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得主李洱直播首秀引关注,纯文学也收获近万人观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4月17日下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携其长篇小说《应物兄》一起做客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抖音平台上进行了他个人的首次直播。

本次直播不仅是他个人的直播首秀,更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在抖音平台上进行的第一次直播,对探索文学交流和推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直播活动有近万人观看,留言互动十分热烈融洽。

茅奖得主李洱直播首秀引关注,纯文学也收获近万人观看

李洱回应网友对《应物兄》书名、叙事艺术等提问

《应物兄》是李洱于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从问世至今备受读者喜爱。在本次直播中,李洱就有关《应物兄》的诸多方面与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直播时,面对读者的提问,李洱对《应物兄》的书名做了解释,他说:“一个作家很忌讳解释自己的书名。我想说,《应物兄》应物表明了和世界打交道的一个态度,怎么和世界打交道。虚己应物,后面还有四个字叫做恕而后行,虚己应物,这个虚己,说明这个己,自己是存在的,虚己表明有己,有自己,主体是存在的。应物,要带着自己对世界的经验,带着自己的对世界的看法来和世界打交道,然后认识到这个世界存在的合理性,各种事物,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它的不合理性。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恕而后行。《应物兄》这个书名也表明了我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身陷现实和日常生活当中的人的一种感同身受,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成年人在家庭在社会里面都在应物,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应物兄。因为它写的是人和这个世界,和自己内心的一种交流、一种交往以及这样一种交流之后所做出的一种选择。”

茅奖得主李洱直播首秀引关注,纯文学也收获近万人观看

在直播过程中,有观众提出对《应物兄》的叙事艺术很感兴趣,李洱老师也详细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应物兄》叙事上还是做了一些探索。怎么说呢,包括题目的方式,现代主义运动以来很少用人的名字作为书名了,那么当他用一个人的名字做书名的时候,在这个人身上寄托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在20世纪之前的很多小说,19世纪的很多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简·爱》,这些书都是以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书名。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也是以人名作为书名的。但是到了现代主义以后,在欧美国家用人名做书名的很少了,在中国进入新时期文学之后,也很少了,包括先锋文学也很少以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书名,其中的原因非常非常复杂,如果一篇论文能够讲清楚这个原因,它已经是非常好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分享读书心得,向读者推荐五本好书

李洱的这次直播,使得直播这种形式成为了纯文学交流的途径之一。在活动过程中,李洱与读者亲切互动,并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独家书单。他不仅向读者推荐了《红楼梦》、《红星照耀中国》、《围城》、《格列夫游记》、《骆驼祥子》等众多经典作品,还详细阐述了他的推荐理由。

本次直播活动举办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李洱在直播的过程中回答了许多关于读书的问题,与观众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

有读者提问,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我们应当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学海洋中取舍和选择?

茅奖得主李洱直播首秀引关注,纯文学也收获近万人观看

李洱回答说:“我的看法还是应该读经典。一部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在它成为经典的过程当中,这本书原有的诸多意义上,又被不同的解释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就是这本书这个时候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了,这部书已经囊括、吸纳了更多人的智慧,比如别人都在谈这本书,在谈论的过程当中,不同人的经验代入了这本书,那么这本书就成为这个时代或者人类历史上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意义的书,读这样的书,你从中肯定可以看到自己,即便他描写的不是你的生活,但是某一个读者在读这本书,某一个专家的生活跟你相近,当他读这本书的时候对这本书的解释把你的生活已经代入到这本书,从这本书仍然可以看到自己,这就是经典作品的一个奇怪的命运,奇怪的一种能力,他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很多的启示。当然对于经典,什么是经典的作品,这个很多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总的来说,一些作品人们认为就是经典作品。比如《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