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自家高管停薪去創業!華夏人壽迴應來了

今日早間,華夏人壽一則內部公告火了。該公司稱,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週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3年。

中證君第一時間聯繫了華夏人壽相關人士,華夏人壽給了三點回復:一是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創業的決定;二是直面市場競爭和人才挖角;三是支持各單位自主經營、化解壓力、提升效率。

感受到經營壓力的不止華夏人壽。在疫情衝擊下,展業困難等因素,讓壽險成為保險行業最薄弱的一環。

停薪留職自行創業

華夏人壽內部文件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週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3年。

停薪留職後,根據職務年限,公司支持3到6個月標準工資,作為自行創業基金和期間生活保障。停薪留職期間,社保由公司代繳,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項目。基礎標準為3個月標準工資,任B類及以上職務每滿兩年增加1個月工資,最多不超過6個月,原則上逐月發放,特殊情況經特批可一次性發放。

對此,華夏人壽回覆如下——

一是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創業的決定。疫情期間,大家都有很多思考,有人認為當前是最恐慌其實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刻,提出公司給予停薪留職政策出去創業,經研究,公司給予政策通道,並給予一定經濟支持。

二是直面市場競爭和人才挖角。由於公司這些年經營發展的經驗價值,大量幹部面臨高薪高職挖角,“朝秦暮楚”現象客觀存在,最終損失的還是公司。不如站在員工角度上支持他們成長進步,如果事業不順可以“倦鳥歸巢”,“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三是支持各單位自主經營、化解壓力、提升效率。近年來公司施行市場化改革,化小經營單元,成本自擔、自主經營。總部各部門、分公司內部各單位的薪酬總量都是固變分離計算提取。在此形勢下,各單位也希望有適合的政策來疏導部分成本壓力,提質增效。

事實上,為謀求轉型,此前華夏人壽掌舵者就曾提出實行末位淘汰、減員增效。“重點是減員不減薪,不減員的部門會減少部門5%的薪資成本。也就是說不裁員就會被集體降薪;而如果減員了,則意味著剩下的員工被加薪了。”華夏人壽人士說。

淨利潤下降近八成 “大金主”遲遲未定

華夏人壽日前披露的2019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9年,華夏人壽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27.95億元,同比增長15.49%;但淨利潤卻不容樂觀,2019年實現淨利潤7.16億元,同比大降77.16%。

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華夏人壽2019年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其一二三四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8.30%、113.19%、114.77%、116.76%;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28.68%、130.16%、131.14%、133.37%。而銀保監會此前披露的2019年三季度末178家保險公司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5.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5%。

此外,華夏人壽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目前其股東尚未發生變化,頗受關注的“大金主”仍未確定。

鼓勵自家高管停薪去創業!華夏人壽回應來了

來源:華夏人壽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2015年9月,華資實業發佈定增預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16.8億元對華夏人壽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對其持股比例不超過51%。兩年後,華資實業再次公告,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終止。

2017年11月,另一家“大金主”——中天金融出現。中天金融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收購華夏人壽21%-25%的股權,交易總對價不超過310億元。2019年1月,中天金融稱,公司以現金方式購買華夏人壽21%-25%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在進程中,未形成最終方案。

2019年8月,市場傳聞正大集團將收購華夏人壽約30%的股份,後中證君獲悉,華夏人壽已與正大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正大集團將收購其約30%的股份,不過該股權轉讓事宜尚需監管部門批准。

而直至今日,“大金主”仍未揭曉。

壽險行業壓力大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近日表示,壽險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幅上升。全球股票市場走低及利率下行將在短期內令壽險公司的盈利、準備金和資本金承壓。長期而言,宏觀經濟環境的持續動盪可能會引發信用市場的進一步惡化,從而導致債券和貸款違約頻發,並加劇壽險公司的法定資本水平壓力。

壽險公司面臨的壓力也得到數據驗證。今年一季度內,壽險收入情況普遍出現嚴重下滑。日前,多家險企公佈一季度保費收入數據,從細分板塊來看,壽險承壓最大。五大上市險企中,除新華保險因業務結構調整帶動保費增長以及中國人壽得益於“開門紅”啟動較早提振一季度收入外,其餘上市保險公司保費增速均受疫情影響面臨較大壓力。

多位券商非銀行金融分析師均表示,疫情對壽險代理人展業及增員造成較大沖擊。不過,隨著各險企積極調整短期戰略,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產能有望逐步恢復常態,預計4月保費將迎來同比改善。

不過,在疫情衝擊之外,壽險業自身的轉型也迫在眉睫。雖然2019年被業界視為“盈利大年”,多數保險公司業績出現較快增長,但交銀康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良表示,2019年保險業利潤暴增更多的是受惠於權益市場回暖帶來的收益增厚,以及減稅新政下稅賦成本的大幅降低,不具備可複製性,增長方式的轉型探索仍在深水區。這一轉型壓力在壽險公司或壽險業務為主的公司身上尤為顯著。

“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把大多壽險經營者們對傳統壽險增長方式尚存的那點幻想泡沫擊得個七零八落。”張宏良表示,“壽險增長方式的轉型在聚光燈下已佇立許久,需求卻從未像今天這般現實與迫切。”

編輯:亞文輝

➤油價“史詩級”崩盤,每桶-37美元!暴跌300%,兩大“元兇”致美油史上首次跌倒負值

➤首個因疫情“倒下”的國家!阿根廷債務違約或將全面重組,新興市場違約加劇

➤10天3家!匯豐花旗之後,又一外資行基金託管資格申請公佈!傳遞什麼信號?

➤震驚!油價剛剛跌破11美元!罪魁禍首是……

➤私募埋伏等待“二次點火”!美科技股強勁反彈,A股“映射”機會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