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二胎,有什么建议吗?

历史可以细看


希望生个二胎的姐妹奉劝赶紧生,要趁早趁年轻生。

我是个80后的二胎妈妈,我们二胎和老大相差了八岁。我的原因是刚赶上二胎开放所以去赶了一个,本想赶个女孩,谁曾想又是一个男孩。因为在备胎时就计划好好的,人算不如天算。[捂脸]后因为家中变故,孩子在奶奶带四个月后要我一个从未带孩子的人自己带了,所有的事一堆儿来,老人病了一个去世一个,孩子又小,老人又老了,怎么办,怎么办,老公家中又是独生子,那段时间真的感觉未来生活天要塌[呲牙],现在熬过了,生活好多了,只是没了原来的安逸,但我心里不后悔。

假如我当初早点去生二胎,老人还年轻可以帮我,那么后面生活不用那么苦累。

所以姐妹们要二胎的还是趁早,趁年轻。


女儿国的王


首先我觉得应该遵从你自己的内心,你自己很想生,那么我觉得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生一个,最好是跟你家大的间隔五岁左右。随着二胎的开放,我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生了二孩。朋友甲生的是兄妹组合,哥哥五岁,妹妹两岁多。说实话相差有点近了,俩孩子都是聪明活泼可爱的,免不了打打闹闹,她又是一个人带孩子,管得了这个顾不上那个,真的是每天都在上演世界大战,大人累得很。朋友乙家一样的兄妹组合,今年刚生的二胎,小妹妹目前还是未满三个月的小婴儿👶,哥哥已经五岁多了。妹妹一出生,哥哥就拉着妈妈说,妈妈,谢谢你给我生了个朋友。并从此以后逢人就兴高采烈的介绍他们家的新成员,这是我的亲妹妹,妈妈给我生了个妹妹你到我们家里来看啊,浓浓的自豪感跟满足感。并且所有跟妹妹有关的事他都很乐意帮忙,比如帮妹妹拿个小奶瓶、尿不湿、小衣服等等。家里有老人照顾,又有了生老大的经验,并且哥哥很爱妹妹,所以生了二胎的朋友乙恢复得很快,脸色红润喜上眉梢。

总体来说朋友甲乙都不错,儿女双全人生赢家。甲就是自己比较强悍能干凡事都靠自己,前期要辛苦不少,但总体的家庭氛围比较自由无拘束。乙呢就比较轻松一些有老人帮忙照顾,但一大家子男女老少都在一起生活难免有矛盾。总之各有各的好,生活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后还是要你自己考虑好,遵从你内心的选择,做出决定了就勇敢的走下去。



青芒果妈妈


你好,我是梓宸爸爸,提倡现代化科学育儿。

现在开放二胎,很多宝爸宝妈都有想要生二胎的想法,一是可能头胎是个女宝,想再要个男宝,二是可能觉得一个孩子有点孤单,想要给孩子添一个伴,但是不管是哪种原因,生二胎考虑的问题也有很多,宝爸宝妈一定要考虑清楚。

生二胎的最佳年龄

一般来说,23~30岁之间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而男性则是30~35岁之间。

尤其是女性,想生二胎的话最好越年轻越好,最好在30岁以前,最晚也要在35岁之前,因为女性35岁之后,生育能力会下降,身体各项器官,尤其是生殖系统会逐渐老化,进而导致卵子质量变低,胎儿发育异常的几率也会增高,女性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增高。

什么是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是妈妈们要懂的一个词,高龄产妇剖腹产的死亡率为每10万人死亡18.3人,临床上,高龄产妇指的是35岁以上的初产孕妇,她们也被称为“高危孕妇”。

想要二胎的爸爸妈妈要尽早打算,不然年龄会成为宝爸宝妈们的“绊脚石”。

高龄产妇一般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的第一次妊娠的产妇,或者受孕时再34岁以上的产妇。已经生了大宝的宝妈,生二宝时年龄在35岁以上也是属于高龄产妇的归属中。

生二胎需要考虑的问题

1、家庭收入

养孩子需要大量的“投资”,“穷养儿子富养女”,男宝女宝都需要大量的家庭收入来源。

像生活、教育、医疗这些必须要支出的以外,还有房子、车子、嫁妆等等隐形支出。

2、家庭教育

在孩子上学之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感觉现在教育一个孩子,就需要花费我所有的精力,而且还感觉自己教的不够好。

孩子的教育十分的重要,要有详细的规划,不要“生而不教”。

3、家庭和谐

如果想要生二胎的话,一定要先照顾好大宝的情绪,跟大宝取得良好的沟通。不然的话,以后两个孩子之间会有矛盾,不利于家庭和谐。

而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4、孩子之间的平衡

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两个孩子就要准备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做好孩子之间的公平和平衡。不要重男轻女,或者偏心某一个孩子。

5、老人的情绪

如果是家里老人带孩子,还要照顾好老人的情绪,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不然,受苦的还是宝妈。

剖腹产的妈妈要多久才可以生二胎

宝妈们在进行剖腹产以后,需要等到两年以后才能够再次怀孕。


因为经过剖腹产以后,在子宫壁的刀伤,在短期内是无法很好愈合的。如果太早怀孕,不停发育的胎儿会使子宫一直增大,那么子宫壁就会变薄,就会使妈妈们之前剖腹产刀口处的结缔组织缺乏弹力。

再加上新鲜的瘢痕在孕晚期或者孕中期容易胀破,会导致孕妈腹腔大出血,甚至危及母子生命。

结语

生二胎不是小事,宝爸宝妈第一个要注意剩余年龄,第二个要注意备孕。

并且做好详细的规划,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孩子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