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大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便一地的方言都聽起來像外語。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少數民族電影通過民族文化符號的呈現和影像敘事,構建了一個獨特的文化場域,它們是各個民族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景觀、生存經驗以及美學追求的展現。2018年4月4日上映了一部電影《清水裡的刀子》,這部電影改編自回族作家石舒清的同名小說,短短6000字承載了一個老人對生死的理解。

《清水裡的刀子》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西海固,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為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清水裡的刀子》,講述的就是居住在這裡的一群回族穆斯林的故事。

故事以發生在乾旱的西海固中一個穆斯林在老伴去世之後的生活為主要內容,在西海固這個獨特的地域文化空間中,作者書寫了看似平淡的人與人、人與牛之間的故事,從中引發出了對生、死的沉重思考。電影刪減了原作中大量的心裡描寫,增加了一些富有生活氣息的情節。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導演王學博在2007年聽說了這本小說,那個推薦給他的人只用了一句話來概述了這個故事:

老伴去世了,在四十忌日那天要宰頭牛來搭救亡人,而在宰牛的第三天,牛就不吃不喝,為了以一個清潔的內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個故事梗概就算是現在再聽一遍還是很震撼,大家都很好奇這四十天裡都發生了什麼?才導致牛有這樣的反應?由此引發出牛死前會看見清水中刀子的傳說。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不同的文化內涵

回族人兩世並重,他們看重生也看重死,他們認為亡人的靈魂在安葬後第四十日那天離開家,因此會有一個特殊的儀式,兒子執意要為母親做“四十”(亡人安葬後第四十天忌日),在他們的文化中宰一頭品質卓越的牛是在是能免卻一份很大的災難。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而那頭家中唯一的大牲老牛卻是陪伴了父親多年,一家人並未忘記老牛的養家之恩,在殺與不殺之間引發了揪心的情感衝突。老牛已經是這家的一份子,與馬子善老人情同手足,為了完成搭救亡人的儀式才離去,電影中老牛已經不再是普通的動物,它彷彿具有通靈的能力,它能看到清水中的刀子,知道自己生命要走到盡頭——“牛寧靜端莊地站在那裡,像一個穿越了時空明察了一切的老人。”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在不同的文化中,牛的形象與文化意義都是不同的。

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貴威儀的;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間傳統中牛也是十二生肖之一;印度教中,牛是作為聖物的存在,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在伊斯蘭文化傳統中,牛是支撐世界的神聖動物之一。

由此可見,世界各民族文化傳統中,雖然牛的形象各異,但其意義都是一致的。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電影中的老牛是西海固地區與農民相依為命的動物,從情感上來說,牛就是農民的命根子,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電影中兒子宰牛的時候,馬子善老人故意走開,並拿出毛巾,說宰牛的時候用這個把眼睛蒙上,不難看出,馬子善老人已經把老牛當做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內心深處已經有了切膚之痛。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對待死亡的從容

《清水裡的刀子》原作小說中一開始就描寫了一個回族人的葬禮,作者對葬禮場面進行簡單處理,繼而從另一個視野著手,深度挖掘年老喪偶的馬子善老人的內心世界。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世俗人在面對死亡是都有些無奈,而回族人在面對死亡時展現出的豁達,也是因為背後依靠著他們特有的宗教信仰。死後歸真的思想是深入每一個回族人心中並代代相傳的,馬子善老人在看待死亡時,沒有恐懼,只希望能夠有一片地皮讓自己長眠。他還渴望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以便於自己洗的乾乾淨淨去面對真主。

“清潔”這個詞在回族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穆斯林禮拜或參加重大宗教活動前均要先完成“清潔”——淨儀。通過這一舉動,達到沐浴全身、洗滌肢體、精華心靈,表裡純潔的境界,外免於汙穢之染,內絕於惡欲之念,寓意深邃。

對於生活在西海固的人們來說,這種對清潔的體悟深入骨髓,幾乎就是一種潛意識。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而《清水裡的刀子》看似是從一頭牛的內心壯舉出發,實則是藉此來講述西海固地區回族人高潔的精神文化追求。故事雖然不復雜,但其中的內涵值得人們細品,海德格爾在其《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學命題,強調個體必須獨自面對死亡,因為死亡只能親自經歷,別人無法真的感同身受又或者代我們而死。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墳院裡只不過添了一個新的墳包而已…”——《清水裡的刀子》

“墳包”在電影中就是死亡的象徵符號。

小說裡,老人已經在內心獨白中說出了我們的這種普遍想法:

“最令他傷痛不已的是,牛知道它的死,他生而為人,卻不能知道”。

漢族導演的詮釋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王學博並不是少數民族,他也沒有妄言自己能夠完美的詮釋潛在的民族意識與宗教信仰,而是通過長達十個月的西海固生活實踐經驗去獲取旁觀者的立場,主動去融入西海固這片獨特的文化地域中。他也表示:“我的重點是在刻畫這樣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民族話題,一個家庭話題,我想這些最後也都是人性的話題。”

雖然電影一直圍繞這生死話題,但是就像導演說的那樣,他的關注點不侷限在死亡,而是更加深入到人的靈魂和內心,想去尋找一種日常生活中潛藏著的對待生死的力量。這種力量就存在於土地之中。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導演在訪談中還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在西海固,當地人有時會討論:“以後要是人類都搬去月球住,卻發現月球種不了莊稼,那人類會不會開始珍惜土地?”

居住在西海固的人們那種也有的民族記憶通過銀幕跨越時空的侷限,透過鏡頭呈現出來,導演將西海固的人們心底最深處那種對待生活的坦然和老人看淡生死的目光相結合,這是導演對書寫民族精神的執著,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太注重鏡頭語言,西海固那個地方很窮苦,那裡的人很可憐,為什麼要把它拍的這麼美?其實信仰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當全球化成為別無選擇的事實時,西海固做誒真實地域的封閉性和獨特性被打破,影像西海固成了一個“話語言說和意識形態隱喻的存在場域。”電影將我們帶入西海固這片美麗的場域中,不可否認的是,民族特色濃郁的題材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被世界影壇接受。

在少數民族電影製作中,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文化交融,最重要的不是導演的民族身份,而是導演的文化態度、審美態度、包括對少數民族生活、文化的把握尺度。

結語

相較於原著裡直接探討人與自然、生與死的關係,電影中加入了大量關於西北迴民聚居區的宗教、民俗和社會生活方面的內容,讓觀眾更多的理解到回族人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態度,影片很寫實,人與牛的對視穿越了生死。

在電影最後,牛在老伴的四十天被宰殺。馬子善沒有回家,他一大早就跟兒子說了要去集市,然後一個人走向遠方的山,久旱的西海固還下起了大雪……


《清水裡的刀子》:一頭牛能坦然的面對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


文原創,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