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全线杀跌,股民如何以低成本保护自己?

在以往工作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投资者非常认同期权保险策略。另一方面,又觉得认沽期权的权利金过高,难以做出决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化解这个难题。

一般来说,买入1个月期限的平值认沽期权,大约需要花费3%的成本。而且期限越久,价格越高。

为了降低成本,投资者只能缩短期限,或是调整行权价。但是,投资者选择的保险期限主要取决于投资周期,不会随意调整。因此,只能从认沽期权的行权价入手,解决保险费用过高的问题

我们来看这张表格(如下图所示),它显示的是2020年3月26日收盘时,50ETF期权4月合约的权利金,从表格中可以发现,对于1个月期限的合约而言,随着合约虚值程度的提高,权利金迅速下降。虚值程度4-5%的合约,权利金相当于平值合约便宜了50%,大大节省了成本。

全球股市全线杀跌,股民如何以低成本保护自己?

也许大家会问,这不就降低了保险效果吗?

是的,确实会降低。但是,这样的变通并没有脱离实际。

困扰广大投资者的问题难道是小幅亏损吗?从来都不是。

只要能将大幅亏损的极端风险锁定,适当的变通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谁能保证行情一定会下跌呢?


我们还可以通过构建熊市价差的方式来降低权利金。

全球股市全线杀跌,股民如何以低成本保护自己?

简单来说,熊市价差是在买入一个认沽期权的同时,再卖出一个更虚值的认沽期权。

我们再来看刚才那张表格,投资者在买入4月2650认沽期权时,支出权利金884元,同时,再卖出相同月份2500的认沽期权,收入权利金383元。

全球股市全线杀跌,股民如何以低成本保护自己?

采用这个结构,在合约到期时,从2650到2500的区间可以免受标的下跌的困扰,低于2500的下跌部分则不受保护。与单纯买入2650认沽合约相比,熊市价差策略的总成本更低。投资者可以根据对未来行情的判断,灵活选择不同的行权价组合。


在前两篇文章《股市跳空低开100点,重仓投资者为何不急于抛出股票?》和《巧用期权,加速解套,股民如何给自己分红?》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保险策略和备兑策略。保险策略是在持有股票的同时,叠加买入认沽期权,而备兑策略则是叠加卖出认购期权。

在多空方向上,买入认沽和卖出认购都是看空的。因此,保险策略和备兑策略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冲投资者手头持有的股票多头,帮助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

基于这个原理,投资者可以综合使用保险、备兑策略,优化保护效果。

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在采用保险策略的同时,叠加卖出虚值认购合约。这么做,是为了以让渡部分可能存在的上涨收益为代价,降低保险策略的成本。

我们来看模拟行情。

投资者张先生以每份3.0元的价格买入1万份50ETF,为保护市值不受行情下跌影响,张先生又买入了1张当月到期行权价3.0的认沽期权,为此支付了900元权利金。

考虑到未来1个月行情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张先生选择追加卖出1张行权价3.2的当月认购期权,收入权利金350元。

通过构建上述组合,投资者显著降低了总支出成本。


期权小策略:

01.《股市跳空低开100点,重仓投资者为何不急于抛出股票?》

02.《巧用期权,加速解套,股民如何给自己分红?》

03.《股市弱势震荡,股民如何以低成本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