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连涨, 拉大了“事退”与“企退”人员的差距, 是否公平?

文/社保一哥

2020年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出台后,广大退休同志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虽然各省还要根据通知精神,确定养老金调整的具体方案,但人社部文件的出台,标志着2020年养老金已是板上钉钉。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刚刚看到上涨通知的部分同志,高兴之余,居然又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增涨的幅度讨论起来,争得不亦乐乎。

养老金连涨, 拉大了“事退”与“企退”人员的差距, 是否公平?

首先,我们承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事退”)的养老金与企业退休人员(以下简称“企退”)之间的养老金,在平均值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主要原因是两者间的核算方式不同,常称为"双.轨制"造成的。

这点,在我们家里就体现的非常明显。我父亲今年85岁,是机关单位正处级干部退休,一个月有将近8500元的养老金;岳父比我父亲还大一岁,当年毕业进企业当了技术员,现在的养老金只有不到5000元,仅是我父亲养老金的一半略多一点。

其余刚刚参加工作之初,两人各方面相差无几。但由于所进单位不同,差距慢慢地不同了。

养老金连涨, 拉大了“事退”与“企退”人员的差距, 是否公平?

其次,“企退”与“事退”之间的差异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为了消弥影响,自2014年10月份就已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为了保持平稳过渡,所以设置了十年过渡期。自2024年10月开始,也就是还有4年半左右的时间后,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核算方式就相同了。

但是,核算方式相同,不代表养老金相同。企退人员还是要尽可能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尽可能延长缴费年限,这样,退休时养老金才能高些。

也顺便提醒一下正在企业工作的同志:有些不良的企业主,为了逃避责任或是减少支出,常常降低劳动者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还美其名曰说:“多缴没有,少缴点社保,到手的钱能多些。”千万记住,这种行为,即违法,又损害劳动者长远利益。

养老金连涨, 拉大了“事退”与“企退”人员的差距, 是否公平?

第三,近些年来,在养老金调整时,很多省份已经尽可能调增企退人员养老金的涨幅,同时,控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涨幅。

例如,山东省2019年调整养老金时,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涨幅为5.47%,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涨幅只有4%。再有如北京市,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先是公布了企业养老金调整方案,而机关事业单位的方案之后很长时间才发布出来。

养老金连涨, 拉大了“事退”与“企退”人员的差距, 是否公平?

再有,整体而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要高于企业职工,学历要高于企业的平均水平。也由于上学的原因,工作人员平均参加工作的年龄要大于企业职工,所以工作时的起薪就高于企业的平均值,多吃了一份学习的苦,起薪高些也是正常的。

再加上之后的薪资调整,2014年10月前不用缴纳养老保险等原因,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薪资水平高于企业职工。

自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时,机关事业单位缴纳足额、及时,而部分企业职工则未缴、少缴。

这样一来,在享受养老金时,“企退”职工必然也就少于“事退”职工了。

当然,现在两者已经开始“并轨”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者核算的方式就会相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