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陶淵明,即陶潛,字元亮,是東晉的大詩人,大文士。他不同流俗,在安富尊榮的時代中自有一股清流風範,如雲中白鶴一般立於汙濁橫流的官場,最終不堪其擾,振翅而飛,歸了他嚮往的山野情趣中。陶淵明的這種名士風範淡然之氣影響了後代無數的文人雅士,也為這些不願同流合汙,不滿時政世風的讀書人提供了一條可行的去路。

史書中記載,在陶淵明生活的晉朝世風日下,時政腐敗。在當時,“政出多門” , “刑網峻急”, 且三公能辭榮善終者,未之有也。”可見其時政場之黑暗險峻。在《晉書·陶潛傳》中記載陶淵明曾“為州祭酒”,但最終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復為鎮軍、建威參軍可他說想做個文官。於是“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管這事的人便讓他做了個彭澤縣令,但最終陶淵明因為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而選擇了辭官隱居。

讀書人的一身所學精神追求讓他們“不進群”

陶淵明作為中國古代名士典範,他不屑權財,傲視權貴且鄙夷小人,他不願意為了小小富貴權力便放下心中的追求,更不願意,諂媚自己的當頭權貴和小人。他身上讀書人的一副傲骨響噹噹地擲地有聲。為後世文人做出了表率。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1. 陶淵明代表的文人特徵

我們先從陶淵明的,人生歷程說起,在陶淵明入世前的29年內,他的家道中落,年幼喪父,不得已而寄人籬下,但同時他也雲遊四海學究四方。在這個階段,他基本確立了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人生志向,這也是很多文人起初的一個心路階段,即為立志於治國平天下。

在其後的十三年內,陶淵明開始出世入世,這一階段也是他一生中最為煩惱痛苦的時段,在這段時期,他想要施展抱負,為國家為人民作出他的貢獻,但這段時間卻讓他身心疲憊,而他在官場中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大多都是些卑劣小人和權貴

“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渭迷,直道者雲妄。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傍;雖懷瓊而握蘭,徒勞諸而準亮。”

所以陶淵明才會說出,“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而後欣然歸往田園,歸了他那閒淡自在的生活,在這裡我們便可以看到陶淵明身上的那一副傲骨,寧願官場失意,也不願為這些所謂的權謀富貴折腰。而這種儒士的傲骨,就是他“不進群”的重要原因。

2. 對五斗米的新解

古書典故詞典中對五斗米的解釋是陶淵明當縣令時候的微薄俸祿,而在《中國典故辭典》中也差不多是這樣,也就是說,他們認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指不願意因為這微薄俸祿,而屈膝討好他的上司,這種說法不是特別合理。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因為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記載的很清楚,“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晉書百官志》中也有相同的說法:“縣令、長,秦官也大者為令,小者為長。縣令千石至六百石,長五百石。”可見五斗米應該另有解釋。

《後漢書·劉焉傳》:“曹操破張魯,定漢中。魯,字公棋。初,祖父陵,順帝時客於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輒出米五斗,故謂之‘米賊’陵傳至衡,衡傳於魯,魯遂圭號‘師君’。《後漢書 ·靈帝紀》“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時巴部巫人張修療病,愈者僱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 由此,我們推斷,陶淵明所謂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是指不為信奉五斗米教的人折腰

而這信奉五斗米教的人是誰呢,在《晉書·王羲之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隸。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 剛好陶淵明29歲出世的時候,擔任江州祭酒,他的上司就是王凝之。我們由此可以判斷,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主要是指不向王凝之這類權貴屈膝諂媚。而這種解釋也

更符合陶淵明不畏權貴,傲視權貴的人格特徵。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3. 陶淵明對後世文人的影響

陶淵明其實對後世文人而言,其實是一種先驅者的角色,他敢於脫離官場這個對於讀書人而言實現抱負的唯一途徑,敢於無視權貴,敢於傲視他們,敢於蔑視那些仗勢作福的小人,敢於不與那些爭名逐利的官宦

合作。這種角色的存在,使得後世的文人在面臨相似的情況時可以坦然面對,可以在離開官場,離開那些他們瞧不上,看不起的官宦時,有了一縷思想寄託。他們可以安心地去“不合群”,去投身其他的生活,將自己的一身抱負用在山水之中

4傳統學說的發展對文人的影響

儒家倡導“修身治國平天下”。讓讀書人先培養自己的德行以達到修身的目的,在這之後讀書人再用自己的知識、想法、德行去調節人和社會之間的矛盾與聯繫。即是“治國平天下”,但這種方式是建立在讀書人的道德修養上面的。“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這種方式告訴讀書人“天下有道則現,天下無道則隱”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但在東晉至隋唐時期,也就是自陶淵明所處的時代起,釋道二學開始逐漸展露崢嶸,到最後形成了儒釋道三家並立的局面。道家學說強調“清淨無為

”,倡導以不合作來對抗昏庸的統治者和小人。尊重個性的純樸,以此來否認世道的虛偽。釋家強調自我覺悟,以此達到自我的解脫,以達到身心的大自由。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這三家學派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學子,當他們身處複雜險峻的官場,早已身心俱疲,便不再去強迫自己,為了自己的理想討好那些權貴‘那些小人,也不用與那些爭名逐利之人為伍,可以脫離世俗,遠離官場卻做那閒雲野鶴的隱士,可以“不進群”

5.後世文人“不合群”的典例

說到不合群,說到藐視權貴,大家都會想到一位家喻戶曉的文人:李白。李白在年輕時分也懷有一腔對功名事業的熱血,和治國為民的偉大抱負。畢竟對於讀書人而言,修身治國平天下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李白不願意通過科舉進入仕途,他希望有人能夠賞識他的才華,然後被人舉薦進入官場。

一直到742年,李白才被吳筠舉薦,從而被皇帝召見,成為供奉翰林。李白進入官場後不願意對那些權貴低頭,甚至他曾讓“龍巾拭吐,御史調羹,力士脫靴,貴妃捧硯”。更別說那些趨炎附勢之人,那是打心眼裡瞧不上。

而正是這種不合群,他開始被那些權貴小人排擠,皇帝也不得不讓他奉命遊歷天下,在遊歷的過程中,李白曾寫下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其中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讓我們看到了他身上屬於文人的一副傲骨:我寧願出走,也不願折腰於你們這群權貴,不願去附和你們這群逐利小人,我不進你們這群也罷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官場對於對讀書人而言,常常是黑暗險峻的

古代官場,一直便是一個魚龍混雜之地,由於讀書人實現抱負不得不入仕,所以免不得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這些人之中或許也有高明之士,正直之士,但更多的不過是些追名逐利的人,他們沒有什麼追求,甚至沒有什麼底線。而讀書人“不進群”

這個“群”便是這些逐利之人和權貴

1. 官場的黑暗逼得文人“不合群”

不同的時代,官場有著不同的特徵。我們先從晉朝講起:在陶淵明生活的東晉王朝,因為常年處於動亂之中,軍閥勢力殘酷的鎮壓,迫害人民,“聲自桓立來,驅盛殘敗,至乃男不被養, 女無匹對”,“州郡邊江,百姓遼落,而沒調送迎,不得止息”所以官場自然汙濁橫流。“終日馳車走,不見所間津”就是對這些人最好的寫照。

而那些不願意和他們一起同流合汙的人自然會被排擠,所以在那個時代,這些文人,這些讀書人才會選擇“不進群”。到了唐朝,由於國力強盛,官場的形勢有了很大的改觀,許多的讀書人的抱負得以施展,但隨著唐王朝漸漸頹敗,官場上某些小人,權貴漸漸的開始互相抱團,他們為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不斷地打壓那些不配合他們的讀書人,這其中最好的例子便是我們熟悉的詩仙李白。

陶淵明不進群:不是讀書人“不進群”,而是官場“太黑暗”

在宋朝,由於宋王朝先天不足,其王朝氣象遠遠不能與唐朝相比,但其國風偏弱,對士大夫有天然的尊敬,所以宋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文人可恣意施展抱負,用自己的一身所學去治理國家,但隨著外敵入侵,宋朝國運不斷衰敗,北宋割地割成了南宋。

在這種大勢之下,官場之風有了很大的改變,那些沽名釣譽之人不斷出現,又開始排擠有抱負的讀書人,逼得他們無官可做。讀書人又只有走出官場。而在宋亡以後,其實已無華夏之名,讀書人的舞臺和機會更加得稀少,官場愈加黑暗

。讀書人更不會“不進群”了

總結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這種行為代表著讀書人不願降低自己的人格而去討好權貴和小人合作的一身傲骨。而讀書人的一身所學更是讓他們不會屈膝折腰與權貴、小人。在官場中拉黨結派排擠他人已是常態,但讀書人又怎會願意去趨炎附勢呢?他們一身所學不允許,他們一副響噹噹的傲骨更不允許。所以這些讀書人、這些文人只有選擇“不合群”了。

參考文獻

1、韓國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新證》

2、鄒文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新解》

3、吳惠娟《淺析宋代的‘崇陶’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