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贾宝玉考中进士后如认真仕途会有一番成就吗?

春日之虎


要想贾宝玉进入仕途,而且还得有一番成就,这太难了。

他就是一个做和尚的料子。做官,他却做不来,所以即便他有应试的才气,却绝对没有做官的刚性。

这个有点像我们说的学历和能力的问题。他老爹都在官场里玩不转。他那性子,还不成了上上下下的“背锅侠”,让人给作弄死。

贾政对他的一顿毒打,宝钗、袭人对他的叮咛劝说,一股股“恨铁不成钢”的谆谆声流,一概被他当成了耳旁风。放到现在就是典型的“熊孩子”。

他在跟甄宝玉见面后,直接将甄宝玉否定,而将其归入“禄蠹”之流,这更像是对着镜子照了照,然后反手又把镜子打碎了——那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自己。

而贾母和王夫人又对他无原则的溺爱,这明显是贾政、薛宝衩、袭人等人的对立面。

可惜的是以贾政领衔的“劝学派”势单力孤。以致于让宝玉做官的可能性越来越远。

即便出于众人威压,搞不好,在国考的考场上,他自己就放了水。这种事情,宝二爷完全做的出来。



《红楼梦》塑造的的贾宝玉形象,作者肯定贾宝玉的叛逆,颂扬宝玉对封建礼教、男权社会的反抗,这里面融入了作者的自传色彩。

曹雪芹的一生,享受过钟鸣鼎食的富贵,也经历了半生穷困潦倒,家道败落后,主要靠卖字画以及朋友接济为生。

如果他靠其身边的朋友,在当时的社会里,混个一官半职的不是难事。可惜,在家道败落后,他以文人的敏锐视角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于人性的戕害和鞭笞。

反映到小说中,在创作上通过宝玉这个虚构的人物,无论口头还是行为的“倒施逆行”,都带着作者自身对于社会的强烈控诉。

所以,写作小说过程中,最后的结局有两种可能,一则贾宝玉成为一代铁血宰相,甚至造反起义颠覆封建专制,但这种可能性为零,因为宝玉没有那么刚性。也带偏了整个文风。

第二,贾府没落宝玉直接心灰意冷,而又没有求生手段,最终还是去当和尚。你看,惜春不就走的这个路子。


红楼梦可以看作是一部青春小说,剧中的宝玉及十二钗、各自的陪侍丫头多处于十五岁上下的年纪。大观园的青春梦逐渐破碎以后,以宝玉那不管小姐、丫头受到伤害时,都要往自己身上揽责任的性子,情殇的销魂蚀骨,宝玉迟早都要看破红尘。

经过宋代程朱理学注解加工过的《四书》、《五经》,这些为官的必修书目。这是宝玉口中那些浊臭逼人、泥做的骨头、国贼禄蠹等蠢物沽名钓誉的东西。

他喜欢的是《牡丹亭》、《西厢记》。

借大姐的光,大观园的一众姐妹丫鬟、莺莺燕燕的围绕中,给他塑造了一个青春乌托邦。

被封建礼教借王夫人的手拆了这个乌托邦以后。

宝玉只能带着“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垅中,女儿命薄”的吟叹,走进大雄宝殿,实践对黛玉的承诺:你死了,我当和尚去。

假如是:你死了,我就去做大官去。这不是曹雪芹,贾宝玉的人设。



田园学书


请分析贾宝玉考中进士后如认真仕途会有一番成就吗?。奇葩,封建社会能考取进士者能有几人?,什么样的人可以考取进士?如果按封建统治阶级的标准贾宝玉能考取进士,岂不是地球倒转,日出西山了吗?,一个连补封建之天资格都没有的顽石,而要登上封建之天的高堂,可能吗?。

请看“无故寻愁觅恨,有時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淒凉。可怜辜负好時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西江月,虽有夸大成份,而且有些地方还要正话反听,但纵观《红楼梦》,贾宝玉最讨厌的就是士宦经济,视为“俗气逼人,儒臭熏天”。

只是見到“世事洞明皆学间,人情炼达即文章”“心中便有些不快“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他所以喜欢一贯反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林黛玉,就是因为志同道合的原因。

这样的人,不要说“腹内原来草莽”。就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凡视封建统治阶级士宦经济为俗气逼人,儒臭熏天者。不要说考中进士,中个秀才也不可能。本来假设就不存在,不靠谱假设岂不是痴人说梦?因为相差太远了?


老兵4200


谢谢

我认为贾宝王真考上进士,他也难以混入浑浊不堪的官场,一个人的性格,和对事物的看法不是一时形成的。

贾宝玉秉性清纯丶热情丶善良,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正直的悲悯者。他聪明,有觉悟的空灵者。

他爱长辈,爱贫穷民众,爱亲人,爱身边的每个小丫鬟。唯独讨厌官场虚伪应付。反对封建家庭礼教,厌恶“读书做官”论,不想走仕途道道!也因此没少挨父亲毒揍!

如果他想通要参加科举考试,那也只是证明自己参赛能力,完成家庭长辈的希望,改变旁人偏见。

他与黑暗官场是格格不入的。即便为官,他也不会同流合污,甚至于朝庭也未必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