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咪呀》亮相網絡直播 兩小時觀看量近百萬人 帶貨宣推雙贏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企業需要“賣貨”來解決眼前生存的困境,電商平臺迎來快速增長。而一直以來廣告公司去企業提案時大喊的“打品牌”,對於當下的企業已經太過奢侈。

那些傳統的代理公司以往背靠自己在傳統媒體的資源優勢,幫客戶去各大媒體平臺採購資源,其實並不需要對銷售有過多直接負責。

如今,企業太需要賣貨求生了,一時間身邊的企業都在直播賣貨。電商平臺媒體化,媒體平臺電商化成為未來一大趨勢。傳統的代理公司不得不從原來的行業生態鏈條中跳脫出來,應運而轉型,服務內容需要更寬泛,更全能。

——新型內容形態 綜藝帶貨不分家

4月17日晚,斐思文化利用手頭的傳統媒體資源優勢,聯合一網絡直播平臺,嘗試了“綜藝內容電商化”的模式探索。從自己的傳統媒體優勢出發,積極轉型融合,創辦了以電商新媒體運營為主的新模式。

《媽媽咪呀》亮相網絡直播 兩小時觀看量近百萬人 帶貨宣推雙贏

斐思文化承接在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以及客戶優勢,將“貝因美媽媽咪呀”這一檔在東方衛視連續播出七季的IP節目引入到網絡直播平臺,首次以臺網同步的直播主題形式亮相於網絡直播,以期實現IP價值的再衍生。當天晚上“貝因美媽媽咪呀之潮媽天團”直播兩個小時,觀看總量達到近百萬人次。

直播電商一直被視為帶貨轉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其對品牌的宣推價值一直存疑,如何將簡單的賣貨行為轉變為品效合一的整合營銷方案,成為斐思文化的一次大膽嘗試。

——資源通融 宣傳互融 利益共融的融媒體新探索

“貝因美媽媽咪呀”經過七年的積澱成為品牌和節目融為一體的IP,而這一季節目的播出通過“臺網同步、“大小屏聯動”的形式同步在網絡直播進行衍生節目“潮媽天團”的直播,彼此相互引流,擴大節目在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影響力,也為節目反向做了宣傳。

其次,節目選手轉身為主播在直播間呈現了更多的故事而為大家更深的認識,直播期間網友互動、生活經驗的分享像是一場面對面的聊天,主播不再是簡單的產品導購員,更像是一位相識了很久的朋友,彼此建立更深的情感紐帶,豐富了直播的內容場景,真正符合了“內容電商”的發展趨勢。

—— 由IP價值衍生出的電商綜藝

“IP的衍生價值”是近幾年比較受關注的概念,目前為止並沒有很好的落地案例。而此次東方衛視“貝因美媽媽咪呀”+ 網絡直播“潮媽天團”的概念解讀為雙重組合拳模式,一重是傳統電視媒體+新電商媒體的組合將品牌傳播和轉化合二為一,是新型的廣告客戶服務模式;另一重是直播間內PGC引流,打造品牌+潮媽天團UGC賣貨的組合模式。

利用傳統媒體不言而喻的優勢,配合如今互聯網全民聯動的強有力的背景,為節目宣推擴大品牌的影響力,這所謂的雙重組合拳模式無疑會為商家創造更為持久的盈利模式。

《媽媽咪呀》亮相網絡直播 兩小時觀看量近百萬人 帶貨宣推雙贏

但是,組合拳主要是服務升級延伸的外化表現,底層邏輯還是傳統電視媒體與電商的生態融合。傳統電視媒體需要有轉化的電商屬性,電商需要有用戶黏性的傳統電視媒體內容屬性,二者缺一不可。

此次“貝因美媽媽咪呀之潮媽天團”的直播,表象是“品效合一”訴求下,傳統代理公司的一場突圍。往深了看,是綜藝內容電商化的一次演練,它是否會是內容電商的又一起點和風口呢?我們拭目以待。

原標題:綜藝內容電商化,內容電商的新起點?(斐思文化 授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