常是中晚期?50歲以後,四個部位最好定期體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