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摸底考试的成绩: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果

时至今日全国多数中小学校都已经开学,很多学校在开学后的第一时间都组织了

摸底考试,用以检测孩子们在家“线上学习”的成果。但是考试成绩出来之后,让人非常感慨。

孩子们摸底考试成绩差距之大令人大吃一惊。那么原因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老师每天面对所有孩子上网课时讲的内容是一样的,对所有的孩子布置的作业和要求也是一样的;但是没法想在学校上课那样,亲力亲为的去督促孩子们认真听课和完成作业。这个只能靠孩子自己的自律和家长的监督管理,那么问题主要就出在孩子和家长身上。

孩子的方面,自律的孩子和不自律的孩子学习态度大有不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用心的程度都不一样。当然产生的结果自然会不一样。但我们都知道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线上学习期间,家长的监督和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今天着重从家长的方面进行分析。

所以,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就有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结局。

1.严格管教,不放任自流

很多家长不同意严格管教,认为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但父母若真的放任自流,缺乏管教的孩子就会完全释放天性。

平时还愿意听听课,做做作业,这次直接不学了。

自觉的孩子毕竟很少,好孩子一定是管出来的,你若不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他只会想玩就去玩,想不学就不学。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非常严格。

他认为:如果要让孩子很好地生存,并且能够让子女后代幸福生活,一定要培养其勤奋的品质。

因此,曾国藩亲自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每天监督孩子读书、练字,养成勤学苦读的习惯。

曾国藩不仅自己成就非凡,他的后代子孙有外交家,有数学家,有教育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上都有卓越成就。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如果家长一直以为孩子上学很辛苦,一直以为国外教育多么好,多么优秀,国外孩子没有作业,可以无拘无束 ,除非你现在就把孩子送到国外,要么就不要有这种育儿理念,因为你改变不了中国的教育大环境,你这样的想法最终是害了孩子。

事实证明,凡是开始讲究快乐教育的家长,到头来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在班级与集体格格不入,孩子成长的过程最痛苦;凡是从小就刻苦的孩子,他将来才会拥有自信,拥有很多快乐。

开学后摸底考试的成绩: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果

正确地管教孩子,不能一味放任,也不能过于严厉,应该以管教为主,以鼓励为辅。

家长态度温和,给予了孩子尊重;

家长要求明确,管教严格,给予了孩子不容逾越的底线。

孩子的一切好习惯、好品质都是要从小打好的,在孩子还没完全懂事的时候,尽可能让一切优良品质在他身上定型,为将来的发展铺路。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仁慈”的,甚至还有点绝情。

好的教育必然是奖惩分明的,好的父母必然是宽严相济的。

2.重视学业

没有人规定网课必须要上,也没有人要求家长必须做好孩子的“教师”。

但如果现在家长不重视网课,孩子就更加不会正视网课。

前段时间,一个学生上课辱骂老师的视频刷屏,恐怕大家都有所耳闻。

这名学生经常迟到早退,而且屡屡欠交作业,老师就批评了孩子几句。

没想到学生以为自己受到侮辱,不仅对老师破口大骂,甚至还说:从线上谁能好好学?

学生为何如此轻视网课?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态度出了问题。

上网课以来,一直有家长反馈问题,大多数都是对网课的不满,以及这种教学形式的质疑。

甚至有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是真的难管,反正她是管不了的,能否让学校向教育局申请尽早开学。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

有些家长平时在家里经常抱怨网课,质疑网课,无形中让孩子觉得,网课确实是没用的,上网课只是浪费时间。

可现在若不好好上网课,难道放任孩子一直玩,一直偷懒吗?

开学后摸底考试的成绩: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果

朋友圈里有老师感叹:

家长认真应对网课,就是对孩子负责,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优秀的。

请家长务必重视孩子的学业,和学校、老师站在同一阵线上,打好这场攻坚战。

3.以身作则,陪伴为主

我们都知道,光靠老师是无法教好孩子的,更何况如今老师远在千里之外。

平时上课学生走神,老师还能提醒一下,但现在在家里,就需要学生更认真,家长更用心。

家长不要寄希望于孩子能够自觉,甚至完全不管,当起甩手掌柜。陪伴和监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老师的主导作用减弱,家长的辅导作用就加强。网课期间,家庭就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网课是最好的试金石,试出孩子是真学还是假学,也试出家长是真陪伴还是假陪伴。

网上曾有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多种父母在生活上的一系列的陋习场景:“妈妈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孩子也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爸爸喝酒,孩子也跟着喝酒;妈妈酗酒、情绪失控乱发脾气,孩子照做……”

当父母都惊讶于孩子们出格的言行举止时,可曾想过,这些所有都是出自于“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身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

为人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懂得学习与反思,改正坏习惯,以身作则。

从生活点滴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什么样,远比为孩子做什么重要。

开学后摸底考试的成绩: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果

武亦姝妈妈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迹可循,它的根,在父母。

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学得更安心;在家长的辅导下,孩子进步得更快。

但完全的陪伴确实很难实现,家长既要上班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常常分身乏术。

当我们无法给予孩子完全的陪伴时,就要给他高质量的陪伴。

下班回家后,不要只顾着玩手机,也不要忙着训斥孩子,而是跟他聊天,了解他一天的学习情况,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每天至少预留1个小时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放下手机,远离工作,哪怕只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练字、写作业、听老师做总结,都对孩子大有裨益。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常缺位的家长,请家长一定不要缺席孩子的教育。

4.家校配合,支持老师

教育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业,最不该放纵的是孩子。

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对孩子严格要求,都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教育孩子,家长离不开老师,老师也离不开家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从来都不是老师的对立面。

老师和家长的相遇,能够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

家长和老师的相逢,本来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家长支持老师,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

老师管教学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来。

孩子态度不端正?成绩不理想?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心里着急,老师其实也着急!

但家长光着急是没有用的,也请别浪费时间抱怨和质疑,赶快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调整教学方法,才是当务之急。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家长都愿意配合,但到底该如何配合,却一头雾水。

著名教育家刘长铭的建议是: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

多一些理解,包容彼此不同的教育理念。

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很难达成一致,但请相信,老师一直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学好,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请给上网课的孩子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在家也能完全投入学习当中。

多一份从容,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工作。

家长和老师不是对立的,而应该一起致力于孩子的教育教学事业,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请支持老师,配合老师,平时督促孩子专心学习,认真对待孩子的作业,做好孩子的学习监管人。

多一分等待,孩子、老师和家长都在成长。

与其质疑老师,不如和老师一起成长。当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教育出更加优秀的孩子。

不要急于看到孩子的成绩,而要重点关注孩子的情况,多跟老师沟通,共同推动孩子的进步。

在教育孩子成长成才的路上,老师和家长始终目标一致。

教育是一次爱的碰撞,家长与老师配合越好,孩子就越成功,共勉!

开学后摸底考试的成绩: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果

最好的家校关系,就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所以请对老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点包容!

教育最需要配合,家长和老师一起携手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锦绣前程。

有人说:“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教书的是老师,孩子从老师身上学到知识,学到纪律,学到规则。育人的是家长,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幸福,得到安全,得到品格。

身为父母,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身为老师,要主动寻求家长的支持。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恪守职责、眼中有光的老师,又拥有以身作则、永不缺位的父母。

更多内容请关注本人同名微信公众号,终南微观,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