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防疫復工“加足馬力”

武漢地鐵防疫復工“加足馬力”
武漢地鐵防疫復工“加足馬力”

建設者通過實名制通道進入工地

武漢地鐵防疫復工“加足馬力”

地鐵乘客入口設有智能測溫系統

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嚴冬,武漢的春天如期而至。

4月15日上午,地鐵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體溫正常!請通過!”項目工地入口處,工人們戴著口罩、安全帽,有序通過人臉識別、實名、測溫一體機,進入工地。走進項目部疫情防控物資庫房,近萬隻口罩、百餘公斤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儲備充足。

在地鐵5號線7標和平公園站施工現場,除了嚴格實施實名制測溫登記准入,在工地入口旁還分區設置有4間獨立隔離觀察室。一旦發現有人員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可第一時間將其安排至隔離觀察室休息,並啟動應急預案程序。

在地鐵12號線(武昌段)4標項目部,負責疫情防控的值班人員楊貴瓊,來自江西九江,是醫學專業科班出身,項目復工之前,跟隨中鐵四局的建設者們一起來到工地。請專業的人士來駐守防疫,可見項目部對疫情防控的重視。

工地全封閉管理,日常消殺全覆蓋,員工實行分餐制,組織全體人員分批進行核酸檢測,確保防疫物資儲備充足……連日來,記者走訪武漢地鐵多個建設工地,所到之處,疫情防控真正做到了真抓實幹,不走過場,不留隱患。

建設工地築牢防疫牆,運營現場更是多措並舉,確保防疫安全。

自3月28日6時30分,暫停運營65天后的武漢地鐵重啟迴歸以來,武漢地鐵製定了科學的組織方案、保障方案,推出了一系列精準防控措施:紅外智能測溫系統測體溫、站內頻繁接觸點消毒,盡全力降低風險;掃碼乘車,安全員隨車監督提醒;測溫點、安檢點根據預案,採取客流控制,分批分段放行……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4月16日上午,在東西湖區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富民南路站施工現場,工地圍擋上的智能噴淋設施吐出絲絲水霧降塵,兩臺260噸的大型履帶吊車正在作業,數十臺挖掘機忙碌施工……復工前,項目部委託專業第三方對吊車、挖掘機等特種設備,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檢測。趕進度,更要保安全、抓質量。

武漢地鐵5號線和平公園站,項目部加強設備綜合調配,分別從昆明地鐵、寧波地鐵等多地調配精良軌道鋪設裝備,以高鐵的標準來施工,精益求精。

在地鐵12號線(武昌段)5標項目部,建設者們把土工實驗室“搬到”施工現場:項目部在試驗檢測同步平行送檢的同時,在施工現場設立高標準土工實驗室,既能為科技攻關、現場試驗提供基礎數據支持,又能夠對現場結構構件、鋼筋原材隨到隨檢;在該線路的青菱站建設工地,建設者們結合地鐵下穿段地層情況,對盾構設備進行“定製化”的技術改造與創新,確保地面及建築物沉降均在可控範圍內,隧道成型質量優良。

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稱,要繼續保持防控思想不放鬆,牢固樹立高質量發展目標,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精準施策,全面提速武漢地鐵建設步伐。

編輯:張迎

武漢地鐵防疫復工“加足馬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