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真气运行学术与中医文化的渊源

浅议真气运行学术与中医文化的渊源

樊正伦

浅议真气运行学术与中医文化的渊源


摘要:中医真气运行学术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该学术基础的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是强身保健,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自我锻炼良方。其实践过程和实效验证了祖国医学理论,经临床科研证明,真气运行确能使人体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开发智慧,延年益寿。她不仅是是实实在在的中医预防医学,而且揭示了中医文化的渊源。

主题词:真气运行 治未病 中医文化


著名中医、养生学家李少波教授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创编的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是强身保健,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自我锻炼良方。其实践过程和实效验证了祖国医学理论,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在多年的普及推广中受到了广大实践者的欢迎和好评。以此实践方法为基础的真气运行学术,揭示了宇宙自然衍生的奥秘,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一)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叫做无极,是一个没有划分的统一体。经过若干年的不断运动,发生着变化,在逐渐变化过程中,产生了"二"。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太极图,阴和阳是划分开的。简单的看,就是有了天,有了地。天为阳,地为阴。《黄帝内经》讲纯阳为天,纯阴为地,天地就形成了"二"的状态。怎样产生"三"呢?必须要天地交泰。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在地球特定环境中,它有地气的上升与天气的下降,这种地气上升和天气的下降就是地球上能够产生万物的根本原因。这在中国文化中叫"运气"。所谓"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地球上因为有着这么一个运动着的气,所以演化出了所有的生物。这充分说明人体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点。自然界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泰,方是活泼泼一派生机;人体必须要心火下降,肾水上潮,水火互济,才能获得健康体魄。用中医的话来说,人得天地之全气,物也得天气之全气,都是天地造就的。但是,人和其它动物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人为万物之灵,只有人可以认识天和地,其它动物没有这个能力。

本来人得天地之全气,状态应该是平衡的。如果平衡被打破了,就是人的状态被破坏了,那就是生病了。对于疾病,中医在很巧妙用偏性的方法治人,就是用药性的偏性纠正人体之偏,而不是单纯治病。在中医的药性里面,讲"四气五味",讲"寒热温凉",讲药的产地,不叫药理叫药性,因为它是用药物的不同性质来纠正人体内出现的偏差,这是中医学核心的内容。真正高明的大医,会让很多跟他有缘的人不生病。中医不治病,而是调理身体,只能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调节、调理。疾病是因人体有很多不平衡造成的,一旦这些不平衡被调节过来了,人体回复中正平和的状态,疾病也就没有了。所以,在中医看来,没病的人可以调节,这就是养生,就是治未病。最高明的医生,总是对那些没有病的人,进行一下简单调节,把疾病扼杀在尚未成形之际,使人不再生病。遇到已生病的人,中医还是调理。草药、针灸、推拿,一切中医治疗手段,都是调理。目的都是使人体恢复平衡,激发人体自愈机能,而不是说有一种病我把他马上镇压下去。在中医看来,养生和治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真正的好中医,固然是治病的能手,但必须还是养生的行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医学在治病,中医学则在治人。这里有一个因缘相合则为果的道理,因是致病的因子,不光是病毒,无论是细菌还是癌细胞,都是致病的因子,果就是生病。在因和果之间的载体就是人。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就是有了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没有因,就没有果。所以在中医治病的整个理念中,它时时刻刻都是从条件入手的,也就是从缘入手的。中医学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对缘去的。无论针灸,还是药物,实际都是改善致病因子能够生存发展的环境,一旦发展的条件被改变了,又重新和平共处了。这就是中医学的理念。然而,要从根本上培补人体本元,药物就显不足,尤其对于防病、"治未病"和健康长寿来讲,更是不济。真气运行学术之实践方法,通过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使人体阴阳和合,五行顺理,则是达到这一目的根本大法。人们只要掌握了它 ,就能使自身真气旺盛,保证经络畅通,身体自然健康,疾病无由发生。也就是说,真气运行从缘和因方面根本上解除了机体出偏的问题,且无任何副作用,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疗法。

(二)

怎样使人健康长寿,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祖先是把养生放在第一位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都是把保护人的生命作为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的文化叫做人文,没有人怎么文呢?三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要活下去,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据史料记载,扁鹊是一个能透视人体的大医,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他以上池之水,洞见人的五脏六腑。上池之水就是我们口中的津液。当锻炼真气运行通"小周天"后的瞬间,满嘴琼浆玉液,咽下去似一股凉气。在不断锻炼过程中,就能够对真气、经络、脏象、气化等有深刻的认识。

中医学博大精深,《黄帝内经》讲得非常清楚,开篇就讲到"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保健的要诀。真气运行实践方法,对这些论述从实践上做出了诠释,对"恬憺虚无,真气从之"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演示,将其内涵用具体的手段展示了出来。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是运用阴阳五行和《周易》的象数理论来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的学问。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自然之中,人法天地而生。一个人在胎儿状态是九窍不通一窍通,只是肚脐跟母亲相通,其它的窍都关闭着。当一窍不通九窍通的时候,就是出生后肚脐被切断了。窍是人体和自然界交流的通道,所谓窍者门也。人一旦落生以后,九窍的分布显示出人中以上的窍都是偶数,人中以下全是奇数。三个偶数是坤卦,三个奇数是乾卦;上面是地,下面是天;上面是坤,下面是乾。本来天在上,地在下,但人法天地而生,必须地在上,天在下。因为地气必须上升,天气必须下降。如果天在上,地在下,天和地没有交接,所以就没有生。人昏倒的时候一定要掐人中,人中一掐,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就醒了。真气运行锻炼沟通任督脉,由于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任脉总任一身之阴气,阴气阳气的交汇就在人中。真气运行锻炼中舌抵上腭,就是把"鹊桥"搭起来,进入循环的状态。任脉和督脉同起于人体的下焦,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当把这个桥搭起来的时候,那么很自然的就贯通了。真气运行的诀窍就在于不管你有病与否,只要实践锻炼,就能达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目的。因此,真气运行可以说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璀灿明珠,是"治未病"的最佳手段。

(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吃这个大补元气,吃那个大补元气。实际上很多人是盲目进补。大凡药物,都有毒副作用,中医讲是药三分毒。什么叫药,药就是具有偏性的东西,相对平性的叫食,相对偏性的就有纠偏的作用。一个人本来体内一切都很平衡,如果天天吃人参吃鹿茸,结果是把阳气升起来了,反而进入病态了。人体的元气是不能用药补的。元气是生命之气,是父母赋予的先天之气。母肥则子壮,父母如果身体很好,赋予的元气很足,子女的身体就强壮。当然如果在后天不注重养生,一味的消耗,健康和寿命也要受到很大影响,真气也有耗尽的时候。假若注重养生锻炼者,用好的方法不断培补自身的真气,即使先天元气不足,也能够健康长寿命。真气运行实践方法重要的一点,就是元神的保护,保护住父母给的元气。同时必须有赖于自然界的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源源不断地减少元气消耗,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真气运行锻炼首先强调的是培补中丹田(脾胃之所)之气,因为这儿是呼吸之气、水谷之气集中的部位。只要这个部位真气集聚了,就会逐渐沿任脉下行,与小腹部位的先天元气相结合。进一步锻炼,疏通全身经络,达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目的。中医学在整个治病过程中非常强调的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比吃什么补药都管用。很多人的经络不畅,已经淤滞了,如果吃补药,就像一潭死水,本来气机就不流畅,再往里面装,就沤到那儿了,结果是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真气运行起来,即使粗茶淡饭,同样也可以化生为能量。所以,真气运行是人体保健的最好方法,应该大力提倡,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包括教师也应该从真气运行中学习到中医学的精华。

目前,从事中医的人才越来越少了,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西方的月亮圆,而中国的月亮找不着,自已的宝贝不知道。真气运行学术,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来讲是养生的宝典秘笈,是祛病延年的福音;对于学界来讲是一个医学的宝藏,是传统文化中的奇葩。研究中医,就应该研究真气和真气是怎样运行的。把真气和真气运行搞明白了,医者在治则方面就会有的放矢。比如针灸,明白了真气运行,施治时用针就不一样。有许多著名的中医,一针扎下去,人半边身体象火一样热起来,再一针下去后,一半透心凉。在扎针的过程中不仅是在选穴位,主要是把真气调动起来,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因此,要认识到真气运行养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所谓健康缘、养生缘,就能够广布开来,生生不息。大道至简,道不远人,掌握了养生之道,不仅有能力让自己身体健康,而且让身边的无数人都远离疾病,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喜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