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被好友和公号文章安利了无数遍的我,最近终于开始看《大明王朝1566》了。


明史我是觉得很有意思的,在中国历史上,你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明朝一样肆意妄为、野蛮生长的朝代了,每任皇帝都做的颇有特色,明朝言官的战斗力比之现在的键盘侠也不遑多让,更因为朱元璋废相立阁导致的党政不断,这都使得明朝的故事要比其他朝代要丰富了许多。


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不过以我的涉猎之少、学识之浅自然是不敢上来就开始谈明史,电视剧看了十集有余,目前最触动我的有一点,而这一点是我在三个人身上看到的:高翰文、海瑞和胡宗宪。


(本来这里应该介绍些背景,不过这件事前因后果比较复杂,并非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而且不讲背景对于大家理解这几个人并无影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优酷找来这部剧看一看,相信我,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胡宗宪和高翰文在这一点上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是对朝局洞若观火、对党争看的无比透彻的封疆大吏,一位是凭借理学文章备受瞩目、又是小阁老门生的青年才俊,可在他们身上却清晰地表现出了一个实干家和一位理想主义者的差别。


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胡宗宪自不用说,徐阶、高拱正忙着扳倒严党,在这个时期,朝廷真正好用的人才也就只有胡宗宪了,这也是为什么他需要一边主持抗倭,一边负责改稻为桑国策的原因。


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嘉靖虽然常年沉迷炼丹吃药不上朝,但是对于人才心里还是有数的。


公忠体国的胡宗宪于嘉靖而言更像是家里那个不哭不闹的大儿子,内阁和严党整天找茬掐架,嘉靖每天大部分都花在平衡这些势力上了,苦活累活都是胡宗宪的。


胡宗宪曾对赵贞吉说过:我大明朝几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支撑大厦也就靠你们这些理学之臣了。


可在当时,整个东南几乎都是凭着胡宗宪一人在苦苦支撑,前线打仗,后方还有人贪墨朝廷巨款,内阁和严党又忙着扳倒对方。


几乎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胡宗宪,嘉靖时期的大明就已经乱了。


公忠体国的评价是嘉靖给的,胡宗宪毫无疑问是实干家,不仅吃苦耐劳,而且两边都不讨好。


嘉靖身边的大太监吕方的评价最形象:胡宗宪此人就像个小媳妇,上边公婆要伺候,下边儿女要照料,可是该做的事情还必须得做了。


这就是实干家,不会把理想挂在嘴边。

可是有两件事他们从未忘记,一件是良心,一件是理想。

即使前方这条路再黑暗再坎坷,即使身边有无数的人嘲笑你说你傻,也要支撑着自己年迈的身子颤颤巍巍地走下去。


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高翰文的运气不算太好,因为自己提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略所以被小阁老派来任杭州知府,这并不是个好差事。


当时杭州的改稻为桑已经初现胶着之势,如果此事办成他也许可平步青云,可万一办不成那就只有成为小阁老的替罪羊。


对官场规则一无所知的高翰文,对于改稻为桑这趟浑水更是毫无思想准备,居然能在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保全下来全身而退,真的是不可思议,难怪胡宗宪最后会评价他是个有福气的人。


不过除了运气使然,也正是因为他的理想主义,才最终保全了自身。


如此看来,为美人计所陷害,为了脱身请罪主动进诏狱也都算不得什么了。


当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所付出的代价不光在明朝历史上即使只在嘉靖朝都显得不值一提。



与高翰文形成鲜明对比的不只有安定东南力挽狂澜的胡宗宪,更有以直言闻名、以清廉留史的海瑞。


在改稻为桑之前,海瑞只是一个县里的教谕,被举荐去当淳安县令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以前海瑞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个只会直言进谏的愣头青,清廉有余却实干不足。


然而剧中的海瑞形象却让我眼前一亮,相较于高翰文的初出茅庐,海瑞在官场上显得太老练了,这里的老练并非指他圆滑市侩,是指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谕,却能够凭借着熟读大明祖制和律法而将郑泌昌、何茂才二人的种种手段压制,而且很明显,他对官场上那些人的下作伎俩都是心中有数的,在这一点上,高翰文对比之下就显得尤为稚嫩。


海瑞自己更像是是介于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一方面,胡宗宪的老成谋国,海瑞实难以相比,而胡宗宪斡旋于多方势力之间却仍能将实事做成,这更是海瑞所万万不能及的;

但是另一方面,海瑞的理想主义并非只停留在口头上,他是真正地为百姓做了些实事的,他的理想主义建立在自己四十多年对百姓生活的体察上,所以这也是海瑞不论在哪个地方当官在百姓中名声都很好的原因。


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实干家中间到底差了些什么?


这三个人,正是理想主义和实干家的三个最重要的阶段,当然,也有一些人根本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个我们暂且不谈。


从高翰文到海瑞再到胡宗宪,一个理想主义者不经过现实的捶打是没法成为真正的实干家的。


书生误国也许说对了一部分,但是错不在书生,错在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让书生去治国。

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是很难的。这些书生的理论和实践之间有一条很大的鸿沟,可是没有人教他们怎么跨过这道鸿沟。

有千千万万的书生,读圣贤之书,研宋明理学,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和高翰文一样,以为孔孟之道就是治国良策,以为圣贤之言就能兴国安邦,却被现实狠狠地当头一棒,告诉他们信仰的理想主义在这里行不通,这其中的一部分会迅速转换阵营,将理想抛之于脑后,沦为平庸之辈尚且罢了,万一沦为江山社稷的蛀虫,便是真的堕落。


还剩下一部分人,他们会迷茫,他们会怀疑,最终他们选择了妥协,妥协并不意味着背叛,接受政治的规则,可理想和良心不能丢,是忠是奸,是善是恶,可不争一时,却必争万世。


惟有心存理想之志,身行实在之务,才是真——国之栋梁。


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是要过这道坎儿的,至于具体怎么过,那些实干家做选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过我想谨记下面这句话总是没错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