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相對合理 契合多數股東訴求

一直以來充滿爭議的聚美優品,終於完成私有化!

4月15日,聚美優品宣佈完成私有化,成為買方團擁有的私人控股公司,將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聚美優品私有化早有預兆。2014年之後,聚美優品和多數的電商公司一樣,在經歷過其巔峰時刻之後,出現增長放緩、停滯甚至下滑的境遇。

在當時的背景下,除了阿里和京東,幾乎所有電商企業都不能倖免。噹噹一度尋求賣身,甚至連京東都不得不站隊騰訊,亞馬遜退出中國,而更小的電商樂淘等黯然離場。

一直保持獨立的聚美優品在投資共享充電寶、佈局短視頻等多方努力後,依然沒能對抗電商的大趨勢,股價始終無法真正改善。2019年底,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有很多股東提出,聚美優品股價如果無法改善,不如啟動私有化。

解讀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相對合理 契合多數股東訴求

苦苦掙扎後,聚美優品最終選擇私有化。2020年1月,以聚美創始人陳歐為首的買方團聲稱響應股東倡議,計劃以20美元/ADS的價格收購買方團尚未持有的股票。

這一決定剛公佈之時,遭遇了一些股東的反對意見,有部分聚美優品的早期股東認為定價過低,應該提高回購價格。不過,近期傳出消息,截至紐約時間4月8日24:00,聚美優品私有化買方團公司已通過全面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了超過4034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至此,買方團已持有上市公司約96%的投票權,私有化接近尾聲,整個過程比較順利。

聚美優品能順利完成私有化,與以下兩個核心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有關。

一、價格相對符合市場基準

私有化無論如何操作,都難免遭受非議和股東阻擊,因為大部分私有化都是企業價值和股價背離後的不得已選擇。但在操作具體私有化時,企業和股東往往從利益共同體,變成了利益博弈體。

一場合理的私有化,最關鍵是價格。股東想要更高的回購價格;企業希望能夠以較低的價格進行私有化,這兩種想法都無可厚非。但如何保障股東權益的同時也達成一致呢?

最根本的辦法是看價格要符合市場行為。

回顧歷史,聚美優品有過高光的時刻。2014年在美國上市後,股價表現不錯,高峰時期,聚美優品的市值達57.8億美元。隨後,由於電商發展趨勢整體上向頭部電商傾斜,多數電商企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聚美優品股票在資本市場大幅縮水。

解讀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相對合理 契合多數股東訴求

拉長時間維度來看,與2014年的上市價格相比,本次聚美優品給出的私有化價格低於發行價,這是此次私有化遭受詬病的誘因。但從市場角度看,聚美優品給出的價格相對符合市場價,這一價格較收到私有化要約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溢價14.7%,算是給股東留出了一定的空間。

最近幾年聚美優品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最近兩年的股價及業績均不理想。但是放在今天,在疫情這一黑天鵝大背景下,全球資產都在快速貶值,美股十天內四次熔斷,讓所有投資人心有餘悸,甚至出現了“暴跌中頻繁買賣不敢持股過夜”的言論,這時候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就顯得相對“厚道”。

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是否合理?其實很難回答,一方面,確實有部分股東在私有化過程中受損,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但另一方面,如果聚美不私有化,價格會進一步降低,股東利益會損失更多,聚美髮展估計也會進一步受限制。

私有化本身就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從這個角度講,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不能達到用戶的預期,只能說符合當下市場公正定價。當前疫情中萬股下跌的大背景下,市場避險情緒高漲,聚美優品私有化給出的價格提供了為數不多的確定性,這也是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回購近2/3在外流通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走訪了幾位美股市場觀察人士,大家對於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同樣存在分歧,最後達成一致的觀點是:對資產價值的評估需要放在不同的條件下來進行,在當前市場動盪不安的情況下,聚美優品私有化價格相對是公允的;如果拋開疫情導致的全球股市動盪這一要素,則仍有一定上浮空間。

二、方案契合多數股東訴求

任何企業的私有化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百分之百滿意,股東希望拿到更高的價格,企業期望借私有化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無法調和的博弈,往往容易讓股東和企業雙雙成為“失敗者”,無一受益,只能遵循大多數原則,符合多數人的利益訴求即合理。

公開信息顯示,聚美優品私有化買方團公司已通過全面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了超過4034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約佔流通中聚美優品已發行A類普通股股票總量的63.7%。

數據不會騙人。聚美優品本次私有化,雖然價格上有各種爭議,但從回購的數據來看,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流通股選擇了要約收購,表明多數股東是希望聚美優品私有化的。

有行業分析人士對此表示,企業私有化應該辯證地看,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不進行私有化,投資人的利益能不能最大化?如果私有化能保護投資人的利益,這也是一種保證利益的有效手段。聚美優品第一次私有化就因股東反對夭折。早期包括航美傳媒、YY、愛奇藝等中概股都提出私有化,但先後遭到了股東的抵抗,最後皆無疾而終。

航美傳媒是因股東抵抗而私有化失敗的典型案例。2015年6月,航美傳媒買方團準備以6美元每ADS的價格進行私有化,遭遇部分股東反對;而在兩年之後,修改後的價格只有4美元,引發更加激烈抵抗。各方對價格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私有化進程被迫中止,企業持續墜落,股價進一步走低。股東和企業都成為了“輸家”。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全球資本市場大震盪的情況下,資金避險情緒濃厚,聚美優品私有化提供的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部分有避險需求的股東訴求。而接近三分之二的流通股選擇了要約收購,表明多數股東是希望聚美優品私有化的,認可本次私有化價格和方案的。

聚美優品作為國內現象級的一家企業,其發展路徑頗具代表性,隨著私有化的順利完成,將會給聚美優品帶來哪些變化還不得而知,私有化之後要往什麼方向走,尚待時日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