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寄來的感謝信,有份量

“非常感謝第五巡回法庭並未因疫情緊張而停止工作,在您們的努力下,我們已經達成了和解。請向本案的審判長及相關工作人員轉達我們誠摯的謝意”。近日,一封來自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感謝信通過郵寄送到了第五巡回法庭。原來,在疫情期間,第五巡回法庭孫曉光團隊通過積極主動耐心細緻的電話溝通成功調處了一起標的額高達6億元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使得長達幾年的糾紛最終以雙方達成和解,上訴人撤回上訴畫上圓滿句號。而這封跨越千山萬水的感謝信就是來自該案的當事人。

一、6億工程起爭執

2012年,新疆某公司與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某縣政府簽訂《框架協議》,投資並總承包施工建設某BT項目。2014年,該公司與縣住建局簽訂五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分別就五條公路建設工程達成協議。上述合同簽訂後,該公司依約進場施工建設,案涉工程已經竣工驗收。後雙方因工程款支付問題發生糾紛而訴至法院,新疆某公司要求判令縣政府與縣住建局共同向其支付欠付工程款及利息共計6.3億元。一審判決後,新疆某公司不服,在知曉上訴費高達330多萬元的情況下,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最後該案依法由第五巡回法庭孫曉光團隊承辦。

二、戰“疫”辦案定“三不”

法官助理馬露分到該案時,時值春節。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同,“狡猾”的新冠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來。因傳播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各地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多處交通封閉阻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爆發。

“馬法官,政府拖欠我們這麼多工程款,我們都快經營不下去了”。打電話來的正是新疆某公司的職工陳某,言語中透露著無奈與絕望,心情十分焦慮。法官助理馬露耐心聽完陳某訴說的情況,意識到春節假期的延長,疫情所造成的交通阻斷和空間隔斷問題嚴重,該企業已經處於經營困難的生死存亡時刻。接完電話,法官助理馬露第一時間向主審法官孫曉光彙報了相關情況。主審法官孫曉光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在瞭解糾紛產生的癥結在於政府方沒有履行能力後,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高度,確定了“戰疫”時期“不影響企業發展”“不影響辦案效果”“不進行物理接觸”的“三不”辦案的思路。

三、辦案“三不”見成效

在主審法官孫曉光的指導下和書記員何玉瑩的配合下,法官助理馬露先後通過電話等非接觸方式多次與相關政府訴訟代理人進行了深入溝通,洞悉了政府方願意解決問題但因財政緊張履行合同義務存在一定困難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考慮雙方面臨的具體困境的基礎上,主審法官孫曉光站在中立的立場,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分期支付的解決方案。經過多次調解,雙方終於解開了心結,互諒互讓,達成和解。

四、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是標準

“如果所有的法官都像您們這樣考慮我們的訴求,為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就好了。”達成和解後,新疆某公司的職工陳某激動地說道。一直以來,孫曉光團隊把依法支持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訴求,依法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辦理好案件的標準。他們深刻地意識到,對於人民群眾來說,解決問題才是目的。只有充分尊重、理解當事人的立場和訴求,才可能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關鍵時刻,越見精神品質;越是重大考驗,越看擔當作為。司法公正不能等,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第五巡回法庭審判團隊在司法工作一線勇於擔當,貫徹多元解紛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調解作用,將調解工作貫穿於案件辦理始終,注重糾紛實質化解,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司法服務不缺席,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文:馬南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