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何以呼喚“匠心”

讀書何以呼喚“匠心”

言及“匠心”,大多人總是將其與幹技術活兒聯繫在一起,而斷斷不會想到讀書其實也是需要“匠心”的。事實上,讀書一旦缺失了“匠心”,就會因此而消解了讀書本來應該有的作用和效果,漸漸地讀書人的讀書激情和興味也會式微下降。

讀書之所以呼喚“匠心”,單純從讀書過程這一維度就足以說明之。誰都明白這樣一個基本道理,我們讀書的過程就是一個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從小到大、從少到多而不斷積累、豐富知識與智慧的漸進過程。而積累、豐富的過程當與讀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聯,如果讀書浮光掠影、囫圇吞棗,怎麼可能讓知識與智慧在自己的心中生根?生不了根,又怎麼期待發芽、開花、結果?想起國學大師錢穆當年在給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孫女錢婉約的回信中強調:“你們的古典文獻專業,據你報告,課程應該是注重在本國曆史文化的大傳統上,這是正確的。苟非對歷史文化傳統有認識,即不易瞭解到一切古籍深處;但不瞭解古籍深處,亦不易認識到歷史文化傳統之真意義真價值所在。”他還說:“《先秦諸子系年》一書不宜早讀,《論語新解》則儘可讀,讀後有解有不解,須隔一時再讀,則所解自增,最好能背誦本文。積年多讀,則自能背誦,能背誦後,則其中深義自會體悟。《莊子纂箋》亦宜看,亦該重複看,不必全能背誦,但須選擇愛誦篇章到能背誦為佳。”錢穆先生的這番話,既說明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又強調了讀書須運用“匠心”,對重要篇目力求在反覆讀乃至背誦上下功夫的治學之道。

如果說,積累、豐富書本中的知識與智慧更多靠的是閱讀記憶與留痕的話,那麼,要通過由表及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功夫,進而真正把握和領會這些知識與智慧的精髓,我們還得“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換言之,我們必須拿起思考的“篩子”,對這些所謂的“金礦石”搗碎以後進行必要和可能的“過篩”,使過濾石渣而留下金子。否則,照單全收,一讀就信,一信就學,有時難免出盡洋相,而以訛傳訛則害人匪淺。有位讀書人說得好:讀書更像是一場思維的狂歡,一場與思想者跨時空的相遇。我完全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讀書須臾離不開思維、思靠,而積極的思維、認真的思考就是“匠心”頻頻躍動的標記。或許,“搜索引擎”“知識付費”對一些讀書人頗有誘惑力,但充其量這不過是緩解知識與智慧焦慮的一勺雞湯而已,偶爾為之可以,長期肯定不行。畢竟,讀書應該是一種讀書人駕馭讀書的自主行為,若讀書不再灌注以思考為核心的“匠心”動力,不要說會抽離了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更是會將自己束縛在由作者堆壘、砌築的思想圍牆裡而信馬由韁、任其擺佈,甚至會因此而鎖閉心靈的認知,妄斷擅論,這樣的讀書到底是很可悲可嘆的。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先生對於讀書做學問的比喻,既生動形象又給人啟迪,尤其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個第三境,其實就是我們讀書人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須知道,我們讀書的目的除了要積累豐富、理解把握知識與智慧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在這一基礎上讓邏輯歸納來個登高望遠,令觀念轉換來個騏驥一躍。總之,要藉此去表達屬於自己的真情實感、提出屬於自己的真知灼見。不然的話,大家只是在原來知識與智慧的圈圈裡打轉轉,不僅人類的知識與智慧難以實現創新發展,而且對於讀書人自己也是枉費精力、徒勞無功。而要登臨讀書的第三境界,我們還得仰仗“匠心”,讓“匠心”引領讀書者既“鑽得進去”又“跳出來”,從而在深入淺出中助推靈感的湧現、思想的碰撞、觀念的創新,在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中採擷屬於自己的新的知識與智慧。記得有位日本作家說過:“敢於把照耀眼前的燈——大多是別人給自己的東西——滅掉,敢於在黑暗中凝神遠眺,找出遙遠的目標,不管對誰來說,這種勇氣都是非常必要的。”這段話似乎太適合我們讀書了,“敢於在黑暗中凝神遠眺”就是讀書“匠心”,“找出遙遠的目標”正是我們期盼的“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

以色列學者赫拉利在其寫的《人類簡史》中說到,動物也有語言,但動物只能講述世界上存在的、可以感覺到的東西,唯有人能夠表達看不到的東西。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對客觀世界的‘讀’是能夠以編碼後的符號為中介的。這樣就有了意義世界,人就可以有共享的意義,如上帝的觀念、文化傳統、民族精神、紙幣的價值;也可以表達那些看不到的規律性的東西,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事物的發展趨勢。”是否可以這樣說呢?我們讀書正是自身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結果進行編碼、記敘表達的意義再生成的活動——而這無疑為我們的讀書注入“匠心”,由此去尋求更廣闊的意義和作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讀書吧,不要辜負了書籍,不要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來源:上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