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本文由小雄聊历史原创首发,如有转载,敬请标明!

大家好,我是小雄聊历史,今天和大家聊聊明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太监刘瑾的故事!

明朝武宗正德年间,京城内外都在传说,说京城里有两个皇帝,一个是“立皇帝”,一个是“坐皇帝”。“坐皇帝”自然指的就是当时的当朝天子明武宗朱厚照;那么,这位“立皇帝”、“刘皇帝”,又是何许人呢?说来让人不敢相信,这位“立皇帝”,姓刘名瑾,是当朝掌管司礼监的大太监。

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一个太监,如何能到了与真皇帝平起平坐的地步?

事实上宦官们一直都很有势力,开国太祖朱元璋曾有意识地抑制宦官权势,但也数十次地派遣太监外出执行政务。永乐皇帝在“靖难之役”中,无论是建文帝左右的太监,还是他自己身边的家奴,都为他的夺位成功立有汗马功劳;所以,他对这些太监们都格外信任,太监们由此也获得了极多的权力。由宦官掌握的“东厂”,就是永乐年间设立的。这以后,仁宗、宣宗在地方上设立守备太监和镇守太监,以监视武臣;宣宗赐某些太监免死诏、银记,太监的政治地位由此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接下去,英宗时有太监王振,导致“土木之变”;宪宗时有汪直专权,时称“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再往下,宦官权力步步升级,刘瑾和在他之后的另一位擅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都曾号称“九千岁”。

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太监为何能执掌朝政?

明武宗是个纵欲逸乐的风流天子,就喜欢挥霍铺张,建筑宫殿。刘瑾和其他几位太监在武宗是东宫太子的时候,就开始侍奉他了。等武宗即位之后,自然得到武宗的宠信。这八个太监当时号称“八虎”,其中就数刘瑾最会弄权。他们陪着皇上玩儿,给皇上进献些鹰啊狗啊,歌舞杂技之类,让皇上开心。准备好一坛坛美酒,看着皇上喝醉了,快清醒过来的时候,又给他斟满。刘瑾呢,就乘着武宗玩得最开心的时候,把各部门呈上来的奏折送给武宗看,要他决断。武宗哪肯为这个扫了自己的兴头?总是不耐烦地挥挥手,从此无论大小事情,刘瑾全由自己随意剖断,然后假传圣旨下去执行。皇上乐得不管国家大事,刘瑾也就乐得“为皇上分忧”了。

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太监荣获“立皇帝”的外号!

刘瑾得势之后,一方面加紧排斥异己,培植党羽;一方面加紧对权力的夺取。他把自己的私党焦芳、曹元、刘宇等人入阁,牢牢掌握内阁大权,又在六部及其他许多政要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使依附宦官的官员人数大大超过以往。武宗把所有的奏章交付刘瑾处理。刚开始,刘瑾还送内阁拟旨。可内阁本来就完全是按照他的意思做的,遇到大事,甚至要跑到刘瑾那里,讨一个示下,才敢动笔。所以到了后来,刘瑾干脆在自己家里拟旨。那些要禀告公事的各部门长官,每天伺候在刘瑾家里。无论是大官、小官,见了刘瑾十之八九都要下跪。不管奉命出外的还是从地方上还京的,朝见皇上之后,必定要到刘瑾家中等他训话。凡是奏章,主管官吏首先弄个红封面送刘瑾过目,叫作“红本”;然后再上通政司,交皇上御览,叫作“白本”。“白本”不过是个形式而已。大臣上书刘瑾,要自称“门下小厮某,上恩主老公公”,所以刘瑾由此得了个“立皇帝”的外号。

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一天早朝时候,有人送上一份丹书,武宗一看是举报刘瑾不法的,却罚了百官跪在奉天门下,还抓了三百多名朝官下狱。武宗还说:“你们认为是贤能的人,我故意不用;你们说是不贤的,我就用这样的人。”反而更加信任刘瑾。

皇帝放话,天下随他取去!

为了除掉刘瑾,大学士杨一清利用“八虎”之间的矛盾,在与太监张永共同讨伐安化王朱真锗的途中,设计由张永向武宗报告刘瑾“勾结”朱宾镭叛乱。凯旋归来,在夜宴上,等刘瑾告退,张永便向武宗密报“刘瑾图谋不轨”。武宗不高兴地说:“算了吧,还是多喝几杯酒。”张永那肯放过这个机会,磕头如捣蒜:“启奏皇上,如果今天臣离开一步,就无法再见到皇上了!”武宗很不耐烦,说:“那么你说,刘瑾想要做什么?”张永答道:“取天下。”岂知武宗竟毫不在意,“天下随他取去!”张永一愣,追问了一句:“哪把您置于何地?”武宗这才彻悟,当夜下令禁军逮捕刘瑾。

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刘瑾下狱之后,给武宗上了一张帖子,说是“当初被捕之时,身上没穿一件衣服;企求皇上能允许给一两件旧衣蔽体”。武宗见帖,觉得刘瑾非常可怜,下令给旧衣百件。张永等人见了,十分恐慌,万一这次没能扳倒这个“刘皇帝”,自己可都是死无葬身之处了!于是动员官僚们上疏弹劾刘瑾。

同时,从刘瑾家中抄出黄金二十四万锭外加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两斗,金甲两件,金汤盒五百个,蟒衣四百七十件,牙牌两箱,金牌三面,爪金龙四条,盔甲三千件,弓弩五百具。最令武宗心惊肉跳的是,在刘瑾整天不离手的一把团扇之中,竟然藏着两把尖刀——这不是明摆着要和皇上过不去吗?在罪证如山之下,武宗这才决意诛杀刘瑾。

这个太监为何被人称为“立皇帝”,皇帝甚至愿意让他夺取天下?

刘瑾死后,武宗并没有从中吸取任何教训。他建了一座镇国公府第,作为自己的行宫,每天纵情玩乐,沉溺女色。他把行宫当作“家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又称“镇国公”,连皇帝身份也不要了。后来武宗落水,次年病逝,如果他继续活下去,不知道明朝还能不能撑到崇祯皇帝登基!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欢迎在评论区点赞评论加转发,多多支持小雄聊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