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幾年了,提起他我仍痛苦不已……告別創傷,你需要這麼做

玲玲的父親去世兩年了,但她還一直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一想到父親,玲玲就控制不住的難受,痛苦不已。有一次,在玲玲跟供應商洽談結束後,對方祝福她說:“祝您和家人平安健康。”玲玲聽到這句話,瞬間嚎啕大哭,將供應商嚇壞了。過了十幾分鍾,她才抽抽搭搭的結束了眼淚,為自己剛才的行為向對方道歉,並解釋了緣由。

原來,玲玲十歲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是父親一手將她撫養長大。為了不讓玲玲受委屈,父親也沒有再娶,父女兩人感情格外親密。由於玲玲工作比較忙,經常要出差,陪伴父親的時間就比較少。本來玲玲以為來日方長,可沒成想父親在一次去接自己出差回來的途中出了車禍,搶救無效去世了。

父親去世幾年了,提起他我仍痛苦不已……告別創傷,你需要這麼做

父親與女兒一起愉快的聊天

這對玲玲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父親離世後整整一個月,玲玲都是以淚洗面,滿腦子都是父親的音容笑貌。大概過了一年的時間,玲玲才逐漸從悲傷中走出來。但是,只要一聽到“父親”、“家人”等字眼,玲玲還是會想起父親,痛苦得無法自已。

父親的去世給玲玲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傷害,這種創傷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被玲玲淡忘,而是在他人提及某些詞語時突然發作。玲玲的這種表現,就是典型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一、什麼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心理學中,創傷後應激障礙指的是個體在經歷創傷性事件之後表現出來的持續存在的典型症狀。這裡的創傷性事件,也就是我們通俗講的天災人禍。玲玲父親過世,對玲玲來說,就是創傷性事件,而玲玲在聽到別人提及相關詞語時出現的突然嚎啕大哭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表現之一。

父親去世幾年了,提起他我仍痛苦不已……告別創傷,你需要這麼做

創傷後應激障礙是一種長期持續存在的創傷後心理失衡的狀態。調查發現,有40%-60%的人經歷過創傷性事件,但只有8%的人會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也就是說,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出現像玲玲這樣的情況。

雖然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不高,但是,在經歷重大創傷後,人的心理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及時疏導、解決這些問題,很可能會讓人一生受其困擾,給生活帶來難以估計的影響。

二、如何告別創傷後遺症

創傷性事件會嚴重影響到人的正常生活。就像玲玲一樣,雖然她的父親已經過世兩年了,但時間並沒有改變她的創傷後遺症。所以,時間並不能讓人告別一切,真正要想告別創傷後遺症,可以從下邊幾步著手:

父親去世幾年了,提起他我仍痛苦不已……告別創傷,你需要這麼做

揮起帽子,向過去告別

1、回憶創傷性事件

回憶創傷性事件,即將這個事件的原貌呈現出來,包括所有的細節,並接受當時發生的一切事實。整理細節,可以還原整個事件,更能有助於經歷了創傷的人直面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2、體驗當時的感受並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回顧創傷性事件時,往往會再次體驗到當時的感受。體驗當初最原始的感受,才會直面內心真正的情緒,然後將這些情緒通過自己與自己交流(如自言自語、寫日記),與他人交流的形式將當時的感受、情緒都說出來。

3、釋放自己的情緒

表達自己的情緒,是釋放情緒的開始。唯有情緒真正釋放了,才能真正做到放下。而要想真正實現內心的平靜,撫平創傷,不僅需要接受現實,釋放自己的情緒,還需要放下其他與之有關的人或事。就拿玲玲來說,雖然自己所愛的父親已經離世,但她仍然需要接受父親再也不會回來、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的事實,所以玲玲要學會放下父親和與他有關的一切。

父親去世幾年了,提起他我仍痛苦不已……告別創傷,你需要這麼做

將自己的情緒對人傾訴

4、換個方式思考

經歷創傷後的人思維方式大多是負面、消極的,也很容易產生錯誤歸因。就拿玲玲來說,她一直認為是自己出差導致父親車禍身亡,所以一直拒絕出差,也因此丟了原來那份還不錯的工作。而換個方式思考,會幫助玲玲重新塑造積極、正面的想法。仔細分析父親離世的整個事件,玲玲就會發現這並不是因為自己造成的,一切只是個意外而已。

想要告別創傷後遺症,就要直面自己內心的感受,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心懷希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告別痛苦,獲得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